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20例正常人和3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轻型30例,重型8例)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发现两组病人血胰高血糖素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轻型组治疗前空腹、餐后两小时血糖显著升高、血胰岛素、c肽分别高于正常(P<0.05);治疗后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显著下降,胰岛素和C肽稍有升高;胰高血糖素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重型组治疗前组C肽显著低于正常(P<0.05),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与轻型组比较P<0.05;治疗后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其值与正常人相比P<0.05,与轻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28例为研究对象,按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释放试验,比较不同BMI组间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的变化。结果 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依次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空腹及糖负荷后30 min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空腹胰高血糖素/胰岛素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糖负荷后各时间点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大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胰高血糖素与BMI、空腹血糖(FPG)、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HOMA-IR呈正相关(r=0.189、0.235、0.176、0.162,P<0.01),与ISI呈负相关(r=-0.16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β=0.182,t=3.252,P<0.01)、FPG(β=0.150,t=2.158,P<0.05)是空腹胰高血糖素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BMI增加,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胰岛α细胞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不达标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15例,将原治疗方案中的胰岛素改为艾塞那肽,疗程12周,期间根据血糖水平微量调整口服药物用量。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胰高血糖素(GC)、生长抑素(SS)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艾塞那肽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BMI、2hPG、HbA1C、TG、TC、GC均明显降低(t=2.54~6.61,P<0.05),SS、餐后2hC肽明显升高(t=7.44、2.62,P<0.05),FPG呈下降趋势,空腹C肽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艾塞那肽可有效降低糖血、控制体质量、改善脂代谢、降低低糖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8例,给予餐时胰岛素加基础胰岛素强化治疗(三餐前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10 d,治疗前后均行标准馒头餐试验,治疗前后均检测空腹、餐后30 min及餐后120 min的静脉血糖、C-肽及胰高血糖素.结果 与强化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各时点静脉血糖明显下降,C-肽曲线下面积增加,胰高血糖素曲线面积下降,各时点C-肽/胰高血糖素比升高(P<0.05).强化治疗后HOMA-IR指数降低(P<0.05).结论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及α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基于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和利拉鲁肽的两种治疗方案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BMI>25 kg/m2)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皖南地区107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所选患者初发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维格列汀治疗组(n=53)和利拉鲁肽治疗组(n=54),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腹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07例皖南地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组和利拉鲁肽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P<0.05)、腹围(P<0.05)、空腹血糖(P<0.05)、餐后2 h血糖(P<0.05)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均较前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较前恢复(P<0.05)。对比两组治疗结果,血糖下降水平疗效相当,但利拉鲁肽组的腹围减少疗效更优(P<0.01),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影响并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组30例(A组),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降糖组30例(B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及最终胰岛素用量、低糖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的FPG、2 h P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B组2 h PG较A组降低(P<0.05),2 h C肽较A组升高(P<0.05),Hb A1c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最终胰岛素用量少于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升胰岛功能,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真胰岛素、TG和TC的影响.方法 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27例和格列齐特组23例,口服相应降糖药物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餐后30 min及餐后2h的血糖和血清真胰岛素、空腹TG和TC水平,计算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对瑞格列奈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真胰岛素、TC、TG改变值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G、餐后30 min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外格列齐特组空腹时,两组空腹、餐后30 min及2h的血清真胰岛素水平均较前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均较前升高(P<0.05),且瑞格列奈组高于格列齐特组(P<0.05).治疗后,瑞格列奈组的空腹TG和T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格列齐特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患者空腹TC的降低与空腹真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呈正相关(P<0.05).结论 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疗效较好,并有效改善早相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水平,对延缓患者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2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4组(每组8只),分别予奥曲肽(DA组)、胰岛素(DI组)、奥曲肽加胰岛素(DAI组)、生理盐水(DC组)治疗4周。另8只同龄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作为正常对照(NC)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及糖耐量2 h血糖、血浆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C肽。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各组血浆胰高血糖素较NC组显著升高、血浆胰岛素和C肽显著降低(均P〈0.001)。治疗后,DA组和DAI组的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01);DAI组的2 h血糖均比DA组和DI组明显降低(均P〈0.05)。DA组和DAI组的空腹及2 h血浆胰高血糖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DA组的空腹及2 h血浆C肽明显高于DC组(P〈0.001或〈0.05)。胰岛素结果类似于C肽。结论奥曲肽可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餐后高血糖和高胰高血糖素水平,改善胰岛A细胞功能;并可使“B细胞休息”,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不同体重指数( 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口服1种或2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欠佳),按照 BMI 分为三组,即正常组(BMI <24 kg /m 2)32例,超重组(BMI 24~28 kg/m 2)38例,肥胖组(BMI >28 kg/m 2)30例。三组患者均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三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 FBG、2 hPG和 HbAlc 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除正常组 FBG 外,三组其余指标均低于治疗前( P <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改善幅度更大( P <0.05),且超重组和肥胖组体重较治疗前下降( P <0.05)。三组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三组 TC、TG、LDL-C 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拉鲁肽适用于血糖控制欠佳的不同 BMI 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和肥胖患者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叶海燕  陈平 《西部医学》2017,29(10):1393-1396
【摘要】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C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新诊断T2DM患者, HbA1c<9%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n=20);HbA1c≥9%的患者予以胰岛素(n=12),均治疗12周。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与治疗前比较,维格列汀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胰岛素强化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治疗后能明显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对BMI无明显影响(P>0.05),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的不良反应较小,未出现低血糖。结论 对于HbA1c<9%的患者来说,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法;而对于HbA1c≥9%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降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