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抑制急性件排斥反应的高效免疫抑制剂为器官移植所必需,较多的中药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课题组在前期实验成功建立全血供大鼠肝移植模型基础上,初步发现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多途径达到.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4/09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供体选用SD大鼠80只,雌雄不限;受体选用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制备SD→Wistar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方法: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于移植后第1天开始按分组设计行腹腔内药物注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大黄素组给予大黄素1.5 mg/(kg·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3 mg/(kg·d),环孢素A+大黄素组给予环孢素A3 mg/(kg·d)+大黄素1.5mg/(kg·d).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第7天各组处死10只大鼠,取肝脏标本,观察移植肝组织急性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Bcl-2蛋白的表达.余受体继续应用药物干预直至死亡,记录其生存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以环孢素A+大黄素组存活时间最长.移植后第7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黄素+环孢素A组大鼠的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程度,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与环孢素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同时又能减轻环孢素A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国外已有少量报道证实中药大黄素具有极强的免疫抑制效应。实验拟进一步验证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2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制备SD→Wistar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n=80),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及环孢素A 大黄素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9g/L生理盐水、1.5mg/(kg·d)大黄素、3mg/(kg·d)环孢素A及3mg/(kg·d)环孢素 1.5mg/(kg·d)大黄素。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7天各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取肝脏标本及血清,观察移植肝组织排斥反应强度、Fractalkine(Fkn)阳性表达情况及大鼠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余受体继续应用药物干预直至死亡,记录其生存时间。结果:各组受体手术成功数量分别为模型对照组17只、大黄素组18只、环孢素A组18只、环孢素A 大黄素组18只。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以环孢素A 大黄素组存活时间最长。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术后第7天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肝组织中Fkn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以环孢素A 大黄素组表现最为显著。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作用,与环孢素A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期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在一些器官移植过程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在角膜移植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却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并与经典抗排斥药环孢素A进行比较.方法:1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羟基喜树碱组、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羟基喜树碱组和环孢素A组分别在术后腹腔注射羟基喜树碱2.0 mg/(kg·d)和环孢素A 10 mg/(kg·d),连续用药12 d.对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项指标作为临床评估标准,记录角膜植片存活时间.结果与结论:羟基喜树碱组、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1±2),(19±2)和(11±2)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羟基喜树碱组比环孢素A组植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实验结果提示羟基喜树碱能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植片存活时间,抑制新生血管,其作用优于环孢素A.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与环孢素A单独与联合应用对同种异体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期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Wistar大鼠(供体)和SD大鼠(受体)各40只,根据Ono改进模型将Wistar大鼠心脏移植到SD大鼠腹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组1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不作处理;1,6-二磷酸果糖组,供体术前5d开始每天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350mg/kg,术后受体同剂量注射至处死或停跳;环孢菌素A组,受体手术当天开始肌肉注射环孢菌素A5.0mg/kg,直至处死或停跳;1,6-二磷酸果糖 环孢菌素A组,按1,6-二磷酸果糖组与环孢菌素A组联合进行给药。术后5d采用TUNEL法测定各组5例移植后心室肌细胞凋亡指数,其余5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结果:纳入Wistar大鼠(供体)和SD大鼠(受体)各40只,40只受体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6-二磷酸果糖组、环孢菌素A组、1,6-二磷酸果糖 环孢菌素A组大鼠移植心脏心室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8.06±0.70,6.63±0.52,3.12±0.45,12.07±1.32,P<0.05),1,6-二磷酸果糖 环孢菌素A组降低尤其明显(P<0.01)。②1,6-二磷酸果糖组、环孢菌素A组、1,6-二磷酸果糖 环孢菌素A组大鼠移植心脏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4±1.1),(11.6±1.1),(18.0±1.0),(6.0±1.0)d,P<0.05],1,6-二磷酸果糖 环孢菌素A组更加显著(P<0.01)。