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玉兰  李征 《放射学实践》2004,19(4):269-269
大咯血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当一次咯血量超过3 0 0ml或日咯血量超过60 0ml[1] ,严重危及生命时,对其采用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0 %~80 %。窒息是主要死亡原因,其次是休克。咯血常见的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尘肺等。我科1999年10月~2 0 0 3年3月对3 0例大咯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急性大咯血是危及生命的大量咯血,24 h咯血>500 mL或1次咯血>300 mL称为大咯血,发生率为7%~32%[1].病人常失血性休克或窒息死亡,内科药物治疗难以见效,外科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经导管精确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具有微创、高效的优点,止血有效达76.7%~96.0%[2].本院自2005-03-2010-09为37例大咯血患者经导管精确栓塞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89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共96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6年的追踪观察,对咯血有无复发、复发的时间、复发的原因、相应的治疗及效果进行了统计,采用生存分析的寿命表法对咯血控制率进行分析.结果 94例(97.9%)成功施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即刻停止咯血.术后30 d、90 d、1年及2年的咯血控制率分别为93.6%(88/94)、86.2%(81/94)、81.9(77/94)及78.7%(74/94).术后30 d内咯血复发9例,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漏栓和血管再通.30 d后咯血复发5例,90 d后复发2例,复发的主要原因与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循环形成、肺内病灶进展以及继发感染有关.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疗效确切.防止漏栓、加主干双重栓塞、注重治疗病因、预防感染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明胶海绵栓塞支气管动脉对大咯血病人的疗效。方法利用明胶海绵栓塞52例大咯血或顽固性咯血病人的支气管动脉,其中45例栓塞单支支气管动脉,3例栓塞同侧两支支气管动脉,4例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52例病人,其中肺结核38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癌4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出血1例。结果经3个月~9年的随访,47例栓塞后咯血完全控制,4例仍有间断性痰中带血,但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间隔时间延长。1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栓塞后出血停止,但48h后发生急性大咯血窒息死亡。结论明胶海绵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大咯血和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632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分阶段疗效追踪,全部病例随访12~14个月,复发病例通过再次手术,确定咯血的复发原因.结果:632例中有114例咯血复发,复发的原因主要有病变血管漏栓(3例)、肺循环供血(2例)、病变血管再通(32例)、侧支循环形成(55例)和原发病进展(54例).采用合理的栓塞技术和栓塞物质组合联合栓塞,寻找所有可能对病变区域供血的血管(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食管固有动脉、膈动脉等)并予以栓塞,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咯血复发的主要措施.结论:充分认识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原因对降低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SBAE)治疗急性大咯血的疗效。方法34例急性大咯血病人,实行SBAE治疗。结果追踪观摩8~16个月,除2例再发大咯血外,未见严重并发症和胸、肋间、咽喉痛及吞咽困难等明显副反应。结论SBAE是目前较好的急性大咯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术治疗咯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即时止血有效率达76.7%~96.0%~([3,4]),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在BAE术后不同时期出现咯血复发,复发率可达16%~27%~([5]).为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笔者对BAE术治疗的65例咯血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采用介入栓塞术,行患侧支气管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22例1次栓塞成功,即刻止血;咯血明显减少5例,1例再次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清晰的显示供血动脉、规范的导管操作、合理的栓塞剂选择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肺原发疾病的进展、侧枝血管的建立、开放是栓塞后复发出血的主要因素;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及侧支是介入治疗肺咯血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大咯血是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指24 h咯血量在200~300 ml以上[1],内科保守治疗疗效不理想,病死率高达50% ~85%[2],而采用手术治疗,不但创伤大,费用高,还存在有部分病例一般情况差、病变范围广等不适合行手术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分析本院2004-06-2009-06 共52例大咯血患者DSA 表现特点,评价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Embosphere微球动脉内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3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27例,肺结核6例,肺癌3例,不明原因支气管病变2例),行Embosphere微球动脉内栓塞治疗,后用明胶海绵或微弹簧圈栓塞病变动脉近端,观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1次栓塞成功,经栓塞后即刻出血停止30例(79%),咯血量明显减少,经1~3 d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停止8例(21%),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40个月,3例复发少量咯血。