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于入院48h后发生的肺炎。HAP占院内感染发病率的10%-20%,死亡率也为获得性感染的首位,探讨和解决HAP已成为国际性的急需课题。我院内科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住院患者共发生HAP6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简称院内肺炎,是我国最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全世界住院患者院内肺炎的总体发病率为O.5%。5%。尽管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死亡率仍高达20%一50%。因耐药菌株的增多,治疗非常棘手。现将我院82例院内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咏絮  林其昌  黄志华  陈公平  林晓 《医学综述》2009,15(17):2625-2627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或称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发生的肺炎,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于出院48h内发生的肺炎。HAP是我国第1位的院内感染,占各部位院内感染构成比的30%左右,发病率为2.33%。据上海市18家综合性医院横断面调查,HAP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31d,每例增加直接医疗费用1.8万元以上。HAP病死率为20%~50%,重症HAP病死率高达70%。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HAP是合理使用与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安全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医院内获得肺炎(HAP)是入院后≥48h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易见于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或危重病患者。重症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昏迷,易发生院内感染,特别是HAP,使病情恶化。本文收集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院内感染34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07—2011-07住院的58例HAP的发生特点、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HAP的发生以重症病人多见,与高龄、基础疾病多、菌群失调、侵入性操作、手和空气的污染等有关。结论对HAP危险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64例脑血管意外者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意外住院者医院内感染率非常高,占本院同期该病种的60.38%,本组死亡19例,其余均治愈,治愈率70.3%。结论:脑血管意外并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住院后我们应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发现院内感染征象,并积极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某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抗菌药使用率。方法:选取2019—2021年江苏省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科2 560例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院内感染情况,各年度或不同类别的院内感染发病率、抗菌药使用率。结果:各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各年度抗菌药使用率、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联、二联、三联抗菌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男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女病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20年及2021年,男、女病区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要求,抗菌药使用率高于国家控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20182例住院病人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张昕,丁玉香,吕承忠(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关键词院内感染,监测分析,管理对策我院1993年1月~1994年12月出院病人20182例病人,对其进行了院内感染发病率的监测与现状分析。1资料和方法采用回顾性调...  相似文献   

10.
许鹏  张玉海  柴治国  王玉英 《医学争鸣》2009,30(11):1048-1050
目的:探讨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种常见慢性病出院患者病历资料为依据,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01-01/2007-12-31出院患者258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586例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8.1%.院内感染率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院内感染发生率也增高;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与住院天数有关(P〈0.01),随着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42.3%和22.1%.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综合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和切实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当前小儿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毒病原学的状况。方法收集251例HAP的患儿资料,对其中做痰液病毒分离,获得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51例HAP患儿中141例做了痰液病毒检测,其中阳性67例,病毒检出率为47.52%(67/141),其中以RSV肺炎最为多见。67例病毒性HAP均以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不发热或低热,少部分可以表现为高热,血常规、CRP基本正常。67例中22例有明确的诱因,其中以使用激素最为多见。67例患儿均治疗有效。结论251例住院患儿中HAP病毒检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原学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期间患HAP的病例资料共251例,对其中做痰液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51例HAP中141例做了痰液病毒检测,其中阳性的共67例,病毒检出率为47.52%(67/141),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HAP最为多见。支原体感染的17例CRP、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214例查痰培养,共22例阳性,检出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多见。结论:细菌是HAP的主要病原,但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所致的HAP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医院内胃肠道感染在我院院内感染中居第3位,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和术后切口感染,其发病率占出院病人的0.24%,占全院构成比的7.35%。所以为了做好院内胃肠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院内感染和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我院近1年来发生的胃肠道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呈有上升的趋势,而脑卒中病人的院内感染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是当前住院病人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它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院内感染延长了住院日期,影响了床位周转率,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有的甚至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因此,我们从1998-01~12,对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实施对策,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ICU院内感染医源性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寻找医源性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ICU收治的168例次住院超过48小时的全部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确定其中45例次为医院感染,并进行危险因素的统计处理。结果ICU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6.8%,最常见的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次为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为侵袭性医疗操作(如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保留导尿、鼻饲等)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时间、免疫抑制剂、制酸剂等)。结论尽量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是有效预防和控制ICU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非发酵菌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5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老年人院内获得性非发酵菌肺炎(简称非发酵菌H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人非发酵菌HAP的发生与误吸(OR=41.682,95%CI2.907-597.730)、患有基础疾病(OR=12.130,95%CI1.518-96.964)、使用胃酸分泌抑制剂(OR=11.727,95%CI1.451-94.772)、使用镇静剂(OR=7.221,95%CI1.029-50.688)及气管插管/切开(OR=1.229,95%CI1.047-1.444)有关。结论 病人误吸、患有基础疾病、使用胃酸分泌抑制剂和镇静剂、气管插管/切开容易导致老年患者非发酵菌H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院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1年住院的176例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36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20.46%,高于我国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与年龄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最常见,感染菌种主要为G^-杆菌;血糖水平增高,住院时间延长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合理用药,积极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杨影  乔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220-220
目的:调查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帮助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通过对长春某医院重症监护室(NICU)1990年度相对隔离室改进后与20H03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以及1990年度院内重症监护室感染疾病的分布,制定加强在职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强化医院消毒效果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机会,应用临床信息系统提高护理质量。结果:科学性、先进性的预防控制管理网络,降低了院内感染率。结论:NICU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监控区域。对病室的改制,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了院内感发率。  相似文献   

19.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光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42-1143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osocomicsl pnetmwni,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随着医学的发展,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HAP在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处于第一位。老年疾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免疫功能低下,个人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受慢性病等因素影响,交叉感染机会增加。我院通过对近1年44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患者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因其引起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在我国为第一位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