结论: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可以减少移植心肌细胞凋亡,对促进移植心脏复跳、保护心功能、延长移植心脏生存时间均有显著效果,可以作为心脏移植围手术期与环孢素A协同用药。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已有多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建模方式,但在移植时间、移植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原位肾移植术.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在自制橡胶垫片上分别与受体的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移植后每日腹腔内输注1 mL D-hanks液;环孢素A组移植后每日皮下注射环孢素A 15 mg/kg.记录大鼠生存时间并于移植后第3,5,10天测定血肌酐值,移植后第10天,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结果与结论: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成功率为85%.移植后第5,10天环孢素A组血清肌酐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环孢素A组大鼠肾移植后存活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5),移植肾病理可见排斥明显减轻.提示该模型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解决肝移植排斥反应的惟一方法是诱导免疫耐受,而环孢素A对诱导鼠肝移植免疫耐受及T细胞都存在一定影响,可为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目的:探讨环孢素A诱导肝移植后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耐受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动物实验观察,2007-01/2008-04在中山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LEW大鼠66只,BN大鼠78只,CD4、CD25抗体和Foxp3抗体(克隆号PCH101)由美国eBioscience公司生产,环孢素A针剂由北京诺华制药提供.方法:根据用药情况建立6组肝移植模型:同基因对照组:BN大鼠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移植后不用药.急性排斥组:LEW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作为受体,移植后不用药.环孢素A小、中、大剂量组:LEW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作为受体,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1.0,1.5,2.0 mg/(kg·d),疗程均为5 d.环孢素A中剂量延期组:LEW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作为受体,移植后给予环孢素A1.5 mg/(kg·d),疗程7 d.除急性排斥组和环孢素A小剂量组各24只外,其他6只/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移植后生存时间及外周血变化,并检测急性排斥组和组肝、环孢素A小剂量组脾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的含量.结果:同基因对照组存活时间>100 d,而不发生排斥反应.环孢素A小、中、大剂量组存活时间分别为(51.5±2.4),(53.6±3.6).(23.2±2.1)d,环孢素A中剂量延期组和急性排斥组分别为(57.8±7.2),(20.6±3.2)d,除同基因对照组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性意义(F=114.82,P<0.01).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无明显差别及增加(P>0.05).环孢素A小剂量组肝组织中CD4+CD25+Foxp3+Treg的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急性排斥组(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A可以诱导免疫耐受,大剂量环孢素A突然停药会导致加速性排斥.CD4+CD25+Foxp3+Treg能促进移植肝受体的免疫耐受,但其增加只存在于移植的肝内,外周血、脾脏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已有多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建模方式,但在移植时间、移植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原位肾移植术。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在自制橡胶垫片上分别与受体的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移植后每日腹腔内输注1mLD-hanks液;环孢素A组移植后每日皮下注射环孢素A15mg/kg。记录大鼠生存时间并于移植后第3,5,10天测定血肌酐值,移植后第10天,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结果与结论: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成功率为85%。移植后第5,10天环孢素A组血清肌酐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环孢素A组大鼠肾移植后存活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移植肾病理可见排斥明显减轻。提示该模型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苏木醇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丽丽  于波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126-1127
目的 研究苏木醇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异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按组分别以橄榄油、苏木醇提取物、环孢素A、小剂量苏木醇提取物+半量环孢素A灌胃。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移植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移植心ICAM-1、VCAM-1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外周血IL-4、IL-10含量。结果 接受苏木醇提取物及小剂量苏木醇提取物+半量环孢素A灌胃的大鼠,移植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病理损害程度减轻,移植心ICAM-1、VCAM-1的表达减少,外周血IL-4、IL-10的表达降低。结论 苏木醇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脾切除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淋巴细胞凋亡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行Wistar(供体)到SD(受体)大鼠的腹部异住心脏移植.并按实验设计将实验动物分A(对照组)、B(单纯脾切除组)、C(单纯心脏移植组)、D(心脏移植+脾切除组)4组.以光镜、电镜观测心肌的病变特点,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观测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C、D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病理及亚显微结构改变均在术后第5天最重,第7天减轻.