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515063)朱国平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自杀死亡,由于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是精神病院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死亡率,作者以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二十...  相似文献   

2.
精神科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其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年代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及其变迁,对我院1958年-1997年期间住院病人26014例中死亡的133例作回顾性研究。结果,总死亡率0.51%,有逐年上升趋势。躯体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33.9%),其次的死亡原因为自杀(23.3%)和并发症(21.8%)。自杀死亡逐年下降,并发症死亡有上升的趋势。说明,40年来我院的诊疗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136例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35例自杀死亡,自杀死亡率为25.7%。自杀病人以中青年男性居多,精神分裂症占61.8%,抑郁症占30.2%。自杀多由精神症状引起,65.4%为自缢。自杀行为多发生于夜间,有42.7%的病人既往有自杀史。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调查一组慢性精神病疗养院的出院病人,发现600名病人中,在出院后平均10年的时间内129例死亡,占21.5%。死亡时的平均年龄为44.9岁。52%死于躯体疾病,其中肺结核及各类炎症所占比例颇高。另外,47.3%死于精神科原因或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为精神症状恶化或自杀。主张应定期对出院的慢性病人进行体检和随访,以及加强社会宣传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上海市长宁区精神病患者1992~1994年死亡登记资料,三年中共死亡病人232例,平均年死亡率为12.88/10万。死因分为躯体疾病、自杀、猝死与意外事故等三大类型,分别占精神病患者总死亡人数的89.65%、77.33%、3.02%,躯体疾病中以心血管疾病、全身衰竭、脑血管意外为主,死于全身衰竭的病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死于意外事故与肿瘤的病人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自杀死亡率显著低于国内报导资料,自杀的方式以跳楼为主(占10/17)可能与近年来居住高层建筑人数增多有关,社区工作中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自杀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及家庭安全护理要点.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出院的144例患者,进行为期2~6年的护理随访,对自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例(25%)患者发生过自杀,其中自杀未遂30例(20.83%),自杀死亡6例(4.17%).自杀危险因素:为双方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频繁发生和自杀未遂史,保护因数为多次住院.结论 有潜在自杀危险因素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自杀的防范,家庭安全护理非常重要,住院治疗为有效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自杀与意外死亡病例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国内精神分裂症自杀死亡的现状及其特征。方法 用意外死亡问卷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所属2 3个疾病监测点抽取 90 1例自杀和 73 5例意外死亡案例用“心理解剖”的方法对知情者进行调查 ,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 Ⅳ )诊断标准做出诊断。结果  75例自杀和 2 4例意外死亡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在自杀死亡者中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意外死亡者中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 ;自杀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明显短 ,抑郁程度高 ,慢性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大。结论 自杀与意外死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 ,及时缓解和治疗负性生活事件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压力 ,建立完善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是减少精神分裂症自杀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病人自杀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影响。WHO的资料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的人死于自杀,其中94%的人有精神病史。精神病病人的自杀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尤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最多。因此,分析精神病病人的自杀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50年精神科住院病人死亡原因的变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间死亡原因的变迁。方法:对我院精神科1948 ̄1997年期间住院病人54341例中死亡的178例作回顾性调查。结果:总死亡率为0.33%,逐年有明显下降,并发症及躯体疾患死亡者亦逐年下降。死亡以自杀最多(37.6%),其次为躯体疾患(30.90%)。结论:说明50年来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有明显提高,但仍应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死亡73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1984年对揭阳县1979年流行学调查发现的7,005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5年一次性随访。失踪25例,外迁199例,实际随访6,781例。发现死亡752例,5年死亡率为110.90%。死亡材料主要来自医疗单位、公安部门的记录和监护人的口述,材料可靠。752例中死于自杀的73例,死因中排列第4位,占9.70%。现将自杀死亡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F0002-F0002
抑郁症患者受症状影响,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约有110%~15%最终会死于自杀。而分析和研究其自杀好发的时,可以为我们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据。为此,对我院5年来住院期间自杀死亡的抑郁症患者进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就我院17年来精神科临床发生的非正常死亡1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0例非正常死亡病人中,自杀死亡6例,占60%,其中精神分裂症4例,占自杀死亡总数的66%,自杀方式各种各样,方法隐蔽,多受幻觉妄想支配出现自杀行为。恢复期精神病人杀3例,占非正常死亡总数的30%。多因夫妻感情不合,家庭缺少温暖等又不能妥善解决,出院后无法面对现实,情绪低落导致杀。提示,对处于恢复期的精神病人应高度警惕自杀行为的出现,努力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在药的治疗的同时,适时给予心理疏导,动员社会各界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自杀行为的出现及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13.
