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1 172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5.4%;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在性别与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和文科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更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更高(P值均<0.01),且手机依赖与SCL-90及其9个因子呈统计学相关(P值均<0.01).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及恐怖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2,0.11,0.10,0.08).结论 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饮食模式和抑郁症状的横断面及纵向关联,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4—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江西省上饶市2所高校选取大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19年9—10月进行随访调查,共调查1 110名大学生。使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中抑郁分量表调查大学生的抑郁症状,使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SQFFQ)调查大学生饮食行为。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饮食模式,使用三分位数法将各饮食模式因子得分划为T1、T2和T3组,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饮食模式与基线和随访调查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基线大学生轻度、中度及以上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7.03%和14.23%。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饮食模式可分为含糖饮料、肉类、快餐和健康食物4种。在基线和随访调查中,含糖饮料、肉类和快餐3种饮食模式T3组中度及以上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χ2值分别为21.51,32.25,22.21;23.54,13.91,19.98,P值均<0.05)。调整协变量后,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3.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建立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机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2所大学3 085名在校大一、大二学生,使用体力活动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3 085名大学生中,足量中等强度和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的报告率分别为10.8%和25.7%,每周运动至少1 h≥3d的报告率为26.3%.男生参加足量中等强度、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及每周运动至少1 h≥3 d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l).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2.2%.在调整可能混杂因素后,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和每周运动至少l h≥3 d均可以降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结论 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普遍较低.足量大强度体力活动和每周运动至少1 h≥3 d均能降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手机使用行为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并建立结构模型,为进一步采取干预和调节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哈尔滨市6所高校大学生共956名,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自编手机使用行为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0.1%,大一、大四学生的手机成瘾率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外向性和神经质对手机成瘾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外向性可通过手机使用行为中的每周使用短信条数、每周通话时间、每周手机上网时间间接影响手机成瘾,神经质可通过每周通话时间、每周手机上网时间间接影响手机成瘾,手机使用行为中的每周短信条数、每周通话时间、每周手机上网时间对手机成瘾有直接影响;模型拟合较好(x2/df=3.435,RMSEA=0.071,GFI=0.901,A GFI=0.884,CFI=0.912).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质、手机使用行为与手机成瘾存在相关性;应根据大学生不同人格特点,对手机成瘾行为进行干预和调节. 相似文献
5.
6.
Rodríguez Rodríguez DC Dallos Bareño CM González Rueda SJ Sánchez Herrera ZM Díaz-Martínez LA Rueda-Jaimes GE Campo-Arias A 《Cadernos de saúde pública / Ministério da Saúde, Funda??o Oswaldo Cruz, Escola Nacional de Saúde Pública》2005,21(5):1402-1407
Var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an important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lcohol abuse. However, the topic had not been investigated in Colombian student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lcohol abus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ucaramanga, Colombia. A self-report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answered by 560 15-19-year-olds. The survey included the Zung Self-Reported Depression Scale, CAGE Questionnaire for Alcohol Use, and VESPA questionnaire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Psychoactive Drugs).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stablish associations. Prevalence was 5.7% for alcohol dependence and 39.5%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alcohol abus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R = 3.33; 95%CI: 1.41-7.83), poor self-perceived academic achievement (PR = 2.59; 95%CI: 1.16-5.37), and smoking (PR = 2.47; 95%CI: 1.13-5.40).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re is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lcohol abuse in Colomb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ventive program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early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alcohol abuse.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描述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流行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行为的关联强度,为干预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安徽省三所高职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QAPMPU)、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价高职学生的手机依赖和述情障碍。结果高职学生中度、高度手机依赖行为检出率为49.3%、26.4%,其中女生中高度手机依赖行为检出率79.1%高于男生67.8%(P0.001);高职学生高程度组手机依赖的述情障碍TAS总分和因子分均高于手机依赖低度/中度组(P0.001);不同程度手机依赖总得分、分维度得分与述情障碍TAS分和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控制性别、年龄等变量后,与有述情障碍的学生相比,无述情障碍组发生中度、高度手机依赖行为的风险更低(OR=0.49,CI=0.35~0.70;OR=0.18,CI=0.13~0.25)。结论高职学生中手机依赖行为比较普遍,有述情障碍的高职学生可作为手机依赖干预的重点人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了解中学生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行为对意外伤害的影响,为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乌兰察布、重庆和阳江市抽取22 628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伤害行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意外伤害的总体检出率为46.7%,其中擦伤、跌落伤、割伤3种伤害检出率分别为29.4%,19.7%,16.3%.心理亚健康组青少年和无心理亚健康组总意外伤害、擦伤、跌落伤、割伤检出率分别为55.1%和43.3%,34.8%和27.1%,26.0%和17.2%,23.0%和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61.62,134.12,228.63,302.79,P值均<0.01).有手机使用依赖行为的青少年和无手机使用依赖行为组总意外伤害、擦伤、跌落伤、割伤检出率分别为53.6%和44.4%,33.2%和28.0%,25.5%和17.8%,21.6%和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5.09,55.21,163.92,160.24,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是意外伤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交互作用有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结论 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有益于意外伤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10.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亲子亲合现状,探讨手机依赖与亲子亲合的关系,为开展相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深圳市初中和高中各5所学校的39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机依赖与亲子亲合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学生父子亲合平均得分为(34.34±9.67)分,母子亲合平均得分为(38.14±8.35)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阶段,母子亲合得分均高于父子亲合得分(t值分别为12.07,14.41,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父子亲合、母子亲合得分均与手机依赖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0.17,P值均<0.01),亲子亲合得分越低,手机依赖得分越高.