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利用HPLC-DAD提供的色谱和光谱信息,对相同实验条件下提取的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当归、黄芪的色谱指纹图谱流出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了当归补血汤与其单味药中各组分的归属分析。方法结合光谱相关色谱方法,比较了复方与组成该复方的单味药中各组分的异同,实现了对组分的归属分析。结果当归补血汤色谱指纹图谱中的18个色谱峰,10个组分来源于当归,11个组分来源于黄芪,其中5个组分为当归和黄芪的共有组分,2个组分为新物质。结论本方法方便、快捷,可对中药复方及组成该复方的单味药成分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快速比较分析。并为复方药理药效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20年在我国涌现出许多应用传统中医和现代药理相结合而生产的中药复方或单味药注射剂,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由于种类较多,组成复杂,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混乱。我们从药理和疗效两方面比较9种常见注射液的异同,并针对卒中病分期提出几种药物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许多应用传统中医和现代药理相结合产生的中药复方和单味药注射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由于种类较多,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系统的对比,根据临床的一些体会比较11种常见注射液的异同,并提出治疗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建荣  李晓玫 《医学教育探索》2003,(11):963-9,661,010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高频用药,并揭示用药与证型、组分与组分的关系,从组分层面解析中药治疗CIRI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1998-08-25至2018-08-25)20年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治疗CIRI的中药及相关组分的研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计算方法,对治疗CIRI的中药复方及相关组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挖掘分析。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补阳还五汤、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提取物等,印证及推测出构成丹参、三七等单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血栓通注射液和脑心通胶囊等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发现了芍药苷-阿魏酸、黄芪甲苷-藁本内酯-阿魏酸等新的组分配伍形式。结论基于关联规则,为CIRI中药组分配伍治疗挖掘高频用药、用药与证型、组分与组分的关联关系,可为组分配伍研发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麻钩藤饮颗粒剂型与饮片剂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是采用先进工艺制成的新剂型。本研究选用经方天麻钩藤饮的这一剂型和传统饮片煎剂进行对比研究,采用TLCs等实验方法和临床观察的方法,比较两种剂型的主要药理成分和临床疗效,为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与饮片的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以鼻塞、咳嗽等局部症状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极易向下呼吸道迁延而出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并发症。该病在中医学上称为伤风、外感发热,为肺气不足,肾血不纳所致。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分型防治、内外兼治的方式,能扶正祛邪,补阴固阳,具有突出优势。但中药成分复杂,系统地确定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和机制仍有挑战性。目前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小儿外感、反复上感,治疗手段主要集中于外治法,对于内治法中单味中药或复方成分的协同作用、药效作用、抗炎机理、具体靶点通路均不明确。本研究从中医治疗途径、单味中药和临床复方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治疗进行阐述,就中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经典名方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寻求有效药物,开发新型制剂,加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单味及复方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破骨、促进骨形成及成骨活性物质等来实现的.单味及复方补肾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中药学和中医临床间的桥梁和纽带。中药药理首先依据中医中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以中药药性为基础,对中药药理内容,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单味中药药理的研究比较普及广泛,并且积累了大量经验和资料,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整地阐明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中医临床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的,无论是辨证或论治,均有其明显的整体观。千百年来临床用药多为复方,中成药尽管剂型、用途、用法不一,但绝大多数都是复方,临床疗效也是以复方为佳。因此中药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中药复方应用广泛,复方药理在中医药研究中举足轻重,但涉及问题复杂,重复性研究较多,突破性进展较少。作者从中药复方药理与化学单体、中医理论与中药实践、经方与时方、中药复方药理与疾病病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复方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应当选择疗效确切的方剂,将复方与单味药、单体相结合以及药理与病理相结合进行研究,注重中药复方研究的实践对中医理论的促进作用,并建议大力开展中药复方对于调节疾病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与关键物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丽敏  陆阳 《医学教育探索》2004,(8):956-956,U001,U002,U003