结论 Embosphere微球动脉内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为无手术指征、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BAI)及化疗栓塞术(BACE)是治疗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支气管动脉介入手术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现就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种材料复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咯血复发的原因.方法 搜集经内科治疗无效的97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种栓塞材料,对支气管动脉进行逐级、多方位复合栓塞,术后随访患者2个月~2年,观察栓塞治疗的效果、复发咯血的时间及原因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9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94例术后咯血即止.随访至2个月时,共10例咯血复发,其中8例属于责任血管漏栓,2例为结核病灶进展致再发咯血.在2个月后的随访中,共8例咯血复发,原因均为原基础病灶进展(6例结核,2例肺癌).所有患者中未见有因栓塞血管再通而复发咯血者.17例复发者中16例给予2次栓塞治疗后未再发咯血,1例肺结核患者复发2次,行第3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 多材料复合栓塞可减少栓塞血管的再通率,其栓塞彻底、止血效果显著、疗效确切.责任血管漏栓及术后原发病灶进展是其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症大咯血的近远期疗效及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方法:对57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57例中,支气管扩张症20例,肺结核31例,肺癌6例。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即刻止血48例(84.2%),术后咯血完全停止;7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2—5天后咯血停止;2例咯血减少不明显,经二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2例肺结核患者及1例肺癌患者术后因病情进展,分别于6个月、9个月后再次咯血,经再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症大咯血创伤小,止血迅速安全,近远期疗效确切,有效控制原发病可降低咯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绝大多数咯血患者出血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少部分来源于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侧支.支气管动脉和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栓塞(以下统称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治疗大咯血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咯血仍不能控制者应考虑肺动脉源性咯血的可能,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5%~10%,最常见的原因为肺动脉假性动脉瘤[1].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大咯血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36例大咯血或长期反复咯血的病人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 36例病人中 ,单侧 31例 ,双侧 5例。肺癌 1 7例 ,支气管扩张 8例 ,肺结核 1 1例。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确定出血血管后 ,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直到支气管动脉闭塞为止。结果 即刻止血 31例 ,出血完全控制。 5例咯血明显减少 ,内科治疗后咯血完全停止。随访 3月~ 5年 ,再出血 2例。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 ,效果确切 ,止血迅速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对9例上述大咯血病人行BAE治疗,均起到立即止血的效果,且无并发症产生。观察3月至1年无复发。本文就其方法、临床价值及避免并发症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斌  于红  刘士远   《放射学实践》2012,27(2):215-217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以下简称支扩)是一种支气管树进行性破坏所致的局部或广泛的不可逆转的扩张性疾病[1].根据病变支气管的形态改变,临床上常分为柱状、囊状、静脉曲张型、混合型扩张四种类型[2-3].支扩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咯血,其病程的不可逆进展及反复发作致使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有一定难度和局限性.当并发相关血管疾病如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时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多将24 h咯血量600ml以上定义为大咯血,死亡率高达32%[4].支扩在我国是咯血的最常见病因[5],因此临床对支扩及其所致咯血的病程进展、预防再咯血及疗效评定较为重视.  相似文献   

18.
咯血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咯血的治疗现状刘运河,任俊兴,李锦霞洛阳202厂医院471003咯血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中约10%~15%是威胁生命的大咯血”’,死亡率很高。咯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部化脓性疾病等,多数大咯血是由于病变累及支气管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对34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7~81岁,平均56岁,出血原因包括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不明原因等。术后观察患者咯血情况是否消失。结果所有34例患者中,31例咯血停止,3例再次出现咯血,有效率91.2%(31/34),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低热、肋间疼痛等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即刻和长期疗效,并探索影响咯血栓塞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患者的血管造影及病史。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结果咯血的病因包括结核(20%)、支气管扩张(16%)、特发性(16%)、曲霉菌感染(12%)、NSCLC(12%)、肺炎(12%)和其它原因(12%)。25例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造影均明确了咯血责任动脉,共计栓塞63支支气管和肺外体循环动脉。经栓塞治疗后25例患者出血均即刻停止。18例(72%)患者的咯血获得了长期有效控制,7例(28%)患者在6个月内再发咯血。曲霉菌感染患者的预后结果最不理想,所有3例均再发咯血,其中1例死于大咯血。曲霉菌感染与咯血再发风险呈正相关联(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短暂胸痛、低热等栓塞后综合征,无脊髓损伤。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对大咯血患者是有效、安全、可行的诊断、控制措施,但在曲霉菌病例中存在较高的咯血再发率和死亡率,必要时需再次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