且D组的病理改变据Stanford标准明显轻于C组(P<0.05).D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17.63±4.54)d(n=12),较C组存活时间(7.47±2.24)d(n=12)明显延长(P<0.05),提示脾切除可减轻急性排斥反应、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在A组中无明显变化,在B组中术后早期一过性升高.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在C、D组中术后1、3、5、7 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D组第5、7天均明显高于C组(7.62±2.15 vs 4.21±1.72,9.41±3.82 vs 2.36±1.32;均P<0.01),且随着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逐渐减弱.结论:脾切除具有诱导心脏移植大鼠免疫耐受形成及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心脏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急性排斥反应成负相关,提示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可能是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系统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多条途径发挥对器官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显著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目的:实验拟进一步评估氯高铁血红素诱导产生的内源性血红素加氧酶1对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5/08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以27只BN大鼠为供体(54个供肾),54只雄性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双侧供肾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方法: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架行供肾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端端吻合,供肾动脉带腹主脉瓣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膀胱吻合.Lewis受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肾移植模型组术后不予免疫抑制治疗: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供鼠于术前1 d腹腔注射氯高铁血红素50 mg/kg,受体于术后腹腔注射氯高铁血红素50 mg/(kg·d)至处死;环孢素A组术后予环孢素A灌胃5 mg/(kg·d).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分别于肾移植术后第1,5,7天处死6只受鼠,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及其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同时采集血标本测血肌酐含量.结果:①氯高铁血红素可促进大鼠肾脏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水平(尸<0.05).②移植术后肾移植模型组、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的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水平高于环孢素A组(P<0.05~0.01),且随着排斥反应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强;环孢素A组在移植术后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也有所增强,但明显低于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P<0.01),排斥反应相对较轻.③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表现较肾移植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比环孢素A组重.④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组血肌酐水平低于肾移植模型组(P<0.05),高于环孢素A组(P<0.05).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抗捧斥反应、保护移植器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远远不及环孢素A等强力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位气管移植中上皮细胞的变化过程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在上皮增殖同时伴随有不可逆的细胞死亡,并且气道上皮再生与死亡发生在移植气道闭塞之前。目的:观察异位鼠气管移植过程中气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将异体BALB/c小鼠气管植入BALB/c小鼠颈背部皮下,移植后不注射环孢素A。将BALB/c小鼠气管植入C57BL/6小鼠颈背部皮下,一组不注射环孢素A,另一组全程腹腔注射环孢素A。移植后第3,7,14,21,30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气道上皮的完整性、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测定移植气管中BrdU标记指数及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受体BALB/c小鼠移植后第3天气道上皮细胞轻度损伤丢失,第7~21天,气道上皮逐渐恢复正常,第30天,气道上皮接近正常上皮;BrdU标记指数变化范围为3%~5%;TUNEL阳性细胞数基本无变化。受体C57BL/6小鼠移植后第3天,气道上皮轻度损伤,第7~21天,气管上皮脱落、坏死,开始出现纤维增殖并逐渐加重,第30天时,上皮细胞完全消失,管腔被纤维组织填塞,接近闭塞;移植后第14天,BrdU标记指数达到最高,未注射环孢素A组高于注射环孢素A组(P=0.000),移植后第21,30天,标记指数明显降低;移植后第21天,未注射环孢素A组TUNEL阳性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注射环孢素A组于移植后第14天达最大值。说明异位气管移植上皮增殖同时伴随有不可逆的细胞凋亡,环孢素A可以减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程度,但并不能阻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模型。方法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术后给予环孢霉素A(CSA)10mg·kg-1·d-1皮下注射。术后第6天将动物随机分为继续CSA治疗(A组)和生理盐水10mg·kg-1·d-1皮下注射(B组)。在术后第13天将动物进一步随机给予0.2ml,1×109cfu/ml铜绿假单胞菌气管内接种(C组)或0.2ml生理盐水气管内接种(D组)。观察各组生存率,并于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切取移植心脏和肺脏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全部存活;A组动物未见明显排斥反应;B组动物移植心脏发生ISHLT3R级(重度)排斥反应;C组动物发生中-重度肺部炎症反应;D组动物肺部病理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通过急性排斥和细菌气管内接种这两种干预因素处理,成功建立了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3.
