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钱先 《江苏中医药》2010,42(11):22-24
目的:研究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本病分为阴虚内燥证、津亏血虚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热证5个主要证型,阴虚津亏、络脉滞涩是本病重要的证候特点,临床证型以阴虚络滞证、津亏血虚证最为多见,病情评估阴虚络滞证重于其他四证。结论:根据干燥综合征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考虑临床可简化证型,以便于本病辨证论治方案的制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辨证分型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及气血亏虚型,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同时对各型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70例患者中评估为抑郁者21例,评估为焦虑者24例。(2)70例患者中肾阳虚型15例,肝肾阴虚型21例,气滞血瘀型12例,气血亏虚型22例。③本组4种证型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抑郁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24,P=0.051);发生焦虑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7,P=0.026),进一步两两比较(修正后的检验水准a'=0.008),气滞血瘀型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气血亏虚型患者(x2=7.472,P=0.006),其余各证型患者发生焦虑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的比例较高,但各证型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I)伴发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将依据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辅助量表筛选的LI患者分为LI伴发焦虑抑郁组、单纯LI组,采取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量表评分和证候学观察.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LI诊断的患者43例,其中LI伴发焦虑或抑郁的患者26例,占60.5%,单纯LI患者17例,占39.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虚阳亢证、血虚证与LI后抑郁的发生相关,阴虚阳亢证与LI后焦虑相关.结论 单纯LI与LI后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别,LI后抑郁多见阴虚阳亢证与血虚证,LI后焦虑多见阴虚阳亢证.  相似文献   

4.
观察劳淋及非劳淋病人阴虚湿热证及相关症状的出现频率,探究劳淋与阴虚湿热证的内在联系。选择劳淋及非劳淋病患者各100例,比较2组患者阴虚湿热证及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淋组患者阴虚湿热证出现的频率及其阴虚湿热的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非劳淋组患者,并初步确立了劳淋阴虚湿热证的规范化指标。说明阴虚湿热是劳淋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盗汗一症多见阴虚内热、迫液外泄所致,故《景岳全书·汗证》云:“盗汗必属阴虚也”。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盗汗之因,除阴虚内热、迫津外泄外,还可因肝经湿热,或心血亏虚,或肝郁痰滞等引起,故需辨证论治,方能收桴鼓之效。现举数则医案于下。  相似文献   

6.
朱浩涵  汪悦  陆燕 《江苏中医药》2015,47(11):41-43
现代一般将干燥综合征纳入中医学"燥证"范畴,认为本病是由于身体虚弱,阴虚津亏,燥热内盛,日久耗伤肺脾胃肝肾之阴液,致脏腑不荣所致,故而临床上阴虚内热是干燥综合征中最常见的证候。而肺、脾胃、肝、肾等脏腑虚亏是造成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从肺、脾胃、肝、肾等论治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分析疾病所涉脏腑的不同临床表现,注重对相应脏腑的濡润,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11年6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数文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16篇文献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16篇文献共1 316例,虚证671例(占50.99%),实证215例(占16.34%),虚实夹杂430例(占32.67%)。共有证候类型32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证,11次(68.75%),其次是津亏血瘀7次(43.75%)、肝肾阴虚6次(37.50%)、阴虚内热4次(25.00%)。按病例数排列,气阴两虚证244例(18.54%),津亏血瘀证200例(15.20%)、阴虚津亏125例(9.50%)。结论:干燥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以阴虚和阴虚夹实为主,阴虚是主要证候类型,瘀血是其发病中的1个主要因素,阴虚(津亏)血瘀可能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以缓解干燥症状和防治多系统损害为主。近年有学者对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多数医家将干燥综合征分为六个证候类型,即:阴虚内燥、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湿热心。现从理论基础、现代研究及临床运用三方面对从阴虚血瘀论治本病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四种中医证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139例ITP患者,辨证分为气不摄血证(77例)、血热妄行证(16例)、阴虚内热证(34例)、瘀血内阻证(12例)四组,检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分析证型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四组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热妄行证阴虚内热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数值低于血热妄行证、高于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数值均高于阴虚内热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内热证数值高于瘀血内阻证、低于血热妄行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中性粒细胞比例:瘀血内阻证数值最高。气不摄血证数值高于阴虚内热证,血热妄行证、阴虚内热证数值均低于瘀血内阻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红蛋白浓度:阴虚内热证数值最低。阴虚内热证数值低于气不摄血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可为ITP患者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制定合理、优化的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医妇科学》辨证标准,拟定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热证、阴虚血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阻滞证6个证型,分析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31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肾气亏虚证为主,占52.8%,其他证型依次为气血虚弱证19.2%,阴虚血热证13.6%,湿热内蕴证9.7%,血热证3.6%,血瘀阻滞证1.1%。除肾气亏虚证外,孕≤6周及孕6~8周时气血虚弱证比例居二,孕≥10周湿热内蕴证比例居二;染色体因素、解剖因素及内分泌因素中医辨证主要为肾气亏虚证或气血虚弱证,而免疫因素中医辨证多属阴虚血热证,感染因素多属湿热内蕴证;其他如脑力劳动、食欲不振、吸烟吸毒、失眠、精神紧张、经济拮据等均与证型分布有关。结论: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阴虚血热证、湿热内蕴证为早期先兆流产四大主证,其中肾气亏虚证为主要证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职业、月经、流产次数、孕周、流产病因及生活状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106例中医证候分类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郝伟欣  董振华 《中医杂志》2006,47(7):528-530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中医证候学及病因病机的特点.方法:对106例SS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将中医首诊时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候类型与发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SS分为阴虚内燥、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湿热6个证候类型.结论:SS以肝肾阴虚为主,累及肺脾气虚,兼夹瘀血、湿热为患.虚实夹杂为SS的证候学特点,阴虚津亏为本,气虚、阳虚为其所累,瘀、痹、燥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解郁颗粒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阴虚内热型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阴虚内热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解郁颗粒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中药安慰剂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每组35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的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评分。结果 研究组完成32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33例,脱落2例。研究组8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14.75±7.85)低于对照组(19.06±8.31,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2、4、8周末(17.03±4.25、14.50±5.13、11.03±4.88)低于对照组(19.60±3.96、17.12±4.14、 14.64±4.47,P<0.05,P<0.01)。结论 解郁颗粒合用帕罗西汀治疗阴虚内热型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临床资料,分析3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探讨SLE的发病规律和特征,进一步加深对SLE的认识。结果:阴虚内热证211例,非阴虚内热证135例。阴虚内热证组和非阴虚内热证组在性别、年龄、病程、WBC、PLT、ESR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内热证组C3、C4较非阴虚内热证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阴虚内热证组IgG、SLE-DAI积分较非阴虚内热证组低,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G、C3、C4的高低与中医辨证非阴虚热证和阴虚内热证存在一定相关性,慢性活动期的SLE患者,以阴虚内热证者居多。  相似文献   

