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总结多年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经验,针对仍存在的管道安全管理不规范问题,提出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管道安全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该策略前后院内转运危重病人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施安全管理的173例危重病人,其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6.93%)较实施策略前三年的平均发生率(8.56%)明显降低。结论实施管道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风险,为进一步制定《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间转运指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将改良危重病人转运评估单用于急诊危重病人转运评估,减少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将改良危重病人转运评估单运用于急诊危重病人的转运评估上,并与使用前比较,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科室满意率。结果:使用后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明显低于使用前,科室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将改良危重病人转运评估单应用于危重病人转运评估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我院外科加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113例危重症患者为实验组,2009年常规院内转运管理的10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为(30.2±7.9)min,2009年为(39.8±5.5)min,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比2009年有明显缩短。2010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3例、窒息0例、坠床0例、病情恶化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53%;2009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5例、窒息3例、坠床2例、病情恶化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不良事件的发生比2009年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我院外科加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113例危重症患者为实验组,2009年常规院内转运管理的10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为(30.2±7.9)min,2009年为(39.8±5.5) min,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比2009年有明显缩短.2010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3例、窒息0例、坠床0例、病情恶化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53%; 2009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5例、窒息3例、坠床2例、病情恶化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不良事件的发生比2009年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下的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对转运不良事件发生及转运途中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转运前按照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根据分级等级确定转运人员及转运物品。结果实施分级转运后,转运总体不良事件下降,转运中所用时间缩短。结论基于循证理念下的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评估能够有效减少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途中所需时间,降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保证了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6.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锦霞 《广西医学》2010,32(5):614-6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在院内转运的外科急危重病人547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病例,其中2008年的10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的院内转运方法护理;2009年的100例为实验组,在转运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院内转运所需时间,实验组为(30.8±4.3)m 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2±8.7)m in(P〈0.01);转运效率实验组快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院内转运的外科急危重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12月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常规护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对照组),2021年1—12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观察组),对比2组急诊科护理质量、院内转运风险事件、患者及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考核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提升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预警分级管理对危重早产儿院内转运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以期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 方法 选择2019年3—6月的40例危重早产儿为对照组,2019年7—10月的40例危重早产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转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预警分级管理方法转运,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结局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转运时间为(12.29±2.1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转运时间(18.65±3.37)min(P<0.05);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气管插管脱出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气管插管脱出、静脉置管堵塞、监护仪导联松脱各2例,供氧不足、仪器设备故障各1例,P<0.05);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7.50%(呼吸异常、低体温、低血氧饱和度各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结局发生率(47.50%,呼吸异常、心率异常各4例,低体温5例,低血氧饱和度6例,P<0.05)。 结论 预警分级管理指导危重早产儿院内转运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有效减少转运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改善早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髓机选取实施转运交接管理前3 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3 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转运交接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应用于病人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减少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我科危重患者转运中的305例患者,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进行SpO2监测指导转运,其结果与改进前376例未行SpO2监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监测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监测组与对照组的转运成功率分别为93.114%和82.447%,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病人的转运中进行SpO2的监测,有利于提高危重病人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的转运交接采用口头交接法,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患者的转运交接。对比两组在转运交接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以及护士转运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交接问题发生率为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1.36%和交接问题发生率15.90%,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交接问题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交接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的转运交接中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隐患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究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45例危重病人转运患者,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45例危重患者中共出现不良事件87例,其中包含32例接收科室不满意事件、23例转运前未联系接收科室事件以及8例运送方式不当事件。结论做好院内转运是危重病人患者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护理人员在参与转运工作前需要接受专门的技术培训,提高转运效率与转运质量,加强转运后的交接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陆莉金 《吉林医学》2014,(14):211-213
目的: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归纳影响转运风险因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近2年院内转运156例危重患者中,有5例转运到达接收科室突生病情变化,立即气管插管抢救,有2例在住院30min内死亡,其余均安全转送到达相关科室。结论:规避院内转运风险是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周颖瑜  安博  梁婉琪 《当代医学》2022,28(10):184-186
目的 探究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6例危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转运,实验组采用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分级反应转运法,比较两组不良结局发生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及转运满意评分。结果 实验组呼吸异常、心率异常、低血氧饱和度、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转运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患者院内转运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的20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对其院内转运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的20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开展风险管理,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不良事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风险管理前(P0.05),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病人院内转运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色块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院内转运的时间段分组,将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收治的11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分级色块管理模式进行转运。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物品准备时间、转运时间和转院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物品准备时间(4.25±0.42)分、转运时间(18.17±3.26)分;对照组物品准备时间(8.76±1.05)分、转运时间(28.45±7.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分级色块管理模式基于病情的准确评估,合理安排转运人员及转运物资,提高了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了与转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安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本科接受输液未实施流程管理的病人1072例为常规组,2012年5月~2013年4月实行流程管理进行静脉输液的病人1078例为试验组。检测各组病人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流程管理实施后,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实施流程管理可有效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和防范,确保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识别和评估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因素,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和完善危重病人护理风险防范制度,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持续质量改进。结论加强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控制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月芳  刘晓君  张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93-2094
目的:探讨精神科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精神科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对护士加强安全管理、进行风险意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环境的安全性,能有效地降低精神科危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风险控制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以及具体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开始实施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风险控制管理模式,通过对ICU内管道进行分级、分类评估管理完成管道护理风险控制工作,统计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管道护理风险控制后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2.6%)明显小于实施前(11.1%),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加强ICU内管道的类型识别以及流程优化,能有效降低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