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腮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嘉祥县2011年流腮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嘉祥县共报告流腮病例358例,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全年均有发病,3~6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数的79.1%(283/358),以在校学生发病为主,占72.3%(259/358)。结论:要预防和控制流腮,应继续做好流腮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消除免疫空白点,加强宣传健康,使儿童家长认识到计划免疫是预防一些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辖区4年报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起,发生病例338例,死亡5例;传染病疫情29起,占93.55%,食物中毒与其他中毒2起,占6.45%。2009年事件发生总数高于2007、2008和2010年。辖区内大中专院校、小学及托幼机构发病人数达259例,占发病总数的76.63%。传染病疫情暴发占我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构成比,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学校。结论学校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卫生工作是目前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6-2010年龙岩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如  闫建平  肖旭英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65-1065,1067
目的了解2006-2010年龙岩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6-2010年龙岩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为流腮发病高峰季节;2006-2010年龙岩市共报告流腮2 949例,年均报告报告发病率为21.01/10万;3~20岁人群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3.01%;2006-2010年龙岩市报告的流腮事件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流腮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3~20岁为主,幼儿园、中、小学校是流腮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腮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永红 《医学动物防制》2011,(7):645-645,647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青海省预防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青海省2009年共报告流腮1078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9.45/10万,发病率居丙类传染病第3位。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较集中的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以冬春夏季节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67.90%;发病年龄以6~19岁学生为主,占当年报告病例数的67.25%;2009年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40∶1.00。结论学生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防治重点应放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池益强  马姗姗  谢群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57-1358
目的了解厦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厦门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2006~2010年共报告流腮病例3 0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05/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12月到次年1月和5~7月有两个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2~15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1.44%。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结论 2008年起将腮腺炎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只能逐渐产生效果,不能快速建立起免疫屏障,短期内的发病不能很快下降。尽快出台流腮监测方案,以便积累更加丰富的发病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流腮防治措施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2005~2008年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伟毅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11-1211,1223
目的了解福建省风疹的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福建省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分析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2008年福建累计报告风疹病例57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5/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宁德、龙岩、三明、南平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病例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年龄集中在0~19岁,共5262例,占病例总数的91.45%;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共5182例,占病例总数的90.06%。结论防制风疹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卫生宣教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瑞安市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瑞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调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瑞安市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调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瑞安市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起,合计波及人数26658人,发病或中毒人数1417人,死亡4人,病死率为0.28%。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84.85%,占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84.90%。幼托机构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6.67%和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90.47%,以外来民工子女集中的乡村小学为主,高发月份为夏、冬季,以水痘暴发最为常见;而较大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为甲类传染病暴发和化学毒物中毒所致,好发为夏秋季。结论瑞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发生在民工子女集中的乡村小学,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应高度关注甲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和职业中毒等,避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5-2014年江阴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提供的流腮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 418例,年均发病率9.48/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集中在2~15岁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01);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目前流腮已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做好麻腮风疫苗的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切实加强流腮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2004—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攀枝花市2004—201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攀枝花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6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6.47/10万;发病高峰分别在1月、3—7月和12月,占全部病例数的71.02%;男女性别比例为1.46:1;发病以3~19岁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8.92%;学生发病最多,且发生2起暴发疫情,占总病例数的64.4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3—19岁为主,幼儿园、中小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4—2019年河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控流腮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19年河北省流腮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9年河北省流腮平均发病率为17.65/10万,已有的两个发病高峰相隔4年。季节分布显示为双峰波动,分别为3—7月和11月—来年1月。发病率高流行地区为承德和廊坊,而病例主要分布在保定、石家庄、邯郸、沧州和唐山5个市。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小于15岁儿童病例数平均占病例总数的82.42%,其中4~9岁病例更为集中,占小于15岁儿童病例总数的59.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小学,占事件总数的73.08%,而农村小学又是主要发生地,占小学的50.00%。结论在当前免疫策略下,河北省流腮疫情的总体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疫情控制效果不明显,建议开展流腮专病监测,在4~6岁提供第2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MR)接种,即学龄前完成。  相似文献   

11.
