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5481例住院拟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入院拟输血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11年1~12月期间55 481例入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15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28%,其中男性47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17%;女性109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38%,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χ2=19.47,P<0.01)。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139例曾经有输血史或妊娠史,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χ2=107.26,P<0.01)。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24例。有抗体特异性未能确认者35例,确认抗体特异性97例,其中Rh系统抗体58例(59.79%),MNS系统24例(24.74%),Lewis系统3例(3.09%),其他:ABO亚型抗-A12例、抗-E伴自身抗体8例、抗-cE伴自身抗体1例、抗-M伴自身抗体1例。结论输血前的抗体筛查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岁患儿天然IgM、IgG抗-M1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 笔者在1名周岁患儿血清中发现含有IgM、IgG类抗-M,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 患儿,女,13个月,足月剖腹出生,无输血史,有预防接种史。因患先天性法乐氏四联症来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前备血,发现配血不合。  相似文献   

3.
抗体筛选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做抗体筛选试验,先用凝聚胺(Polybrene)法对2353份标本进行抗体筛选,阳性者用酶法、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观察抗体筛选的阳性率。结果共筛选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0.38%;通过抗体鉴定,检出-抗M 1例,抗-MiⅢ1例,抗-D 3例,抗-E 1例,抗-M、抗-cE 1例,抗-c、抗-E 2例。结论抗体筛选试验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M属不规则抗体,通常以IgM形式存在,在4 ℃时活性最强[1],但很少具有临床意义,偶有37 ℃或抗人球蛋白中有活性的抗-M,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2-3].笔者在1名半岁患儿血清中发现含有在37 ℃和抗人球蛋白中均有活性的抗-M,报道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儿,男,6月+10 d,足月剖腹出生,无输血史,有预防接种史.因患腹股沟斜疝来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前备血,血型鉴定发现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为O型,正反定型不符,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献血者胡某,女,22岁,无输血史和妊娠史,2005年8月在我站献血车上体检和化验初筛合格后献血200 m l。实验室检查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进一步鉴定发现存在盐水反应性抗-M抗体。一、材料和方法1.试剂抗-A、抗-B血型试剂、ABO反定型细胞、谱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抗-Lea、抗-AB血型试剂(美国Immucor公司);抗-M、抗-C血型试剂(TITUS公司);抗-D血型试剂(Lorne公司)。2.方法血型鉴定、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均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二、结果1.红细胞血型鉴定献血员血型正定型为A型Rh阳性,NN,反定型与Ac、B…  相似文献   

6.
吕学琴  尹向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48-1949,1952
目的探讨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3 029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盐水介质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心血站3 029例健康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7例(0.56%),其中抗-D阳性9例,抗-E阳性4例,抗-e阳性1例,抗-M阳性2例,抗A1阳性1例。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6/1 397),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7%(11/1 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48%vs0.10%,P<0.05)。结论常规对健康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备血患者23000例,其中男19769例,女13231例,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初筛阳性者进行特异性抗体鉴定;对需要输血的患者准备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结果①23000例样本中检测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118例,检出率0.5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29%(58/19769)、女性检出率为0.45%(60/13231),其中以抗-Lea、抗-M、Rh系统的抗体、抗-P1及非特异性抗体较为多见;②118例抗体阳性者,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89例,其中检出的Rh抗体均有输血史及妊娠史;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29例,以抗-Lea、抗-M、抗-P1为多见,无Rh系统抗体;③为37例初筛阳性的患者准备了相合红细胞,其中4例进行了相合输血。结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χ^2=30.10,P〈0.0001),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多分布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的患者,这对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与其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间21 418名(次)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在21 418名(次)输血患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0.25%,分别为抗-D 4例,抗-E24例,抗-c 6例,抗-C 2例,抗-cE 8例,抗-Mur4例,抗-M 2例,抗-Lea1例,抗-P1 2例。