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各种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电化学治疗。按血管瘤的部位和大小,选用合适的铂金针,在局麻下进行无菌操作。将铂金外直接插入血管病内,用绝缘管保护正常健康组织,电极针连接BK92到治疗仪进行通电治疗。常用电压6~8V,电流40~60mA,按血管瘤每厘米直径给60~80℃。结果:完全治愈27例(血管瘤消失),部分治愈(血管瘤缩小1/2以上)8例,此35例评为有效(92.1%)。结论:此疗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治愈率高,可成为治疗先天性血管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儿童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ZAY-6B及BK-2000型电化学治疗仪对266例患儿实施电化学治疗。结果 其中252例随访6个月~10年,共8例复发,有效率100 %,首次治疗Ⅰ级(完全缓解率)98.8 %(249/252)。结论 利用电化学疗法治疗儿童体表血管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对全身干扰小、治疗较彻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面积较大,手术无法切除者,或特殊部位及经其他治疗后复发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体检发现纵隔肿瘤入院。查体:全身及胸部均无阳性体征。MRI显示左前上纵隔50mm×59mm类圆形混杂信号影,边缘清。胸部CT显示左前纵隔61.5mm×48.6mm软组织块影,与周围关系欠清,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l岁,体检发现纵隔肿瘤入院.查体:全身及胸部均无阳性体征.MRI显示左前上纵隔50mm×59mm类圆形混杂信号影,边缘清.胸部CT显示左前纵隔61.5mm×48.6mm软组织块影,与周围关系欠清,内有部分钙化灶(见图1).在全麻下正中劈开胸骨,见肿瘤位于左前上纵隔,呈囊状,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紧密黏连,完整切除肿瘤,切开标本见囊腔中有深褐色液体流出.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见图2),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6.
肝海绵状血管瘤8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7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于侠  闫光志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7):1006-1008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CHL)的手术过程,对术中止血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0岁。1 a前无明显诱因常感腹胀,自己触摸感到左侧腹部有一包块。入院查体: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剑突下约5 cm,肋下约3 cm,质硬,表面可触及多个结节。B超示:脾肋间直径46 mm,最长径143 mm,肋下长63 mm,脾包膜光滑,光点分布不均匀,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生结节,考虑脾脏增生结节。上腹部CT示:脾脏体积增大,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一低密度影,考虑脾血管瘤。血常规示:RBC 4.09×1012/L、WBC 6.8×109/L、Plt 257×109/L。术中见脾脏肿大,约14 cm×11 cm×5 cm,表面呈结节状,深蓝色,质硬,局灶有囊性感,无粘连,行全脾…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治疗,其中,手术切除60例,其他方法7例(介入栓塞,硬化等)。结果:所有患的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消失或改善,随访3-9年,除1例失访外,均未见增大。结论:肝海棉状血管瘤的治疗需根据患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手术治疗在该病的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发病率较高 ,约占全身血管瘤的 6 0 % ,为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 ,其中又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其治疗通常分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但各有其局限性。 2年来 ,我科采用血管瘤区域缝扎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36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6例病人中 ,男性 16例 ,女性 2 0例 ,男女之比 1∶1 2 5。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32岁。 2 0岁以下 2 6人 ,约占 72 %。病变部位 :颊部 2 4人 ,唇部 4人 ,面部 8人。病变范围最小为 1 0cm× 1.0cm ,最大约 4 0cm× 5.0cm。均确诊为海绵…  相似文献   

