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旋转式伽马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52例经原发病灶病理诊断证实的肺癌脑转移初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旋转式伽马刀治疗,全脑照射(30Gy/10f/2w或者40Gy/20f/4w)后,采用旋转式伽马刀治疗针对脑转移灶局部加量。结果:52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98.1%(51/52)。结论:全脑放疗加旋转式伽马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2.
3.
8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照射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本院行三维适形放疗的8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先行全脑照射,然后缩野至局部病灶行三维适形低分割推量照射。用Kaplan-meier法分析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预后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3%、20%;6个月、12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9%、93%。多因素分析提示颅脑外活动性病灶(P=0.006)、脑转移灶数量(P=0.035)、转移间隔时间(P=0.040)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照射可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灶,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化放疗,放疗和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化放疗,放疗和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化疗加放疗32例,放疗19例,化疗11例,结果 化放疗组,放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9月,5.8月,3.6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8.1%,21.1%,0%,经疗组的疗效虽稍优于放疗组,但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化疗疗组及放疗组明显好于化疗组(P〈0.05)。结论 化放疗及放疗特别是化放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WB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37例接受WBRT联合TMZ同步治疗及TMZ辅助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疗效。WBRT剂量30Gy,TMZ放疗同步口服75mg/(m2·d),序贯给予TMZ 150~200mg/(m2·d),连续5天,28天为1周期,3~6周期。结果:完全缓解10.8%(4/37),部分缓解40.5%(15/3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和10个月。最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9.5%(22/37),32.4%(12/37),35.1%(13/37)。结论:WBRT联合TMZ同步治疗及TMZ辅助化疗治疗NSCLC脑转移癌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可作为脑转移癌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之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替尼泊甙和顺铂组成的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化疗-放疗-化疗的治疗顺序,即先接受HTP方案化疗2周期,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休息2周,接受全脑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2周,化疗有效和稳定的患者继续接受原方案化疗2~4周期。HTP方案具体用法为:羟基喜树碱(HCPT)6~8mg/d,静脉滴注,d1~d5;替尼泊甙(VM-26)100mg/d,静脉滴注,d1~d4;顺铂(PDD)20mg/d静脉滴注d1~d5。注意血象和造血细胞因子支持。每4周重复。放射治疗采用6MV-X线全脑照射,2Gy/次,每日1次,每周5日,DT30~46Gy。每2周期化疗结束行疗效评价。结果:完成化疗-放疗-化疗的患者共30例,客观CR0例,PR14例,SD12例,PD4例,有效率(CR PR)为46.7%,疾病控制率(CR PR SD)为86.7%。而单纯颅内病灶评价为:CR4例,PR21例,SD5例,PD0例,有效率(CR PR)为83.3%。20例伴神经系统症状者,完成化疗-放疗-化疗后,19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15例患者一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KPS评分提高≥20分)。肿瘤进展时间(TTP)为2~32个月,中位TTP为7个月;总生存期(OS)为5~49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0个月。骨髓抑制和脱发是主要不良反应。结论: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生存期得到延长,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脑转移瘤先行全脑放疗30~40 Gy,2 Gy/次,5次/周;然后对残留病灶行三维适形放疗20~30 Gy,2~4 Gy/次,3~5次/周.放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38例中,CR 17例(44.7%),PR 14例(36.8%),NC 5例(13.2%),PD 2例(5.3%),有效率为81.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1%、29.3%.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脑水肿、骨髓抑制、脱发.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癌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98例脑转移癌姑息性全脑放疗患者根据放疗分割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均选用6 MV-X线全脑照射,每天1次,每周5次.A组45例:DT40Gy/20次/4周;B组20例:DT 30 Gy/15次/3周;C组23例:DT 30 Gy/10次/2周.分析不同分割方式全脑放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0%、95.7% (P >0.05).A组、B组、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11.0、10.8个月;1a生存率分别为40.0%、30.0%、34.8%(P>0.05);2 a生存率分别为11.1%、10.0%、8.7%(P>0.05).3组患者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放疗对脑转移癌患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其中DT30 Gy/10次/2周的分割方式较其他2种方式具有节约医用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13例接受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22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5例接受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全部病例定期随访直至死亡。