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85-2986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CT、MRI在临床诊断和表现的价值。方法:对12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CT、MRI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脑脊液异常45例,CT异常24例,MRI异常32例,脑电图(EEG)异常127例,异常率最高且程度与病情发展相一致,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早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分析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特点,并与其脑脊液、头颅CT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结果 病毒性脑炎早期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头颅CT,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情严重者EEG呈中重度异常,病情轻者EEG呈轻中度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电图呈重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差,脑电图呈轻中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涛  唐芳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37-2338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表现,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活动变化。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炎的患儿,在清醒、闭眼的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异常率100%,其中α波明显减少或消失,而以θ活动为基本频率者占60%,以δ活动为基本频率者占40%。结论脑炎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特异性高,临床怀疑是脑炎诊断的患儿都应做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早期临床诊断线索。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20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学龄期及学龄前期,176例有发热,119例伴呕吐,106例精神症状及抽搐,95例有头痛,61例有四肢抽动,51例嗜睡,41例头晕不适,腹痛19例,10例并发昏迷,7例表现为走路不稳,2例偏瘫,死亡1例。54例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大部分无异常改变,脑脊液没有改变的所占比例并不低,脑电图改变非常明显。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可轻重不一,确诊主要通过脑脊液检查,还有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脑电图检查,及头颅CT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陈会强 《药物与人》2014,(2S):54-5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年龄≥50岁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对脑电图、头颅MRI及脑脊液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14例,意识障碍17例,抽搐15例,头痛13例,精神症状18例,辅助检查:脑电图阳性率为85%,头颅MRI阳性率为36.84%,腰穿脑脊液阳性率为52.94%。结论:中老年人病毒性脑炎首发症状多以精神症状、抽搐及意识障碍居多,EEG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4)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应用脑电图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91例,均应用脑电图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判断预后情况。结果:91例患者中,脑电波异常82例,占90.1%;脑电波异常与发病程度、脑电图改变与发病程度均呈正相关;脑电图异常情况越轻,患者预后情况越好。结论: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脑电图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并良好的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及脑脊液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脑脊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阳性率高,脑电图情况与描记的时间早晚有关;脑脊液变化与病情轻重不呈平行关系。结论 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脑脊液改变不一样;脑电图持续异常提示预后差,多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月青  郝英双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32-353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粟氏FMU-5微型细胞薄片离心沉淀仪收集脑脊液中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结果:118例病毒性脑炎,均做脑脊液常规和细胞学检查,符合率分别为72%、100%。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可靠方法,尤其脑脊液检查阴性的患儿更为重要,此法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监护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儿科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7例,对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阳性体征较少。本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异常33例(43.3%),脑脊液异常56例(83.6%),脑电图异常36例(53.7%),头颅影像学异常9例(13.4%)。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征性,脑电图、脑脊液、头颅影像学辅助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儿病毒性脑炎48例脑电图及头CT改变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不仅有助于病脑的早期诊断,而且在定位、定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及白蛋白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脑脊液 (CSF)免疫球蛋白 (Ig)和白蛋白 (Alb)对病毒性脑膜炎 (VM )、结核性脑膜炎 (TM )、化脓性脑膜炎(PM )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VM 5 3例 ,TM 40例 ,PM 14例患者CSFIg和Alb的含量。结果 IgG、IgM和Alb在TM和PM中均显著高于VM组 (P <0 0 0 1) ,且以PM升高最明显 ,但TM和PM间 ,Alb及比值变化无显著性意义 ;与VM相比 ,TM以IgG变化最突出 ( 75 %) ,PM以IgM变化为显著 ( 78%) ;Alb在TM和PM升高比例最高 ( 10 0 %)。PM 14例中有 12例 ( 85 .7%)、TM 40例中仅 6例 ( 15 %)符合典型CSF常规和生化改变。如果把CSFAlb >3 0 0mg/L和IgG >61mg/L作为条件 ,则TM的诊断阳性率达 3 8/ 40 ( 95 %)。结论 TM和PM血脑屏障的破坏明显大于VM ,CSFIg和Alb的含量检测弥补了CSF常规分析的不足 ,有助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山东省克山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血管内皮功能,探讨二者与克山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57人、病区健康人34人、非病区健康人36人,分别采集清晨空腹外周血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血清及红细胞GSH—Px、SOD、LPO、LT、NO、NOS含量及活性。结果 ①病区人群红细胞GSH—Px活性较非病区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RBCSOD含量也较非病区健康人明显减少(P<0.01)、RBCSOD活性减低(P<0.01);②克山病患者血清LPO含量明显升高,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健康人又较非病区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③克山病患者LT、NO和NOS含量明显高于病区健康人(P<0.01),且慢型克山病患者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的红细胞抗氧化功能明显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二者在克山病发生发展中存在某种联动关系,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变性、坏死和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3.
