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129例鼻咽癌,85例喉癌,20例鼻咽慢性炎,20例声带息肉进行细菌L型检测,同时对L型阳笥和阴性组织的P^53,CerbB-2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喉癌的革兰染色L型检出经分别为78.3%和76.5%,肿瘤组的P^53,CerbB-2表达率明显高于炎症组。鼻咽癌,喉癌中L型阳性组的P^53,CerbB-2的表达率也高于其L型阴性组。表明L型感染与鼻咽  相似文献   

2.
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病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锦添  邓满泉 《癌症》1995,14(2):99-102
本文报道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80例鼻咽活检组织的PCNA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PCNA和P53表达的阳性率在鼻咽癌分别为94.2%和84.6%,异型性改变为70.0%和28.8%,单纯性增生为3.9%和阴性,正常上皮均为阴性;(2)PCNA和P53表达的细胞阳性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与鼻咽癌的组织类型无关,但PCNA和P53表达的细胞阳性强度及P53表面的阳性细胞数量与肿瘤的间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P53单抗以DO—1在石蜡切片上对71例各种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其中20例作了PAb1801单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比较、染色,同时观察了五种固定液、三种免疫组化方法对P53表达的影响。结果P53DO—1阳性为33例/71例。PAb180119/20例阳性,PAb1801阳性为高。P53高水平的免疫反应与PCNA增高相呼应、在固定液中以常规福尔马林和中性福尔马林为最佳。免疫组化染色首选ABC法,它较LSAB法内源色素酶着色少且背景清晰而染色后的切片较APAAP法保存长久。上述结果提示:石蜡切片中检测P53蛋白时固定液、免疫组化方法、P53抗体的不同均直接影响阳性率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0例大肠腺瘤、腺癌进行PCNA及P53癌基因蛋白检测,并用14例正常大肠粘膜对照。结果显示;PCNA的表达,在腺瘤不典型增生1级组,腺癌不典型增生Ⅱ、Ⅲ组组、腺瘤癌变组及腺癌高、中、低分化各 中明显呈递增趋势。P53癌基因蛋白在畜产品组中表达最高。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腺瘤不典型增生Ⅱ、Ⅲ级及腺瘤癌变组中,两者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PCNA及P53癌基因  相似文献   

5.
PCNA和P53蛋白的表达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免疫组化LSAB法,通过对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CNA和P_(53)蛋白异常表达的检测,提示PCNA和P53蛋白在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故PCNA和P_(53)蛋白检测有可能作为估计卵巢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L型可能致癌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氏染色等技术,对69例鼻咽癌进行细菌L型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并以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作对照。结果革兰氏染色鼻咽癌细菌L型检出率为79.7%,与免疫组化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69.6%)具有一致性(P>0.05)。鼻咽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2%,与粘膜慢性炎的p53蛋白表达(1/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L型阳性病人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8.2%)明显高于L型阴性病人(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细菌L型感染与突变型p53蛋白过度表达存在着相关性,提示细菌L型感染参与了p53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可能是细菌L型致鼻咽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与细胞L型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102例子宫内膜腺瘤30例基本正常宫内膜进行细菌L型和p53蛋白检测,结果 腺癌组的细菌L型检出率为81.4%,与基本正常组的细菌L型检出率(80.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腺癌组的p53表达率(50%)却高于基本正常组(3.3%,P〈0.005),腺癌组中细菌L型阳性伴,P53表达  相似文献   

8.
肺癌组织抑癌基因P53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53基因5-8外显子PCR产物的DNA序列分析及石蜡包埋组织P53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o-1)免疫组化分析发现:57例原发性肺癌中37例有P53蛋白积累。DNA/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9/12例小细胞肺癌(SCLC),8/15非小细胞肺癌(NSCLC)P53基因突变,错义突变为12/17,G→T突变为6/17。免疫组化发现:11/19例SCLC,19/37例NSCLC P53蛋白染色阳性。4/  相似文献   

9.
p53蛋白,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健  汪鸿志 《癌症》1998,17(4):314-315,F003
p53蛋白、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殷健1梁延杰1汪鸿志关键词大肠肿瘤p53蛋白PCNA中图号R735.34本文应用LSAB法对存档的大肠癌组织进行p53蛋白、PCNA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对患者进行生存期随访,旨在探讨大肠癌p53过度...  相似文献   

