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酒后清醒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酒后清醒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4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呋塞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74.1±28.7)和(282.4±52.6)min,而治疗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4.3±19.0)和(144.7±36.4)min;并且在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52.6±41.1)和(389.3±124.1)min,而治疗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98.4±31.7)和(198.1±46.5)min。治疗组的显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纳洛酮对急性乙醇中毒,甚至重度急性乙醇中毒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王晓艳 《北方药学》2018,(1):129-13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性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急性酒精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在症状、体征减轻及消失时间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性中毒,可有效改善中毒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利尿及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治疗,醒脑静每日总量不超过100 mL,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纳洛酮每日总量不得超过4 m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记录平均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4例(6.67%),1例恶心,3例心律失常;对照组不良反应2例(3.33%),2例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可在更短的时间里改善患者循环、呼吸系统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和葛根素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2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3例,3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和明确诊断后进行常规治疗,纳洛酮组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组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和醒脑静,纳洛酮联合葛根素组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和葛根素,测定各组显效时间和痊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组的显效时间和痊愈时间较纳洛酮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联合葛根素组的显效时间和痊愈时间较纳洛酮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组和纳洛酮联合葛根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或葛根素的疗效优于单用纳洛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和对照组(n=5),两组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酒后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痊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_2014年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20ml 稀释盐酸纳洛酮0.4mg 静脉注射,继以0.8~1.2mg 纳洛酮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 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醒脑静20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 溶液中静脉滴注,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起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在佐匹克隆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佐匹克隆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常规给予洗胃、补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其中纳洛酮组(18例)加用纳洛酮治疗;醒脑静组(18例)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17例)同时加用醒脑静、纳洛酮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频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轻中重度患者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137±37)min,(366±64)min,(526±109)min,纳洛酮组分别为(139±42)min,(395±95)min,(652±126)min,醒脑静组分别为(144±55)min,(381±78)min,(708±144)min,联合治疗组中度及重度患者神志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纳洛酮治疗组、醒脑静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就诊时与清醒后的呼吸、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佐匹克隆中毒起效快、疗效确定,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根据救治方式的不同将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醒脑静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意识时间、药物起效时间、中毒症状改善时间、痊愈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较醒脑静单独用药疗效显著,见效快,明显缩短中毒症状持续时间,同时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并静脉注射纳洛酮;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醒脑静。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可以取得良好的催醒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纳洛酮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100%。联合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为(3.18±0.75)h,短于对照组的(4.09±1.28)h;症状消失时间为(9.68±2.88)h,短于对照组(14.18±3.6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用纳洛酮比较,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神志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治疗,直到患者完全清醒。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抢救急性中毒性昏迷的疗效。方法急性中毒性昏迷患者146例(急性酒精中毒60例、安眠药中毒48例、海洛因中毒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或醒脑静单一用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酒精、安眠药、海洛因中毒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中毒性昏迷,可缩短呼吸抑制及清醒时间,改善预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患,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醒脑静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8%)显著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清醒时间及症状消除时间分别为(2.2±0.3)h、(11.2±2.9)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1.0)h、(16.9±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较单一使用醒脑静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尽早恢复患者的意识,缓解并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曹健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17-318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3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35例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意识转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急性酒精中毒能够缩短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观察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酒后平均意识恢复正常时间和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各期催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抑酸护胃,护肝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作为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