苏木水提物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苏木水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雄性SD大鼠,供体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苏木大、中小剂量组,环孢A(CsA)组,苏木加半量CsA组。术前2d给药,术后第3、5天抽血检测IL-2,观察术后移植心脏的存活天数及心脏跳动情况。结果 苏木大剂量及苏木加半量CsA组供心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心肌病理学损害较轻,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苏木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明显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天数,减少CsA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王林毛  吴凯  高文  陈昶  鲍方  郑卉 《中国临床康复》2011,(18):3288-3292
背景:异位气管移植中上皮细胞的变化过程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在上皮增殖同时伴随有不可逆的细胞死亡,并且气道上皮再生与死亡发生在移植气道闭塞之前。目的:观察异位鼠气管移植过程中气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将异体BALB/c小鼠气管植入BALB/c小鼠颈背部皮下,移植后不注射环孢素A。将BALB/c小鼠气管植入C57BL/6小鼠颈背部皮下,一组不注射环孢素A,另一组全程腹腔注射环孢素A。移植后第3,7,14,21,30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气道上皮的完整性、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测定移植气管中BrdU标记指数及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受体BALB/c小鼠移植后第3天气道上皮细胞轻度损伤丢失,第7~21天,气道上皮逐渐恢复正常,第30天,气道上皮接近正常上皮;BrdU标记指数变化范围为3%~5%;TUNEL阳性细胞数基本无变化。受体C57BL/6小鼠移植后第3天,气道上皮轻度损伤,第7~21天,气管上皮脱落、坏死,开始出现纤维增殖并逐渐加重,第30天时,上皮细胞完全消失,管腔被纤维组织填塞,接近闭塞;移植后第14天,BrdU标记指数达到最高,未注射环孢素A组高于注射环孢素A组(P=0.000),移植后第21,30天,标记指数明显降低;移植后第21天,未注射环孢素A组TUNEL阳性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注射环孢素A组于移植后第14天达最大值。说明异位气管移植上皮增殖同时伴随有不可逆的细胞凋亡,环孢素A可以减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程度,但并不能阻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机体免疫状态以免发生排斥反应,但免疫抑制治疗使受者的感染发生率增高,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在啮齿类动物,已能诱导出长期免疫耐受,其中供者骨髓细胞输注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供者骨髓细胞输注对同种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材料:实验于2002-03/2004-12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SPF级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40只和雄性BN大鼠60只,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方法:①制作Lewis→BN大鼠的异位(腹部)心脏移植模型(n=40),将40组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不进行特别处理;环孢素A组术后连续7 d给予环孢素A:联合处理组分别于术中及术后第6天输注供者骨髓细胞,术后连续7 d给予环孢素A;供者骨髓细胞组分别于术中及术后第6天输注供者骨髓细胞.另以BN大鼠间的异位(腹部)心脏移植作为BN对照组(n=10).②观察各组受体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检测术后第6天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以及移植心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后第6,12,18天时受体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供体来源细胞、CD3 CD25 细胞、CD4 CD25 细胞的百分比以及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水平、CD4 CD45RC /CD4 CD45RC-比率等.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受体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水平、排斥反应分级、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供者来源细胞、CD3 CD25 细胞、CD4 CD25 细胞的百分比及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CD4 CD45RC /CD4 CD45RC-比率等.结果:Lewis大鼠40只及雄性BN大鼠6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联合处理组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和供者骨髓细胞组(P<0.05).②联合处理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供者骨髓细胞组(P<0.05).③联合处理组大鼠排斥反应程度轻于其他3个移植组.④联合处理组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上CD86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术后6.12d联合处理组的CD4 CD45RC /C134 CD45RC比率及D3 cD25 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和供者骨髓细胞组:接受供者骨髓细胞输注大鼠外周血中供者来源的有核细胞多于未输注大鼠.结论:短疗程环孢素A治疗联合供者骨髓细胞输注能减轻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EN联合5-Fu对大鼠Walker-256癌肉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空肠造瘘,皮下接种Walker-256癌肉瘤,36只接种成功之大鼠随机分为A组(平衡氨基酸+NS组)、B组(平衡氨基酸 + 5-Fu组)、C组(富含亮氨酸及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 + 5-Fu组)。测定各组治疗后肿瘤重量、抑瘤率、PCNA指数、凋亡指数、肿瘤细胞周期及大鼠生存时间。结果: A、B、C组G0/G1期比例依次增高(P<0.01);凋亡指数依次增高(P<0.05或P<0.01);生存时间依次延长(P<0.05或P<0.01);S期比例依次下降(P<0.01);PCNA指数依次下降(P<0.01);瘤重依次下降(P<0.01)。结论:富含亮氨酸及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EN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能增强5-Fu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7.