1997~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广州市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广州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9.4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48/10万,2004~2005年发病具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05年发病数最高,发病率为105.53/10万。该病的发病特点为: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六、七月份,分别占全部发病总数的13.41%和13.51%。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50.74%)、幼托(23.26%)和散居儿童(13.09%),以10~14岁年龄组的发病数最高。男女性别比例为1.7: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1615.74、p=0.000)。结论近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在控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开展腮腺炎防控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腮腺炎发病,促进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对腮腺炎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基因定型和基因序列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49/10万,各年发病率在4.69/10万~43.17/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2013年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9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均有腮腺炎病例报告,发病无明显地域性特征;每年发病季节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第一个发病高峰为4—7月,第二个小高峰在11月到次年1月;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74∶1,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72.71%),年龄主要分布在5~14岁,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和中学,发生地为农村中小学30.43%(21/69)低于城镇中小学及中等教育学校69.57%(48/69)。病原学监测发现,福建省存在F和G两种不同基因型腮腺炎病毒流行传播。结论 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仍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F和G两种不同基因型在福建省存在传播链,需加强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194例,年发病率介于17.63/10万一239.81/10万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2012年发病率大幅上升,出现暴发疫情。腮腺炎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15岁以下儿童1062例,占88.940/0,发病时间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为4~7月和11月.次年1月。辖区4个街道的年平均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山街道、盐田街道、沙头角街道、梅沙街道,不同街道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X2=-1848,P〈0.001)。5年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事件3起,其中2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幼儿园。回顾性调查显示,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结论盐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应加强病例监测与管理,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39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38/10万,其中200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病率最低,分别为85.41/10万和45.04/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5-7月,人群主要分布为学生(45%)、幼托儿童(23%)和散居儿童(18%),以5~9岁年龄组的发病数最高(9888例)。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腮腺炎暴发疫情共20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广州市腮腺炎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和学生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柱县2004~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柱县2004~2007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天柱县2004~2007年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15.5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7、12月份,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9.00%和14.87%。病例主要以学生(69.42%)和散居儿童(20.25%)为主,5~14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7.60%。结论为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对重点人群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疫情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及预防控制情况。方法对某市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某市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4.19/10万和16.80/10万。其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以春术夏初为多.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托幼儿童,以3—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结论应重视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洪泽县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洪泽县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38/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14岁,占全部病例的85.69%,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0.11%;3—5月和12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8年来,小学、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共计13起,发病225例,占总病例数的39.75%。结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与管理、提高15岁以下人群腮腺炎疫苗接种率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绵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165例,年均发病率32.82/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主高峰在4~7月,占全部发病总数的55.09%;男女性别比为1.60:1;5~9岁组为发病高年龄组人群,占全部发病总数的49.97%;职业分布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结论学生和托幼儿童是流腮发病的重点人群,应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流腮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及流腮疫苗预防接种,切实保护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04-2006年宁夏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宁夏腮腺炎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年的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6年宁夏累计报告腮腺炎11180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10.19%,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2.91/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月份呈现发病高峰(占14.13%),以学生(73.02%)、散居儿童(13.06%)和幼托儿童(8.88%)为主,5—14岁占79.64%;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5市报告发病率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37,P〈0.0001)。结论推广腮腺炎疫苗接种,降低儿童发病、减少暴发应作为宁夏腮腺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兴国县近6年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2年兴国县报告的516例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16例腮腺炎病例分布于2007~2012年,年平均发病率12.97/10万,居当地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季节性明显,4~6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占52.52%,5~9岁病例占44.19%,男女性别比为2.11∶1;516例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32.75%。结论兴国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仍较高,应加强疾病监测,规范传染病管理,实施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提高重点人群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促进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