自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自杀已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有关报道,1990年全球自杀死亡人数达140万,占该年总死亡人数的1.6%,而自杀或因意外死亡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损失为15.9%。表1归纳了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自杀率,从中不难发现:自杀率和性别的差异在各国之间是非常显著的,一般男性高于女性(中国例外),目前男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为前苏联解体后的立陶宛、俄罗斯联邦、拉托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年自杀率>60/10万),而女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为斯里兰卡、中国、匈牙利和爱沙尼亚等(年自杀率>14/10万)。而在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个地区农村青年女性与男性自杀死亡者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农村青年女性和男性自杀死亡特征,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以在全国20个疾病监测点中抽取的农村地区、年龄在15-34岁的295个自杀死亡案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69例,男性.126例,应用自制的意外死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两组自杀死亡者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和自杀未遂史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与男性相比,女性自杀死亡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高[(200±237)元:(148±170)元,经秩和检验,P<0.05]、生命质量好[(54±13)分:(50±12)分,P<0.01]、现婚率高(80.5%:51.6%,P<0.001)、夫妻不和或吵架者多(52.1%:38.9%,P<0.05)、服毒自杀者多(86.4%:76.2%,P<0.05)、患躯体疾病(13.3%:24.6%,P<0.05)和精神疾病(44.3%:70.6%,P<0.001)者少;(3)与女性组相比,男性自杀死亡者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困难者多(54.0%:34.6%,P=0.001)、酒精滥用者多(18.3%:1.8%,P<0.001)、自杀后被发现的时间晚[(196±620)min:(55±95)min,P<0.001]、自杀者被发现时已死亡的比例高(52.4%:28.4%,P=0.001)。结论 农村青年女性与男性自杀死亡特征存在明显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夫妻矛盾可能是农村青年女性比男性更为重要的自杀危险因素,而男性的经济困难、酒精滥用则比女性突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1976~1980年五年间上海市三个区的自杀死亡材料,共有728人自杀死亡。现就其自杀原因分析如下:一般资料一、自杀原因:除其中88人(占总数12.1%)记录不详外,其余640人(87.9%)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导症状的精神疾病,因情绪低落和负向思维导致的自杀、自伤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精神病治疗和预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抑郁症病人在掌握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对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一 新入院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尊重病人的人格,向病人介绍住院环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有关情况,对76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7.26%,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情感性障碍(12.8%)、精神分裂症(7.17%)、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6.45%)。自杀方式以自缢、服毒为主,63.15%的自杀行为前有自杀预兆,由此提出预防精神病人自杀应注意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住院环境的安全管理和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自杀病人的心理需求出发 ,对其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于后。1 对  象本文共收集有自杀症状的病人 16例。其中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6.7岁。无业 6例 ,下岗 4例 ,工人 1例 ,干部 1例 ,大学生 2例 ,退休 2例。初中文化 5例 ,高中6例 ,大学 4例 ,研究生 1例。对 16例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即每日由受过整体护理知识培训的护士专人护理 ,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2 方  法 (即整体护理 )2 .1 病人住院目标的确定  ( 1)长期目标是要求病人在住…  相似文献   

19.
老年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出院的72例老年患者,进行为期6-7年的随访、自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例(25%)患者发生过自杀,其中自杀未遂15例(21%),自杀死亡3例(4%)。自杀危险因素为双相昆合或快速循环型、频繁发作和自杀未遂史,保护因素为多次住院。结论 有潜在自杀危险因素的老年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自杀的预防,住院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导致青壮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TBI病人,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出现某些并发症,例如创伤后癫痫、脑积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1])。良好的护理管理是促进TBI病人康复,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了解TBI病人从受伤、入院治疗到出院、康复的护理过程,对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改善病人预后非常重要~([2])。本文就成人重型TBI的护理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