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 are a promising source of autologous stem cells that are used for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infracted heart.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their transplantation is under debate. One of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marginal improvement in ADSCs transplantation is the significant cell death rate of implanted cells after being grafted into injured heart. Therefore, overcoming the poor survival rate of implanted cells may improve stem cell therapy. Due to limited improvement concerning direct stem cell therapy, gene-transfer methods are used to enhance cellular cardiomyoplasty efficacy. Heme oxygenase-1 (HO-1) can provide various types of cells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oxidative injury and apoptosis. However, exact effects of autologous ADSCs combined with HO-1 on cardiac performance remains unknown. In this study, rabbits were treated with ADSCs transduced with HO-1 (HO-1-ADSCs), treated with non-transduced ADSCs, or injected with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14 days after experimen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induced, when autologous ADSCs we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Four weeks after injection,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for cardiac functions and left ventricular dimensions in HO-1-ADSCs-treated animals. Structural consequences of transplant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detailed histological analysis, which showed differentiation of HO-1-ADSCs to cardiomyocyte-like tissues and lumen-like structure organizations. Apart from improvement in angiogenesis and scar areas, more connexin 43-positive gap junction and greater tyrosine hydroxylase-positive 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s sprouting were observed in the HO-1-ADSCs-treated group compared with ADSCs group.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ADSCs combined with HO-1 transduction is a feasible and efficacious method for improving infarcted myocardium.  相似文献   

18.
3种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常用的3种免疫抑制方案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对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A组)、骁悉(MMF)+CsA+Pred(B组)、普乐可复(FK506)+MMF+Pred(C组)治疗的1 196例肾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肾移植术后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或C组的肝功能损害(肝损)、肾毒性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但感染的发生率3组均高达21.0%以上。结论 肾移植术后应加强感染的预防,使用A组免疫方案的患者比B、C组更应注意肝损伤、高血压的监护。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研究显示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下,同种脾脏细胞移植可诱导免疫耐受,使移植物长期存活.另有研究还显示异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延长移植肝存活时间.目的:观察输注与受体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脾组织移植对诱导大鼠肝移植后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将受体Lewis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急性排斥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环孢素A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后灌胃给予环孢素A;干细胞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同期输注异体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脾组织移植组在干细胞移植组的基础上同期移植DA大鼠脾组织.观察各组生存期,肝功能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嵌合体的形成情况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其他各组相比,脾组织移植组大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索、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Y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明显升高(P<0.05),30 d后受体脾脏中供体阳性细胞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显示,环孢素A组和于细胞组移植肝仅呈急性轻度排斥反应,急性排斥组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脾组织移植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说明大鼠肝脏、脾组织移植后输注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町减轻移植肝的排斥作用,甚至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