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是一种罕见的子宫上皮和间质混合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及不孕等。APA的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确诊需依据组织病理学,镜下组织结构常复杂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方法。APA是良性肿瘤,但具有恶性潜能,有进展成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目前,结合患者的生育要求、年龄及术后病理诊断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述A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及其预后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困“月经量增多4月”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腹壁静脉无曲张,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经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无血  相似文献   

3.
子宫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是一种少见的宫腔内息肉状病变,以混合性上皮及间叶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结构复杂及细胞异型的子宫内膜腺体在富于细胞的肌纤维性间质中增生。一般认为本病是一个良性的过程,但有报道APA可合并子宫内膜腺癌或向子宫内膜腺癌转化.因此有关APA的生物学行为存在不同的见解.临床上对于APA的处理也较难把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子宫息肉样腺肌瘤患者15例,其中息肉样腺肌瘤14例,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1例。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结果:绝经前妇女占40.0%(6/15),绝经后妇女占60.0%(9/15)。宫腔镜检查9例患者病灶位于宫体,5例患者病灶位于宫底,1例患者病灶位于峡部;病灶平均大小3.0 cm(0.8~6.5 cm);病灶呈息肉样10例,病灶有蒂者5例。超声检查病灶表现为实质性光团回声4例,实质性光团内有囊性回声10例,以囊性回声为主1例。结论:息肉样腺肌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和宫腔镜下没有特异性表现,但其超声特点有助于和其他宫腔内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宋军晓  王屹 《中国保健》2009,(18):723-724
目的:探讨经腹(TAS)和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对子宫肌壁间肌瘤和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宫体病变患者常规行TAs/或TVCDS检查,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和血流特点。结果:68例患者中检出肌瘤48例,腺肌瘤20例,与常规手术及病理诊断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45/48)、90%(18/20)。结论:子宫肌壁间肌瘤和腺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TVCDS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细微结构及病变与子宫壁的关系,并敏感捕捉血流信号,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陈莲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58-305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9例行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0个月,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缓解,其中2例痛经复发,但程度较轻;3例贫血得到纠正;4例月经周期延长,3例月经量少。所有病例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服药过程中11例肝功能出现损害,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子宫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的治疗和随访策略。方法:对我院2008—2016年收治的9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4(20~50)岁。其中3例为单纯APA;1例为APA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为APA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为APA,而后随访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型不典型增生;1例为子宫内膜复杂型不典型增生,而后随访病理为APA与子宫内膜复杂型不典型增生共存;1例为APA,而后随访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1例为APA与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并存。3例初始治疗为分段诊刮术,6例为经宫腔镜病灶切除。随访截至2017年1月,平均随访45.5(3~103)个月,9例APA患者均未见复发、癌变,3例原发不孕患者均尚未妊娠。结论:APA临床上虽为良性疾病,但由于其潜在恶性应积极治疗,而且其治疗方案应依据患者年龄、腺体组织结构异型指数、子宫内膜情况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4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半年,不可复并疼痛2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入院查体:T36.5℃,P75次/min,R197次/min,BP100/65mmHg。腹部平坦,左腹股沟区可见一梨形包块,大小约4cm×3cm×3cm,无法还纳腹腔,有压痛,伴咳嗽冲击感。B超检查:左腹股沟区可探及-4cm×2.8cm×2.5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病 ,好发于生育年龄 ,绝经后则较为罕见。现将我院 5年间收治的 2 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作一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6~ 2 0 0 1年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2 9例 ,同期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4 71例 ,占 2 0 %。年龄 4 9~ 72岁 ,平均 5 7岁 ,绝经年龄 4 5~ 5 8岁 ,平均 5 2岁 ,绝经年限 1~ 2 0年 ,平均 7 2年。 2 1例术前行内分泌检查 ,其中 12例血雌二醇 <7…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月经量多并痛经史8年,2007年8月因子宫内膜息肉并子宫后壁腺肌瘤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部分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术后病情缓解。2009年痛经再次加重,月经量持续增多并出现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疑难疾病,中医药治疗在缓解继发性痛经、盆腔疼痛、月经过多等方面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同时有一定缩小盆腔包块的作用。中成药因治疗服用简便,患者接受性好,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月经周期的生理病理变化选择用药。本文以经期、非经期分时论治,讨论中成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呈现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诊断,对3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种疾病呈现明显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利用阴道彩超对2种疾病进行诊断,其准确率均较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25%、95.65%、80.00%,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达到满意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它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四周被子宫肌层组织所包绕,且与宫腔及输卵管管腔均不相通,发生率约为1/30 000,在异位妊娠中所占比例<1%[1]。IMP患者临床表现有停经、血hCG升高,部分有腹痛及阴道流血,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与早孕、其他类型的异位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难以鉴别,常规彩超也容易误诊为子宫角部妊娠或间质部妊娠,且妊娠时间越长,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4.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常见的难治性妇科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至子宫肌层,使子宫肌层增生和肥大形成局限型或弥漫型病变。AM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力,导致相关不孕症发生[1]。有报道认为AM仅与早产、小于胎龄儿等产科并发症相关,对生育力并未构成重大影响[2]。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AM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结局会产生不利影响,可显著降低ART人群的临床妊娠率和植入率,并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3]。而临床妊娠率、植入率、早期流产率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息息相关,因此,AM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导致了生育力下降和不孕不育[4]。相关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与子宫内膜相关疾病发生具有相关性[5]。本文旨在回顾目前已知的AM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的影响,并综述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和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在位、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的原代培养方法,并比较EMT及AM在位、异位ESC与正常对照ESC形态的差异。方法:采用胶原酶酶解、分段消化,单次筛网分离,贴壁法分离子宫内膜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差异。结果:原代培养正常对照ESC和EMT在位、异位ESC及AM在位、异位ESC各15例,分离、培养成功率分别可达93.3%、93.3%、80.0%、93.3%、86.7%。得到的细胞数量较多,纯度较高,经鉴定ESC纯度可达95%以上。EMT、AM在位、异位ESC与正常在位ESC大小不一,与在位及正常ESC细胞相比异位ESC细胞核较大,细胞膜表面有很多胞浆突起,边界不清。结论:采用胶原酶酶解、分段消化,单次筛网分离,贴壁法分离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纯度较高的EMT和AM在位、异位ESC。EMT、AM异位ESC与正常妇女及EMT、AM在位ESC的形态差异可能与EMT、AM具有恶性肿瘤样的侵袭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玲 《工企医刊》1999,12(4):27-27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我院妇科子宫切除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258例,其中弥漫型(腺肌症)168例,局限型(腺肌瘤)90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是因为子宫内膜的间质和腺体进入子宫肌层形成的一种疾病,以痛经和月经量增多为主要表现。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无生育要求、症状重、保守治疗失败者可选手术治疗;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保守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6岁,因“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后6h,阴道持续流血6h”于2005年2月19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6h前因“经量增多1年,阴道流血伴下腹坠胀痛1月余,腹痛加重1h”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据转诊医师介绍:患者术前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外口有约直径5cm大肿物,色红,质韧。给予行经阴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因肿瘤无蒂,钳夹肿瘤旋转钝性摘除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腺肌病致月经过多患者采用诺舒(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在番禺中心医院行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患者29例为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患者27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根据月经失血评估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判定术前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闭经率、月经减少率和月经改善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致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诊断较困难,故漏诊率甚高。为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本文将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06例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选择本院1992年1月至1998年6月,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206例,其年龄为25~54岁,平均42.43(±5.67)岁。其中未婚2例,原发不孕4例,其余发病前均有生育史。2.本文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采用率的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