RT-PCR是近10年内在中药及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药用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它对于研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分子水平上的中药活性检测系统,或以受体和基因为靶点寻找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RT-PCR技术在中草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药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和寻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蒙药复方述达格-4体内外特征图谱,归属并鉴定其体外化学成分及体内吸收入血成分。方法取Wistar大鼠,灌胃蒙药复方述达格-4及其各单味药有效组分,分离制备含药血清,HPLC法测定,建立蒙药复方述达格-4体外及含药血清HPLC特征图谱,分析蒙药复方述达格-4各单味药材体外及其大鼠含药血清特征图谱,比对、归属并鉴定蒙药复方述达格-4体外化学成分及口服蒙药复方述达格-4后的大鼠吸收入血成分。结果分析蒙药复方述达格-4体外HPLC特征图谱,共发现了64个峰。蒙药复方述达格-4灌胃给药后出现了23个入血成分,17个为体外成分直接入血,另外6个推测为新生代谢产物。蒙药复方述达格-4灌胃给药后出现的23个入血成分全部来源于各单味药材及全方,其中1,2,3,9,23号峰来源于高良姜;14号峰来源于木香;13号峰来源于石菖蒲;15,20,21,22号峰来源复杂,均来源于高良姜、木香、石菖蒲;6,10,17,18,19号峰来源于高良姜、石菖蒲;7,16号峰来源于高良姜、木香;11号峰来源木香、石菖蒲;4,5,8,12号峰来源于全方,并从中鉴定出7个蒙药复方述达格-4成分。结论血中成分及代谢产物可能为蒙药复方述达格-4体内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来源于蒙药复方述达格-4及其各单味药。  相似文献   

13.
柴胡为常用疏肝解郁中药,其抗抑郁作用备受中医界关注,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柴胡的文献,对以柴胡为主要药物的复方的临床疗效和现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柴胡作为肝经引经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抗抑郁证临床疗效显著。药理实验研究也提示柴胡类经方及一些自拟的经验方已经成为治疗抑郁证的主要方剂,其中单味药柴胡发挥了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是重要的抗抑郁中药之一,且柴胡的有效组分柴胡皂苷是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药理机理可能涉及单胺类递质及受体表达、乙酰胆碱转移酶蛋白及基因表达、抗免疫炎症损伤及抗凋亡等途径。因此,对柴胡抗抑郁作用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里,反映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同时也反映在复方或单味药的药理实验中。中药产生药理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中药的多成分性;②药物剂量;③中药的炮制与制剂;④药物配伍;⑤机体的机能状态;⑥适应原样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芪丹参及其有效组分抗肾纤维化的体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均 《西部医学》2011,23(2):392-393
近年来,中医药基于长期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实践和优势,从单味中药、中药有效组分、中药有效组分配伍、复方中药提取物等层面,积极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的实验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将对近年在抗肾纤维化临床应用中使用药频率最高的两种药物黄芪、丹参及其组分抗肾纤维化的体外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黄芪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丹 《医学综述》2013,19(12):2204-2206
慢性肝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药在治疗慢性肝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抗炎、抗肝纤维化、保肝以及免疫调节方面显示出综合治疗优势。黄芪作为一味应用较广的中药,不仅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而且现代药理也对其进行了较深的研究。该文就黄芪的有效成分、单味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肝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盛桂琴 《医学综述》2011,17(5):776-779
胃癌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由于多种活性成分并存,能通过多种途径、多个靶点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虽然,目前已经发现有许多单味中药提取物和复方中药注射液能逆转胃癌MDR,但是主要以体外实验为主,且多以现代耐药理论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中药逆转胃癌细胞MDR的机制,有助于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抗胃癌MDR中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膏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具有清热降火,除烦止渴功效,但难溶于水,对其作用及用量持有不同观点.作者根据中药的应用配伍变化,探讨单味石膏及其复方制剂中钙的含量对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中药经配伍组成的复方汤剂,表现出单味中药所不具有的独特功效,人们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汤剂中有机成分间的复合作用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随着微量元素与药理、药效关系的研究,中药微量元素与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提纯中药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首先是基于"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理表明,有些中药具有疗效好、活性强、副作用小的特点",加上这一部分经研制提纯得以投入临床的中药制剂,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复方中药为主提纯的静脉制剂,都拓宽了中西医临床用药而很快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的广泛又促进了对纯中药静脉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观察、适用病证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