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合称"一祖三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又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在政务、生活之余,对养生也颇有研究,他曾写过一篇《食时五观》的文章,提出了独特而深邃的"饮食养生"观点,就饮食而跳出饮食来谈养生,这是一种新的养生观,对后世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鸣钟  张苓 《河南中医》2006,26(4):74-75
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原籍襄阳,后定居润州,约生于公元1050~1107年。米氏性情狂放,笔工俊迈,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赏。官至书画院博士、礼部员外郎,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在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载有米氏伤寒病案一则,其方药疗效甚  相似文献   

3.
四川眉山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苏氏一门父子兄弟两代文豪,尤其苏轼与苏辙兄弟两人不仅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和成就,在政绩上为民造福有建树,而且在医药养生方面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后人认真发掘和研究。父亲苏洵曾要求苏轼在读书方面作弟弟苏辙的表率,孰料在学道练气功方面,苏辙成了兄长的老师。虽说苏轼幼年时代天天去眉州的天庆观北极院上学,三年启蒙教育的老师———道士张易简曾给苏轼以崇尚道教的熏陶和深刻影响,为他后来练习气功创造了条件,但是他在气功上总是亏逊弟弟一筹。因为苏辙幼年时害肺病,经父亲安排,由道士传授气功。他…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养生哲学重在养心,并力求身体的"和"与"安"。在他晚年贬官岭南之后,从事了许多养生的实践活动,这些养生之法主要来自道教养生理论。在实践中,苏轼讲究既练内丹又服外丹,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养生哲学重在养心,并力求身体的“和”与“安”。在他晚年贬官岭南之后,从事了许多养生的实践活动,这些养生之法主要来自道教养生理论。在实践中,苏轼讲究既练内丹又服外丹,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6.
王家喻 《养生月刊》2008,29(2):115-117
苏轼与芡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虽官场失意,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然而他到老年仍面色红润,身体健壮,精神矍烁,才思敏捷,这与他钻研中医中药,讲究养生之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北宋时期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到惠州,途经东莞,就住在资福寺。素以饕餮自居的苏轼,品尝远近闻名的靖康蚝。蚝的美味令他难忘。后来苏轼被  相似文献   

8.
苏轼坐禅习道问医用于养生保健,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故他常能以怡然的心态,游于方物之外,来为人处世。这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这首《水调歌头》已把人生概括及良好祝愿倾之于笔端,成为千古绝唱。苏轼未遭贬之前所作《超然台记》提出了要使人达到“无所往而不乐”的境界,就应“游于物之外”。这种观物态度与待物方法,已超然于物外,消除了世俗偏执、狭隘观,可从中领略到万物可观可乐的一面,摆脱由物欲引起的苦恼。他说:“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  相似文献   

9.
《养介绍苏轼的《养生诀》○丁文生诀》是苏轼写信向张安道推荐的养生功法。对这个功法,他推崇备至,说明是经他体验,真实有效才推荐的。他先介绍自己学练养生功法的经验。一是有意练功,“近来,颇留意养生。”二是勤读功法书籍。三是多拜老师。“延纳方士多矣。”四是...  相似文献   

10.
正苏轼(公元1037—1101),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一生遭遇到过众多的磨难,却始终保持着豁达、开朗的性情。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条件怎样艰苦,他都能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顺应事态的发展。他的养生之道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的天府之国,有一个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诗书世家,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世人合称为“三苏”。其中的苏轼、苏辙兄弟俩不仅诗词造诣极深,还缘于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分别与中医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轼以其清新豪迈、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享誉我国诗坛。他在从政、作诗、为文之余,对医药产生浓厚的兴趣,常常钻研医学书籍,并不时著文阐述自己的医药观点。后人  相似文献   

12.
苏轼与中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46岁以后自号东坡,宋仁宗时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学家和政论家。苏轼毕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且在医药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被贬黄州和谪居海南时,写下了大量医药笔记,以后经程永培整理,与大科学家沈括写的医药随笔合编成《苏沈良方》一书,刊行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 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 ——宋·陆游《自诒》(二首之一·节选) 人物:陆游(1125年~ 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作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是现留诗作最多的古代诗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游山西村》、《书愤》等.  相似文献   

14.
老许 《东方养生》2012,(10):30-35
苏轼棋艺不精,因此不常下棋,但他喜欢观棋,可以竟日不厌。他对输赢毫不在意,《观棋》诗,"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悠哉游哉,聊复尔耳"。苏轼旷放达观,泰然处之。兼之出入释老,深谙《易》学及庄理佛谛,常能用浅近平常的语言总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实际上已经近乎道了。  相似文献   

15.
秦观有诗说:“人生异趣各有求。”对于苏轼来说,他的异趣不是富贵,不是功名,而是读书和创作,在文学艺术的瀚海中遨游,是其平生之快事。苏轼自己说:“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息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这样的态度,使苏轼可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充满诗意的品评,即使是挫折和痛苦着。这给人一种启示,如果你善于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生活,就能从一切所遇中得到快乐,收获快乐,正如苏轼,可以在挫折中得到优美的诗篇。可以说,读书是苏轼终生不变的生活习惯,也是苏轼战胜苦难的精神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名人戒酒录     
酒之一物,易贪杯成瘾,名人亦不能免俗,然饮酒伤身,戒者亦不在少,留下几多佳话。苏轼写诗戒酒高吟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每日喝点小酒,酒性热甚,很不适合他的体质。在贬黄州时,爆发性两  相似文献   

17.
竹溪 《气功》2010,(12):1122-1123
在我国的宋代,有著名的父子三人文学家.即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及其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写诗作文,著述丰硕,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其中尤以苏轼(苏东坡)的名气最大,他文笔畅达,诗风清新,用词豪放,书法风趣,画有诗意,文学修养高深,艺术自创新意。相传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在新婚之夜,故意用诗歌楹句考考郎君,后因苏轼暗中帮助,郎君才得以对答完卷,  相似文献   

18.
余塔山 《气功》2009,(6):565-565
北宋大文豪苏轼对养生学很有研究,著《养生论》、《问养生》等。他认为养生有三戒:  相似文献   

19.
北宋文学家兼书法家黄庭坚,在朝中任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也曾在外做过两州知事,屡遭贬谪。他曾写过一篇《食时五观》的短文,表达了自己对饮食生活所取的态度。他认为士君子都应本着这“五观”精神行事,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宋文学家兼书法家黄庭坚,在朝中任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也曾在外做过两州知事,屡遭贬谪。他曾写过一篇《食时五观》的短文,表达了自己对饮食生活所取的态度,他认为士君子都应本着这“五观”精神行事,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