结果总的1年生存率为39.2%,中位生存期是220天。单纯开颅手术组1年生存率为71.4%,中位生存期517天;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组1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期533天;全脑放疗组1年生存率4.5%,中位生存期78天;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率44.4%,中位生存期187天;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期62.0%,中位生存期509天;年龄大于60岁组1年生存率为26.7%,年龄小于60岁组1年生存率53.8%。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单发脑转移患者,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无开颅手术条件的脑转移患者,选择SRT或SRT联合WBRT较单纯WBRT治疗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采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患者,实验组患者行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照组仅进行全脑放疗,于治疗前、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3个月行头MRI、胸部CT明确肿瘤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比较其生活质量评分(KPS)、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 18例,稳定(SD)6例,进展(PD)1例,有效率(RR)为76.7%,疾病控制率(DCR)为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达(74.5±7.1)分,KPS≥10分占63.3%,中位生存时间为12.2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实验组的皮疹、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个月生存率93.3%,3个月生存率76.7%,6个月生存率66.7%,1年生存率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单发还是多发脑转移,如未行针对性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为1个月左右,预后极差[1]。如何合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化疗在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适合手术或立体放射外科治疗的比率低,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对脑转移灶能达到与原发灶相近的有效率,全脑放疗(WBRT)合并同时化疗可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肺癌脑转移4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自然生存期平均2~3个月。本文41例肺癌脑转移经放疗、化疗后明显提高了生存质量,平均生存期11.4月。一般情况:1993年3月~1997年2月共诊治肺癌转移52例。经系统治疗41例。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32~72岁,中位年龄52岁。均经头部CT证实,单发转移26.8%,多发转移73.2%。病理:小细胞肺癌10例,鳞癌14例,腺癌6例,大细胞癌2例,未分化型2例,未取得病理结果7例。放疗:用4MVX行全脑照射,两侧对穿设野,中间平面计算剂量,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全脑照射40Gy/20F/4W后,单发病灶缩野再照16~20Gy/8~10F。… 相似文献
16.
化疗在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适合手术或立体放射外科治疗的比率低,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对脑转移灶能达到与原发灶相近的有效率,全脑放疗(WBRT)合并同时化疗可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同期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NSCLC脑转移的患者65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d,同时采用两侧野对穿照射,DT=30 Gy/10 f/2 w;对照组单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d.结果 2组患者的全身病变DCR和全身病变R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颅内病灶DCR和RR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8.5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6.9%和15.6%,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7%,33.3%和12.1%,其中2年生存率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恶心呕吐、放射性颅高压、皮疹脱屑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同期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显著,能显著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放射治疗肺癌转移的疗效及与化疗比较。材料与方法 1980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对肺癌脑转移 12 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化疗采用CCNU ,BCNU ,CTX ,MTX ,DDP ,VP -16。放疗采用60 Co或 6MV X直线加速器 ,全脑DT30~ 40Gy ,并局部追加DT10~ 2 0Gy ,局部放疗DT35~ 5 5Gy。结果 全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16 7% (2 1/12 6 )、3 2 (4/12 6 ) ,中位生存时间为 7 9个月。单纯放疗组 1年生存率为 5 4% (3/86 ) ,中位生存时间为 7 0个月。放疗加化疗综合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2 5 7% (18/70 )、5 7% (4/70 ) ,中位生存时间为 8 6个月。结论 肺癌脑转移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1-3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适形/调强放疗加量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对76例1-3个脑转移灶肺癌患者进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放疗加量的疗效和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全组随访1.4-51个月,平均18.6个月,临床缓解率为73%,临床获益率92%.1年生存率34%,2年生存率20%.中位生存时间为9.6月,仅1个颅内转移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4个月,2-3个转移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无III-IV级血液学以外的副反应出现.结论: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肿瘤局部加量配合全脑放疗疗效确切,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