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文华 《成都医药》2001,27(4):226-227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75例气管异物患儿,无麻醉异物取出8例,吸入甲氧氟烷麻醉48例,氯胺酮或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19例,手术用气管镜直视异物取出,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配合麻醉与手术。结果:9例(12%)一次取出异物,60例(80%)两次以上才取出划物,其他多次插管,未找到异物(其中3例为糖块类异物,可能自行溶化)。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护理配合良好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75例气管异物患儿,无麻醉异物取出8例,吸入甲氧氟烷麻醉48例,氯胺酮或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19例.手术用气管镜直视异物取出.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配合麻醉与手术.结果:9例(12%)一次取出异物,60例(80%)两次以上才取出异物,其他多次插管,未找到异物(其中3例为糖块类异物,可能自行溶化).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护理配合良好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以来所做的4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SpO2及HR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有37例顺利完成手术,有3例因出现异常情况又行二次手术。结论舒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徽 《淮海医药》2003,21(1):43-43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 0 0 0年采用高频射呼吸机供氧 ,氯胺酮 -异丙酚复合麻醉实施 8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病例资料。结果  76例顺利取出异物 ,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组麻醉处理不仅具有镇静、肌松作用 ,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 ,适用于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时容易忽略的护理问题和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小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术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手术器械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病情.结果:285例小儿气管异物均顺利取出.结论:护士必须熟悉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及麻醉手术的配合要求,了解小儿病理生理变化与成年人的差别和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才能保证手术以最快的速度限时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神经安定全麻及肌松剂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联合应用与其他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寻找一种比较安全、方便的麻醉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96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在神经安定麻醉基础上采用肌松剂与高频喷射通气联合应用,实施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对二者的联合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中有390例顺利取出异物,其中3例因异物较大及较锐利,与支气管嵌顿,不能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后转胸外科开胸取出异物。另有3例术中支气管镜检未见异物。术中及术后无1例行气管切开,无1例死亡。结论神经安定全麻与肌松剂联合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可改善患儿缺氧,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声带及气管损伤,手术的同时可进行吸引和供氧,使术者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作用迅速、术后清醒快、恢复好、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麻醉方法的选择。方法:138例分成两组,麻醉组8例,非麻醉组130例,对患儿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比较:术中患儿SPO2、心率变化较大,非麻醉组更利于术中患者SPO2、心率的稳定。结论:4、儿气管异物取出,不用麻醉也能顺利进行手术,但术中应加强监测,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曲库铵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取我科2001年至2012年,1-8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共60例分两组,I组30例使用阿曲库铵加丙泊酚麻醉,II组30例使用氯胺酮+γ-羟丁酸钠麻醉,分别统计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麻醉的满意度;结果I组:麻醉时间短、麻醉满意度高、且苏醒时间快;结论小剂量阿曲库铵复合丙泊酚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手术,诸如硬质气管镜对气道刺激大、麻醉与手术共用一个通道、手术时间的不确定等都是麻醉医生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术中呼吸的管理,常常困扰着麻醉医生。传统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保留呼吸,但并发症较多。本研究尝试采用呼吸回路连接硬质气管镜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旨在探讨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麻醉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高频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其对于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对2001-2008年治疗的小儿气管异物2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取出异物,无一例因窒息而循环衰竭或者被迫终止手术。结论高频通气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其他传统通气方式不能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孟辰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22-123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操作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本院35例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加强术前准备、在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医生、术后有针对性地重点护理,统计患儿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儿中,支气管异物全部取出,术中无一例出现低氧血症或出血症状;术后均未见喉头水肿或痉挛、气胸及出血等症状发生。结论:采用支气管镜诊断及取出支气管异物的技术是安全、有效的,而加强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情况影响。方法分析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整体护理组30例。结果整体护理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年龄为1岁5个月~3岁5个月,以反复咳嗽、气喘、发热为主要表现。查体为肺炎表现,主要确诊依靠纤维支气管镜和三维CT支气管重建。大部分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最终预后需长期随访。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发病年龄小,以反复咳嗽,肺炎为主要表现,确诊手段依靠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患儿,男,8岁,以反复喘息、咳嗽为首发症状,后逐渐出现大量咳脓痰.既往有重症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乙型流感病史.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早期无特异性,后期提示支气管扩张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提示化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排除其他病因后,确诊为感染后支气管扩张症.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咳、痰、喘好转.经长期规律随访,坚持体位引流、呼吸训练、抗炎(糖皮质激素吸入、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等治疗,急性发作次数逐渐减少,最终达到影像学上的治愈,肺功能正常,预后良好.结论:儿童支气管扩张症早期诊断困难,对于反复喘息、咳嗽患儿,应考虑支气管扩张症,动态监测肺部HRCT、肺功能、纤支镜等,并积极寻找潜在病因.儿童感染后支气管扩张症早诊断、早治疗,有可能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圈套电切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17例良性气管肿瘤患者,行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圈套电切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良性肿瘤17例,治疗14次,临床症状缓解,纤支镜下见新生物均完全脱落,追踪0.5~2年未见复发。结论:经支气管镜高频圈套电切良性肿瘤疗效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异丙酚用于预防七氟烷全麻下行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纳入1~4岁拟行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40例,麻醉诱导前不给予镇静药物.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麻醉诱导、维持均使用七氟烷,术毕P组给予异丙酚1 mg·kg-1,S组给予生理盐水.用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评价患儿术后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比较成人常规纤维支气管镜盲检和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成人纤支镜活检在肺周围性疾病诊断中活检成功率、活检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分别通过成人纤维支气管镜远端直接盲检和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在远端发现病变后通过成人纤支镜活检孔伸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活检。70例肺内周围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直接通过成人纤维支气管镜远端盲检35例,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在远端发现病变后通过成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孔伸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活检35例。结果直接通过成人纤维支气管镜远端盲检成功率74%,盲检诊断准确率为62%,2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需人工干预的出血,3例发生检查后发热。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成人纤支镜活检成功率94%,盲检诊断准确率为85%,1例发生需人工干预的出血。结论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成人纤支镜活检在肺周围性疾病诊断中活检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越  陈绩  蒋礼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12-2913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患儿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随访1年以上,患儿无复发,治疗效果好.结论: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愈率和控制鼻息肉复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石颖玉  华山  魏文  罗明鑫 《安徽医药》2017,21(9):1699-1701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疗效,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RMPP患儿84 例,根据家长意愿分为两组,激素治疗组(n=39)是在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前提下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治疗组(n=45)是在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前提下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儿体温正常及咳嗽好转时间较激素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吸收较激素治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RMPP较单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病灶吸收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及采取主动心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或消除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不适感的作用。方法将800例第1次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按就诊号分为常规检查组(常检组)和心理干预组(干预组)各400例,干预组在常检组治疗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程度情况及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紧张、焦虑与恐惧程度Ⅱ、Ⅲ级患者明显低于常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咽喉不适、憋气感、并发症明显低于常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施主动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不适感,有利于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