结论 家庭在中学生手机依赖防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加强亲子亲合、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可能有助于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减少手机成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的流行状况及其与焦虑间的调节效应,为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江西省上饶市分别选取1所医科类院校及1所综合类院校,共调查1 135名大学生,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分别评估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焦虑,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大学生睡眠质量。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分别为24.6%和13.3%,轻度和中度及以上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5.1%和2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与轻度焦虑、中度及以上焦虑呈正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01~3.44),4.34(3.14~5.99),P值均<0.01]。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焦虑间起调节作用(R2=0.37,F=220.52,P<0.01);交互项"手机依赖×睡眠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9(P<0.05)。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报告率高,手机依赖与焦虑呈正向关联,良好的睡眠质量可缓解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焦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专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综合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及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医专10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专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检出率为13.14%;手机依赖者比非手机依赖者更多地选择社交软件,非手机依赖者使用打电话、看电子书的频率比手机依赖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每周睡前使用手机次数越多,睡眠质量越差(P<0.05);手机依赖者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比非手机依赖者(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每天手机使用时间、手机依赖量表总分均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每周睡前使用手机次数越多,手机依赖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对江苏省徐州市某高校的3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性别=-0.206, F 年级=0.645,P>0.05)。与非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相比,手机依赖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分较高,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的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消极情绪=4.297,P<0.01; t 心理弹性=-2.620,P<0.01; t 积极情绪=-2.433,P<0.05)。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r =-0.164, r =-0.122,P<0.05),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r =0.252,P<0.01)。消极情绪在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结论 消极情绪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运用情绪调节,提升情绪调控能力,对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与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专科院校8 198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PAQ-SF)、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PA和抑郁症状。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PA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据此将PA分成4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PA与抑郁症状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P<0.001),按PA分为4组:<570 MET-min/week组(1636例)、570~1331.5 MET-min/week组(2131例)、>1331.5~1848 MET-min/week组(1075例)、>1848 MET-min/week组(2692例)。7 534名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1%,其中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9.6%,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24.20,P<0.001)。以>1848 MET-min/week为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在总人群以及男、女生中,PA<570 MET-min/week均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OR=1.50,95%CI: 1.28~1.77;OR=1.90,95%CI: 1.41~2.55;OR=1.36,95%CI: 1.11~1.65)。结论 PA与抑郁症状呈非线性关系,增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和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双向关联,为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于2019年4—5月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和江西省上饶市2所高校的1 135名学生进行基线问卷调查,每6个月随访1次,于2021年4—5月进行最后一次问卷随访,匹配后获得有效人数999人。运用自评问卷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长和手机功能使用情况,运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评估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和抑郁症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基线和2年后手机使用行为和抑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手机使用行为与抑郁症状评分之间的线性关联;采用自回归交叉滞后模型分析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双向关联。结果 基线调查中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4.3%和42.4%。基线和2年后随访中大学生平均手机使用时长分别为[(2.84±0.90)(2.02±1.05)h/d];手机依赖平均得分分别为[(23.30±9.00)(23.29±10.45)分];手机功能使用平均得分分别为[(30.12±6.66)(29.12±7.27)分];抑郁症状平均得... 相似文献
16.
探索高校教师教育伦理行为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滚雪球”和同伴推动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范围抽取890名大学生,以抑郁自评量表和自编高校教师伦理行为问卷(大学生他评版)为评估工具,将学生对高校教师教育伦理行为评估状况与其抑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报告高校教师较多的伦理问题行为是教师不能无区别、公平地对待学生(21.8%),未能充分尊重学生意愿(22.9%),较少出现的伦理问题是言语伤害(9.7%)和情绪发泄(8.7%).报告遭遇过教师不合乎伦理行为的大学生抑郁得分均高于未报告的学生(P值均<0.01).结论 高校教师不合乎教育伦理的行为与大学生抑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406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施测.结果 33.5%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孤独时用手机交流、影响睡眠、使用时间超预期等是主要表现;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与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逃避性、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失控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神经质与开放性得分更高(t值分别为5.71,2.36,P值均<0.05),宜人性与严谨性得分更低(t值分别为-2.87,-3.18,P值均<0.01),且4个人格因子与手机依赖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神经质与严谨性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关系密切,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20.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occurring only in young adulthood have rarely been explored. A sample of 122 college women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ssessing previous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sexual satisfacti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isordered eating. Seventeen percent reported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were associated with disordered eating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but that sexual satisfaction was not.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and disordered eating was mediated by depressive symptoms. Thes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high rates of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in student populations, and suggest that victims of these experiences should be screened for depress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