12.
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肺部血管源性肿瘤在肺部肿瘤中较为少见 ,肺海绵状血管瘤并发大咳血者更为少见 ,我科于 2 0 0 2年诊治 1例。临床资料患者女 ,63岁。来院前 6小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大咳血 ,量达 80 0ml,伴有右胸闷痛。入院后给止血 ,抗感染治疗。咳血量减少 ,但仍有间断血痰。行胸部摄片、CT检查 ,均显示右肺上叶尖后段有 3 .5cm× 4 .0cm大小阴影 ,边界尚清。拟诊 :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因咳血未行支气管镜检查。于2 0 0 1年 1 1月 1 3日行手术治疗 ,切除右肺上叶。病理检查 :右肺上叶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如期痊愈出院。讨  论肺血管源性肿瘤共分为血管…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肋骨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 ,但发生在肋骨者极为罕见。本文介绍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肋骨海绵状血管瘤 3例 ,报告如下 :例 1,女 2 3岁 ,查体发现右肋骨肿物一年半于 1988年 6月 8日收入院。X线表现为右第 7肋骨中部肿物呈梭形膨大 ,向胸内突出 ,密度均匀 ,骨皮质变薄。 1988年 6月 2 0日行肿瘤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物在肋骨上呈梭形 ,7× 5× 5cm ,与肺无粘连 ,锯骨切面灰褐色 ,肋骨呈蜂窝状膨大。病理诊断 :肋骨海绵状血管瘤。例 2 ,男 ,5 7岁 ,无意中发现左胸壁肿物 2个月于 1994年 1月 5日收入院 ,X线表现为左第 5肋骨外侧缘…  相似文献   

15.
16.
肝海绵状血管瘤8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我院自 1989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 86例 ,现报告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6 2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 4 5.2岁。就诊时右上腹不适及胀痛 4 3例 (占 50 % ) ,右上腹包块 9例 (10 .5% ) ,体检时发现 31例 (36 .0 % ) ,疑为肝癌者 4例 ,腹部手术时发现 3例 (3.5% ) ,其中伴有贫血者 5例 ,血小板减少者 2例 ,肝硬化者 4例。本组术前B超检查 79例 ,CT检查 4 9例 ,MRI检查 7例 ,肝动脉造影 5例 ,ECT检查 3例 ,术前明确诊断 72例 (83.7% )。肝右叶单发 4 1例 ,左…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随着MRI检查的普及,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变得相对简单。因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以髓内型最多见.显微外科治疗甚为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均行MRI检查,全组均经后正中直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6例病灶均为单发,均经手术切除。其中23例全部切除,2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所有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神经功能状况改善20例,无变化5例.恶化变差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全切除病灶可避免病变复发和再出血。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症状轻和病灶处理及时与术后恢复良好相关。  相似文献   

18.
超声介导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经CT和B超检查确诊的40例,43个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收到良好疗效。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瘤内直接注射治疗。结果:肿瘤完全消失14例;瘤体缩小80%以上21例;瘤体缩小50-80%3例;失访2例。结论:平阳霉素瘤内用药量小,无明显副作用,治疗后病例随访最长时间3年以上,疗效稳定,提示了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瘤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其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B型超声、CT及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不断推广应用,近年来发现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数明显增多。对于本病的治疗是否采用外科手术,迄今各家评论不一。本文报告我院近年来外科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35例,其结果显示,在经过认真选择的病例采用外科治疗,不仅安全,而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 35例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为25~64岁,平均41岁。床临表现,首发症状为肝区或右上腹疼痛者24例,上腹部饱胀不适4例;上腹部包块5例;体检发现者2例。所有病例均作过一项或一项以上影象学检查,均证  相似文献   

20.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病,根据多项影像学的检查如B超、CT、MRI、核素扫描及肝动脉造影结合临床材料常能作出血管瘤的定性诊断。但病灶征象不典型者易与原发性肝癌混淆,本文对我院1970~1994年因肝内占位病灶性质不明收入院。确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85例进行分析,表明各种影像学诊断手段都有其特点,对病灶性质不明者可先行B超检查,难于确诊时作CT,仍未能确诊时可作MRI或肝动脉造影和剖腹探查,肝海绵状血管瘤大多不需特殊治疗,但出现症状,肿瘤直径≥5cm或多项检查病灶仍不能确诊时应作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病例,微波固化术或肿瘤捆绑术,危险性小,亦可作肝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