其中男21例、女32例,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检出48例,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5例)。结论 Rh血型系统抗体特别是抗-E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有意义的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且几乎都出现在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不规则抗体导致的合血困难,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试验、血清抗体效价等测定.结果:患者血清中检出IgM类抗-M抗体,37℃有活性,IgM抗-M抗体效价为4,抗-Jk^a抗体效价为8.结论:对有免疫史的患者容易产生不规则抗体,输血前检测要认真加以分析,避免漏检,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临床安全用血的意义,推荐医院做Rh分型后配合输注。方法 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10 165例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对筛查阳性的进行抗体特异性分析。结果10 165例中不规则抗体呈阳性36例,阳性率0.35%,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12%)较女性(0.56%)低;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的阳性率(0.47%)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阳性率(0.14%)。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如下:抗-D抗体10例,占27.78%;抗-E抗体11例,占30.56%;抗-Ec抗体5例,占13.89%;抗-M抗体3例,占8.33%;抗-Jkb抗体1例,占2.78%;其他6例,占16.67%。结论 通过对备血标本的不规则抗体的鉴定与研究,为临床输血提供依据,在输血工作中可选择对应受血者抗原阴性的血液以避免产生抗体,避开受血者抗体阳性的血液,避免不规则抗体造成的输血反应,可提高输血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及献血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床治疗需输血患者1422例,健康无偿献血者51041例,均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 142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77%,明显高于献血者的0.1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以Rh系统和冷自身抗体为主,献血者以抗-M和冷自身抗体为主;女性患者、有输血史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6%和1.60%,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无输血史患者(P<0.05);女性献血者、有输血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7%和0.56%,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无输血史献血者(P<0.05)。结论需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较高,与患者性别、输血史有关。  相似文献   

12.
微柱凝集法筛检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微柱凝集法对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需输血的患者运用微柱凝集技术提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 ,将阳性血清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予以确证。结果  4 2 0 0名患者中有 11例阳性 ,并全部被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所确证 ,其中 9名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结论 微柱凝集法适合临床常规不规则抗体筛检 ;输血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择期手术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比较研究了输血前筛查的2种技术,分别是固相筛选生物试验(Coombs和酶-Coombs)和Diamed免疫扩散凝胶试验。方法 2614例大于6个月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输血前同种抗体筛查。2种方法使用3组细胞。使用相同技术对阳性血清采用12组细胞鉴定抗体。结果 发现77例中含有所有抗体(抗-D:3,抗C:1,抗-c:2,抗-E:27,抗-e:1,抗-Cw:10,抗-C,D,E:5,抗-Kell:10,抗-Fya:2,抗-Jka:2,抗-Jkb:1,抗-M:1,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分析患者,男,65岁,因血友病贫血入院,常规进行输血检测时发现患者血型:O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进一步鉴定抗体,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满足患者输血需求。1.1试剂与仪器抗-A、抗-B试剂(批号20170509、20190510)(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抗-N试剂(批号20160811、20180810)(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抗-M试剂(批号20161221、20181220)(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抗-D(IgM)试剂(批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抗-Mur的分布频率以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为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备血或输血病例中检出的抗-Mur,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 069份备血或输血病例检出不规则抗体345例,其中抗-Mur 23例,男性7例,4例有输血史;女性16例,9例仅有妊娠史,2例仅有输血史,5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抗-Mur检出者中位年龄为59(19-78)岁,高于同期其他抗筛阳性患者的中位年龄[45(1天-93岁)岁](P<0.05),而组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其红细胞放散液和母亲血清中检出抗-Mur,确诊为Mur新生儿溶血病。结论:抗-Mur在闽南地区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同种抗体,抗-Mur的产生与免疫史密切相关,抗-Mur检出者年龄高于其他抗筛阳性患者。抗-Mur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贫血症状重,容易漏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谦  燕备战  于洋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66-968