14.
单纯疱疹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生,外感湿热毒邪,客于肺胃二经,热毒蕴结,上蒸头面形成肺胃风热证;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久化热,冲任失调形成肝经郁热证,素体阴虚,感受毒邪,或反复发作,耗气伤津,虚热内生,头面肌肤失养形成阴虚内热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疏肝清热解毒、养阴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5.
黄铭涵  黄健  陈琴  林平 《世界中医药》2010,5(6):391-39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97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中医证型调查,研究各证型分布特点,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虚气滞证比例最高(32.3%);2)中医各证型心理异常比例:合并抑郁状态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高(62.5%),合并焦虑状态以肝气犯胃证比例最高(35.8%),而湿热滞胃证合并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比例均最低,各证型合并抑郁、焦虑状态均占相当比例;3)中医各证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谱比较:餐后饱胀感以脾胃气虚证及脾虚气滞证多见,早饱在脾胃气虚证最为显著,上腹痛以肝气郁结证、脾胃气虚证多见,上腹烧灼感在湿热滞胃证中最为显著;4)中医各证型SDS、SAS量表评分比较:SDS评分以肝气郁结证最高,SAS评分以肝气犯胃证最高,而湿热滞胃证在两个自评量表中评分均最低。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各中医证型分布及心理测评结果差异明显,病机虚实夹杂,病情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48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分为肝肾阴虚型与阳虚津结型做一临床分析。方法:4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其中肝肾阴虚型32例,阳虚津结型16例,分别对其进行甲状腺功能及常规检测。结果:阳虚津结型T4、FT4、CRP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分别为P〈0.05,P〈0.01,P〈0.05。结论:阳虚津结型干燥综合征患者较肝肾阴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不同使用阶段证候特点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后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今后制定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年~2007年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37篇共194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激素使用的首始阶段(大剂量期)湿热内蕴型占38.34%、阴虚内热型占19.50%;减量阶段常见证型气阴两虚型占36.11%、气虚湿阻型占32.84%;维持量阶段常见证型肾阳亏虚型占40.16%、气虚湿阻型占20.19%;血瘀型则在不同阶段都有体现。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激素的首始阶段,以湿热内蕴型和阴虚内热型为主要证型;撤减阶段,以气阴两虚型和气虚湿阻型为主要证型;维持量阶段,以肾阳亏虚型为主要证型;而血瘀型则在不同阶段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比较阴虚津亏型与津液失布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口腔菌群的差异。方法20例pSS女性患者辨证分为阴虚津亏组9例,津液失布组11例,另将8例健康女性设为正常组。收集各组受试者年龄及pSS患者病程等一般资料,采用口干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化版口腔干燥量表(SXI)评估患者口干严重程度;收取所有受试者口腔含漱液,抽提口腔含漱液样本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针对16S r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得到口腔菌群生物信息数据。基于有效数据进行组间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分析;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分析组间群落差异;采用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 OTU指数分析物种Alpha多样性,并进行组间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病程及各组受试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津液失布组口干VAS评分为(4.00±1.73)分,阴虚津亏组为(7.00±2.06)分;津液失布组SXI评分为(12.45±1.81)分,阴虚津亏组为(20.33±3.54)分,两组VAS评分、SX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研究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证候规律。方法:将9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研究。将病历资料中的中医证型拆分为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探讨代谢综合征不同病位及兼杂病性的分布规律以及合并症的情况,分析中医证素特征以及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9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为常见合并症。12种常见中医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湿浊瘀阻、气虚湿热互结、脾虚湿瘀、气虚血瘀、阴虚血瘀、脾肾气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亏虚、水湿瘀阻、阴虚热盛、肾虚血瘀。筛选出8种常见中医证素,分别是气虚、湿、脾、瘀、阳虚、阴虚、肝、肾。病性证素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湿、瘀、阴虚、阳虚;病位证素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肾、肝。不同性别的瘀、湿、肝、气虚证素百分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阴虚、气虚、瘀、肝证素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湿证素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性别与阳虚、脾、肾不存在相关性。老年患者(年龄≥65岁)与非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脾证素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