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起人们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重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认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使用不当的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能造成出现耐药菌株、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等危害,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及医务人员因素。结论药物具有两重性,抗生素也不例外。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的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加强其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生素导致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年-2009年上半年临床报告的125例儿童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结果:ADR多于给药24h内发生,主要出现消化系统不良症状与穿刺部位刺激性疼痛,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减轻。结论:应用抗生素时,只要耐心观察,某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或治疗的,多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收集的149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51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类药居首位(37例,占24.8%),其次为大环内酯类(33例,占22.1%),喹诺酮类(28例,占18,8%),青霉素类药物(22例,占14.8%)。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凯  张亮 《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22-123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抗生素治疗并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儿童及中老年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易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器官;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结论:临床上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要严格控制,避免乱用滥用。  相似文献   

5.
浅析抗生素滥用现象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以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收集临床案例和查找文献资料,阐述了抗生素滥用现象、导致因素、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结果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导致因素多方而,但抗生素不良反应是可预防和控制的。结论临床医生必须重视抗生素安全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和分析抗生素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125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系统、过敏性休克、全身性反应、心血管系统等;发生不良反应使用的药物分别为青霉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结论:临床在抗生素类药物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性。正确、合理、规范地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才可及早发现或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800例临床应用抗生素住院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我院抗生素使用率53.73%.联合用药者占使用抗生素总人数的53.27%。②合理使用抗生素率为91.8%。结论:本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曹群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66-66
目的:对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所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564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类型和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抽样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人数为37例,占抽样总人数的6.6%。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类型包括急性中毒症状、肝肾功能损伤、药物过敏。结论:充分了解中药制剂在治疗过程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保证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中药制剂进行更加正确合理使用,对临床合理用药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对抗生素的认识,预防抗生素的不合理利用,提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及讨论:对抗生素几种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结论: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全面掌握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来选择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牛素的合理应用,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进行监督指导。方法:查阅专业书籍、文献及临床药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作出一个较全面的概括。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伞构成威胁,当务之急,要提高临床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视程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密切关注临床常用抗生素药的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促进抗生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的分析,对抗生素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通过回顾2007年6月-12月收治的368例患者及利用病例调查他们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使用抗生素率为62.31%,联合使用抗生素率为55.12%,合理使用抗生素率为89.15%,不合理使用率为12.3%。结论:抗生素使用率偏高,二合理联用可以减少致病菌的耐药性,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还需不断提高,以避免滥用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我院常见的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抗生素合理应用等问题,为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中,主要涉及的抗生素有头孢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奎诺酮类、抗真菌类、硝咪唑类等。头孢菌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32.5%;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占18.3%。静脉给药途径为引起不良反应最主要的途径。药物不良反应损害的主要为皮肤系统及其附件。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由于各种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有5例,占总不良反应的4.2%。结论: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原因可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静脉输注,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抗生素使用分析,指导和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方法根据限定日剂量(DDD值),用药人次数(DDDS)=药品消耗总量/DDD值(以此值衡量药物使用频率),日治疗费用=总用药金额/DDDS,对用药总金额和DDDS值排序,并求排序比值,此比值反映购药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时,表示同步性良好。结果通过每季度结合细菌学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药历检查对抗生素使用进行用药分析,并将结果通报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或奖励,逐步使金额DDDS位次比接近于1.0,保证抗生素合理使用。结论经过两年多抗生素使用分析、通报,结合相关制度管理,眉山市人民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一直控制在35%左右,符合卫生部要求的抗生素使用率≤50%的规定,使我院抗生素使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各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各类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按照常用抗生素的不同分类,分析各类抗生素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常用药物。结论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不良反应各有特点,应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的易发和多发不良反应,以达到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09年共66例ADR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6例报告中,女性患者的发生构成比高于男性患者;大于60岁者占40.9%;静脉给药方式发生构成比最高,其中尤以抗生素居首位,占50.0%。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附件为多见,占42.4%。结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滴注,以降低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5—2007年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不良反应(ADR)发生,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2007年10月发生的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数理统计学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报告的17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种类29个,以头孢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65例);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122例)。其中男性的发生率为56.23%,女性发生率为43.77%。结论:临床各科室应严格重视ADR的发生和监测,一经发现及时上报,坚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的泛滥。  相似文献   

18.
浅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是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和普遍。正确、合理地应用能迅速控制炎症,治愈疾病;如应用不当或滥用,则延误病情,甚至危害健康和生命。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为使抗生素在治疗中充分发挥抗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近年来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以供临床医药人员重视,望能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保证用药的合理以及安全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要点。据相关统计,住院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都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每年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到百亿。现在很大一部分医生对抗生素没有系统和全面的了解,盲目用药,无论是对药物价格,抑或临床治疗来说,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不利因素。抗生素的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已经成为大问题。本文将从我国抗生素使用现况以及其合理使用上做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院43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和防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1月-2009年3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4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为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