目的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评估不规则抗体在患者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上的发生频率,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及孕妇产前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盐水法及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31 766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病例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217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阳性率为0.68%,其中男8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51%,女133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86%,女性高于男性(χ2=14.34,P<0.01)。其中有204例曾经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χ2=230.29,P<0.01)。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17例,有抗体特异性未能确认者66例,确认抗体特异性134例,其中Rh系统抗体79例(36.40%),MNS系统29例(13.36%),Lewis系统17例(7.83%),其他系统:抗-K 2例、抗-Kpa1例、抗-Fya1例、抗-Jka2例、抗-P1 2例、抗-e联合抗-P1 1例。免疫球蛋白类别IgG抗体152例(70.04%);IgM抗体26例(11.98%);IgM+IgG抗体39例(17.97%)。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及孕妇在产前进行抗体筛查,并对出现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抗-E和唯酶抗体抗-c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 产妇31岁、汉族,无输血史.1998年12月25日生产1男婴,患儿属第2胎第2产,出生32h后出现黄疸,送本中心检测,经血型血清学检验,发现患儿及该产妇血清中存在抗-E和唯酶抗体抗-c ,且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2+,认为这两种抗体引起患儿Rh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成立.患儿换无c、E抗原的血液后,黄疸逐渐消退,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探讨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策略。方法选择该院有输血史、妊娠史而需输血的1 89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拟输血的1 896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2例,阳性率为1.16%(22/1 896)。特异性同种抗体阳性17例,占77.27%(17/22),阳性率为0.90%(17/1 896)。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15例,以抗-E检出率最高;MNS血型系统抗体中抗-M共1例;Lewis血型系统抗体中抗-Lea1例。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均选择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输注,所有输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输血效果,临床上均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非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5例,占22.72%(5/22),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通过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可同时对于能用药物改善贫血症状的患者,可以用药物部分替代输血治疗,能有效地避免或降低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明确其分布特点,并探讨同种抗体、自身抗体与患者免疫史、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于本院申请输注红细胞的患者49 820例,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标本均行进一步抗体鉴定。结果:49 820例患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861例,阳性率为1.73%;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接受异体免疫史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54,P 0.01)。本研究中,同种抗体最多,占抗体总数的59.50%;抗筛阳性常见的抗体有温自身抗体、抗-E抗体、抗-M抗体、抗-cE抗体及抗-Ce抗体,占抗体总数的68.50%;同种抗体中,Rh、MNS及Lewis血型系统占92.40%,其中抗-E抗体最多,占38.60%。产生同种抗体的患者经历的异体免疫史与输血史多于自身抗体的患者(χ2=20.13,P 0.01;χ2=5.40,P 0.05);2种抗体在不同疾病中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1.80,P 0.01),同种抗体多见于血液病、实体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自身抗体多发生于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结论:导致抗筛阳性的主要因素为同种抗体,其中Rh血型系统的抗-E抗体最多见。  相似文献   

20.
袁青  冯宝莹  赵才翰  邹勇 《新医学》2021,52(10):787-790
目的 分析不规则抗体分布特征及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对临床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接受输血治疗的11 150例住院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绘制不规则抗体分布图,并分析与不规则抗体产生相关因素。结果 通过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证实,11 150例临床拟输血患者共检出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1%。在所检出的同种抗体中,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常见,占比为62.5%(其中抗-E 29.2%,抗-Ce 12.5%,抗-cE 12.5%,抗-C 4.2%),其次为MNS血型系统,占比为20.8%(抗-M 12.5%,抗-N 4.2%,抗-Mia 4.2%); Lewis 系统抗体(抗-Lea 2例)占比为8.3%;另发现抗-H抗体1例,抗-E合并抗-Jkb抗体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妊娠史者比例高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P均< 0.05)。在疾病类型分布上,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阳性患者中多见于妇产、血液和肾脏病患者。结论 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主要以RH血型系统和MNS血型系统为主,及时、有效地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对长期输血患者或孕产妇的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