王庆广  朱祖福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52-155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试验(ES)检测紧张型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紧张型头痛和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第2抑制期(ES2)潜伏期延长,时限缩短现象。经t检验,紧张型头痛组左右侧颞肌和咬肌EF2潜伏期、左侧颞肌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咀嚼肌外感受抑制试验对紧张型头痛具有诊断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including trihalomethanes (THMs; chloroform, bromodichloromethane, dibromochloromethane, and bromoform), haloacetic acids (HAAs; dichloroacetic acid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haloacetonitriles (HANs; dichloroacetonitrile, trichloroacetonitrile, bromochloroacetonitrile, and dibromoacetonitrile), and chloral hydrate (CH) were measured in 86 indoor swimming pools in Seoul, Korea, treated using different disinfection methods, such as chlorine, ozone and chlorine, and a technique that uses electrochemically generated mixed oxidants (EGMO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DBP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KMnO(4) consumption, free residual chlorine, pH, and nitrate (NO(3)(-)) in the pools were examined. The 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DBPs in swimming pool waters were 183.1±2.5μg/L, 32.6±2.1μg/L, and 139.9±2.4μg/L in pools disinfected with chlorine, ozone/chlorine, and EGMO, respectively.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THMs (TTHMs), total HAAs (THAAs), total HANs (THANs), and CH differed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the disinfection method used (P<0.01). Interestingly, THAAs concentrations were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THMs, CH, and THANs in all swimming pools regardless of disinfection method. TOC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DBPs in all swimming pools (chlorine; r=0.82, P<0.01; ozone/chlorine; r=0.52, P<0.01, EGMO; r=0.39, P<0.05). In addition, nit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DBPs in swimming pools disinfected with chlorine and ozone/chlorine (chlorine; r=0.58; ozone/chlorine; r=0.60, P<0.01), whereas was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DBPs (r=-0.53, P<0.01) in the EGMO-treated pool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传统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 CCT)和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hromboelastography,TEG)在诊断腹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8例以腹部创伤为主患者同时进行CCT与TEG监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凝血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对发现创伤后早期(≤6 h)患者亚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腹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CCT阳性率(8例,21.1%)明显低于TEG(阳性21,55.2%,P<0.05);创伤后早期凝血功能障碍CCT阳性率(3/13,23.1%)亦明显低于TEG(9/13,69.2%,P<0.05)。 结论TEG诊断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优于CCT方法,特别是对于创伤后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TEG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烯腈(ACN)对男工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全面评价ACN生殖危害,为保护工人及子代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112名职业性接触ACN的男工为接触组,同时选择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相近的128名不接触ACN男工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和雌二醇(E2)浓度。结果接触组男工血清中T和FS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H和E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当按车间分组时,ACN浓度较低的溶剂车间的男工血清中T浓度高于其他3个车间,但差异无显著性。当接触组按个人累计外接触剂量(包括吸烟)分组时,接触组男工血清中FSH和T浓度随接触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外接触剂量≥50g时,T浓度明显降低(P<0.05),E2浓度明显升高(P<0.05);当外接触累计剂量≥100g时,血清中FSH浓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N及其代谢产物(CEO)能诱导男工血清中FSH、T和E2水平发生改变;提示,接触ACN可能对内分泌功能和睾丸中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有损伤,从而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18.
低氧动物血清的EPO生成拮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慢性间断低氧(0.42atm,22h/day)可致小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早期增加,其后迅速减低;而红细胞生成持续递增。将低氧6天小鼠的血清注入同种小鼠体内,低氧3天后血清EPO浓度显著低下。表明低氧动物血清中存在某种拮抗EPO生成的体液性因子。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发病日趋年轻化,剖宫产率增加致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显著增加,使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旨在探索更为安全、简便、有效、低毒且能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中铁、铁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变的意义。方法:对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铁、铁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把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中这四项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铁明显降低(P<0.01);铁蛋白明显升高(P<0.05);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P<0.01);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清铁浓度降低、铁蛋白浓度升高与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一样,可作为患者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而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变与细菌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