10.
食管鳞癌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一龙  张昌卿 《肿瘤》1996,16(1):11-13
采用LsAB免疫组比方法,检测了连续23例新鲜的食管鳞癌手术标本中癌组织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正常食管粘膜上皮P53蛋白的表达。全组病例中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3.9%,过度表达为47.8%,同一病人配对的正常食管粘膜上皮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8.3%,过度表达为4.3%。癌组织和正常粘膜上皮P53蛋白表达的强度高峰位置呈右移现象,前者的强度高峰在位置上,后者则在±位置上。癌组织中PCNA呈100%的表达,过度表达为52.2%。食管鳞癌P53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分级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但与肿瘤分期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CNA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本研究提示,食管鳞癌之P53蛋白表达高于其他肿瘤,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可能更大,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没有相关关系(rs=0.1232,P>0.o5)。  相似文献   

11.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NSCLC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刘卫民,李应珍,陈朝伦,周谦本文采用LSAB(labelled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NSCLC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讨论P5...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奶染色技术对31例肾盂癌组织中P53蛋白,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研究。发现肾盂癌P53表达阳性率,AgNOR颗粒计数和PCNA增殖指数均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增加,且与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P21-ras、P53、Ki-67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增生活性、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66例星形细胞瘤P21-ras、P53、Ki-67表达进行检测,对其中47例有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53、Ki-67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密切相关(P〈0.01)。P53、Ki-67在肿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53表达阳性,和Ki-67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肾盂输尿管癌中p53基因突变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肾盂输尿管癌突变型P53和增殖细胞核坑原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型P53阳性染占53.3%,TE+54突变型P53阳性表达,PCNA染色分级高于T1+T2;G3突变型P53阳性表达,PCNA染色分级高于G1+G2。  相似文献   

15.
p21和PCNA在喉原发性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p21、PCNA在喉鳞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对37例喉原发性鳞癌、癌旁1.0cm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进行p21和PCNA的检测,结果显示:p21表达定位于胞浆,癌旁组中有3例软骨细胞出现胞核阳性。喉癌组与癌旁组及声带息肉组的表达率相比较,P<0.05。组织分化高者p21表达高,组织分化低者PCNA表达高,高、低分化者表达率相比较,P均<0.05。但p21与PCNA二者无明显负相关。有颈淋巴结转移者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作者认为,p21和PCNA在喉癌细胞的生长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LMP1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LMP1在体内鼻咽癌细胞中,是否可能通过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过程,而在鼻咽癌的发展演进过程中起作用。方法: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癌细胞的凋亡程度,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LMP1、PCNA、P53和blc-2蛋白表达;分析LMP1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与p53、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LMP1的表达与否,与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与癌  相似文献   

17.
p21,p185,p53蛋白的卵巢浆液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neu、p53基因在肿瘤演地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蛋白生物素免疫组化法(LSAB)检测了ras、neu、p53基因产物p21、p185、p53蛋白在卵巢浆液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种蛋白在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组织中阳经呈递增趋势,联合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显著,P21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有关,过度表达组低于非过度表达组,结论:联合检测P21、P185、P5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P21和P53蛋白在食管癌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名耀  郑瑞明 《癌症》1995,14(2):97-98
作者用免疫组化ABPAP法观察40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的ras癌基因产物P21和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21和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有24例和8例(阳性率为60%和20%)、。高分化鳞癌以P21蛋白表达为主,低分化鳞癌则以P53蛋白表达较多;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鳞癌几乎均有超表达现象。癌旁粘膜两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组织。P21和P53蛋白阳性病例,其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作者认为,在食管癌病人中,检测其癌组织的P53蛋白比P21蛋白更加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6例喉鳞癌和7例喉正常组织进行检测,探讨PCNA和p21地过度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在56例喉癌中,PCNA和P21阳性率分别为71.4%和73.2%。正常组织染色均阴性。喉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与PCNA阳性率关系密切,与P21阳性表达无明显关系。提示检测PCNA有助于评估喉癌的预后,P21对判断喉癌的预后无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20.
CEA,rasP21和PCNA在大肠腺瘤癌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EA、rasP21和PCNA,通过ABC法对25例大肠腺瘤癌变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CEA和P21在癌变组织中表达类似,但后者更敏感,对乳头型腺瘤癌变组织表达更强。PCNA在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很敏感。在管状型和乳头型腺瘤癌变组织中表达类似,并与癌变组织的异型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