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相当高,目前多主张超早期或早期手术治疗。但对于“既成事实”的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迄今未见规范的指导性治疗意见。我科自2000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对72例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和保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超早期立体定向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立体定向抽吸 ,尿激酶溶解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 6个月 ,优良率 84% ,致残率 8% ,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超早期立体定向抽吸尿激酶溶解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积极、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34例)和骨瓣开颅术(4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立体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快,ADL评定优于骨瓣组。结论:微创、减压及超早期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伟  胡建军  肖伟利 《中外医疗》2013,32(11):19-20
目的探讨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成超早期组(34例)和早期组(32例)施行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超早期组术后死亡4例;获随访28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5例,Ⅱ级(中残)18例,Ⅲ、Ⅳ级(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早期组术后死亡3例;获随访27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3例,Ⅱ级(中残)12例,Ⅲ、Ⅳ级(重残)11例,植物生存1例。对两组患者良好.中残率及重残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015,P〈0.05),超早期组疗效优于早期组。结论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如条件许可,应尽早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乔蕾  李娟  吕吉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5):465-465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抽吸脑内血肿置管外引流术,它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理想等优点。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10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简易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并讨论相关问题。方法将156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80例,保守治疗组76例,手术组又分为超早期手术组31例,非超早期手术组49例。保守组予吸氧、脱水、控制血压、营养脑神经等治疗,手术组采用简易立体定向建立软通道技术行脑内血肿清除。结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在患者治疗30d后进行疗效评定。超早期手术组死亡2例,非超早期手术组死亡3例。手术组有效率为93.75%,无效率为6.25%;保守组有效率为84.21%,无效率为16.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该方法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超早期血肿定量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2例,结果生存264例(79.5%),死亡68例(20.5%),其中超早期血肿组100例中生存90例,死亡10例;早期组108例中,生存86例,死亡22例;延期组124例中,生存88例,死亡36例。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超早期血肿定量抽吸术后病死率明显低于早期组与延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延期组。作者认为,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安全,适合于脑深部及脑干等部位,也适合老年或全身状况差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9.
微机辅助立体定向超早期治疗脑出血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微创治疗新技术 ,不仅可早期清除大部脑血肿 ,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经MD - 2 0 0 0A型计算机辅助脑立体定向治疗的 4 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共 96例 ,男 4 5例 ,女 5 1例 ,年龄 4 6~5 8岁 ,平均 5 1.8岁。入选标准 :①血肿位于外囊或者皮质下 ;②血肿量 4 0~ 6 0ml;③哥拉斯哥昏迷评分 8~ 12分。1.2. 治疗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Backlund等首次报告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清除颅内血肿之后,此项技术进一步得到了改进和应用,早期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相似文献   

11.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成活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对并发症进行现察和护理。结果 65例中治愈29例,好转5例,死亡7例。结论 掌握高血压脑出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转归、预后,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可使患者延长生命、降低病死率;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可减少伤残的发生,使患者及早回归社会,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高。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共2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立体定向锥颅碎吸引流(附43例报告)张国强王福强(宁津县人民医院,253400)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碎吸术;立体定向碎吸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常见病,其治疗存在一定困难。自1995年12月以来,我院应用简易...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发生率较高,且病情较重,预后不良。其治疗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锥孔血肿引流术及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1994年1月至200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时间手术后的恢殳效果。结果超早期手术治疗组生活能力恢复优于延迟手术组,死亡率低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12月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彻底。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随访3个月,良好19例,中残1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此段时间内该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n=34)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双号为研究组(n=34)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 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可显著的改善患者脑出血的症状,疗效确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朱炎  孟捷  闫斌 《黑龙江医学》2023,47(3):297-29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简易定位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使用立体定向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研究对比患者引流管留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1 d、3 d、5 d血肿残留量;采用Glasgow结局分级、Barthel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后血肿残留量、临床预后评分及总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8、26.920、14.473;2.564、12.065、3.191;7.839、5.028、6.112;χ2=5.342,P<0.05)。结论:利用立体定向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更利于血肿引流,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损伤,使脑组织及早恢复血流灌注,有利于损伤神经的恢复,避免了后期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9.
郭申林  周解围 《河北医学》1996,2(5):481-482
CT立体定向手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712000)陕西省咸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郭申林,周解围,王更新我们于1995年2月~5月对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病人施行CT立体定向血肿排空加尿激酶溶血术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男,60岁,以...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它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开颅手术,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我院开展了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36例,使本病死残率有所下降,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