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82191 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天疱疮患者血清结合的天疱疮抗原/顾富祥(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1).-47~48 应用免疫印迹,以正常表皮提取物为抗原,检查18例天疱疮患者血清。结果显示4例寻常性天疱疮(PV)血清都与表皮提取物中130000分子反应,4例疱疹样天疱疮(PH)血清2例与表皮提取物中130000蛋白反应,另2例与表皮提取物中160000反应,1例落叶性天疱疮(PF)和9例红斑性天疱疮(PE)血清中有4例与表皮提取物160000蛋白反应。表明免疫印迹技术能准确地测定天疱疮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所对应的自身抗原的分子量,从而准确地诊断天疱疮,并可进一步加以分型。4例PH患者血清反应不同,因为它既可以转变为PV,也可以转化为PF,说明免疫印迹对不典型的天疱疮亦能诊断。图2参5 (张小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天疱疮自身抗体的靶抗原及其在表皮的超微定位。方法 采用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 (IF)、免疫印迹 (IB)及包埋后金标记间接免疫电镜 (gold IIEM )等方法检测 2 7例天疱疮 (PV 2 2例 ,PF 5例 )血清与表皮抗原的结合情况。结果  2 7例天疱疮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0 %和 81.5 % ,表现为表皮细胞间有亮绿色荧光标记物呈网状分布。 2 1/ 2 2例PV血清与表皮提取物 13 0kD分子结合 ,2 / 5例PF血清与表皮提取物 160kD分子结合。对11例天疱疮 (9例PV ,2例PF)血清的间接免疫电镜研究结果显示 ,金颗粒均沉积在桥粒部位。结论 PV和PF的靶抗原分别是表皮 13 0kD和 160kD抗原 ,其超微结构均定位于桥粒。免疫印迹检查可作为鉴别PV和PF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以正常包皮为底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抗体的方法。方法环切的正常包皮分离表皮后提取天疱疮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反应,对15份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间接免疫荧光(IIF)比较。结果15份血清都检测到与表皮分离抗原结合的IgG抗体,且在约130KD抗原处出现条带,7份血清同时与分子量为160KD抗原结合,健康对照者中未检测出特异性天疱疮抗体。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在天疱疮的实验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常规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PV)、落叶型天疱疮(PF)的患者中,比较间接免疫荧光(IIF)和免疫印迹(IB)两种方法,作者回顾性地研究了54例天疱疮,其中PV 40例、PF 14例。年龄40~70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IBT)检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天疱疮患者(PV13例,PF10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行ELISA检测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Dsg3抗体滴度;并用正常包皮分离表皮后提取的蛋白为底物行IBT检测,并与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阳性率均为91.30%,两种方法对PV和PF抗体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和1.000)。结论 ELISA和IBT在天疱疮的实验室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ELISA方法更简便、迅速。  相似文献   

6.
对11名落叶型(PF),8名寻常型天疱疮(PV)进行了免疫荧光法检查.全部PF与PV表皮ICS在DIF检查中均出现IgG与C3沉积,其中84.6%患者血清中天疱疮抗体(PAb)阳性,多数滴度为1:40-1:1280,45.4%PF患者在DIF染色中其IgG主要或仅只沉积在表皮浅层ICS部位,而PV则否.著者在讨论中提出:(1)在DIF检查中表皮ICS有IgG沉积即可确诊为天疱疮;(2)若此沉积在表皮浅层之强度较深层伪强,超过一个“+”时可确定为PF;(3)在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若PAb滴度较高时(>1:40),可以确定为天疱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以及不同钙离子浓度对角质形成细胞表达天疱疮抗原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钙离子浓度以及采用不同剂量UVB照射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在不同时间段以寻常型天疱疮(PV)或落叶型天疱疮(PF)血清作为一抗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VA)和落叶型天疱疮抗原(PFA)的表达情况;提取细胞或皮肤表皮组织蛋白质,用PV和PF血清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无论是否增加钙离子浓度,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均可以检测到PV血清特异性着色.只有增加培养基中钙离子浓度后,形成的复层化角质形成细胞间隙才可以检测到PF血清特异性荧光着色.不同剂量UVB照射后的角质形成细胞均不产生PF血清的特异性着色.PF血清与160000条带反应,PV血清可与130000和160000两条带反应.结论 体外培养的单层或复层角质形成细胞均可以表达PVA,提高培养基中钙离子浓度可以诱导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复层化并表达PFA,而UVB照射不能促使人角质形成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表达PFA.  相似文献   

8.
寻常型天疱疮(PV)和落叶型天疱疮(PF)组织学表现为表皮内水疱形成。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循环性自身抗体,在皮肤器官培养和新生鼠模型中它可导致角朊细胞粘连降低,免疫化学分析显示其相应抗原为130kD(PV)和160kD(PF)的糖蛋白,两者均属于粘合素钙粘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类天疱疮是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罕见型,多见于老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结节、水疱,病理、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显示大疱性类天疱疮特征。治疗上需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时需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印迹试验发现多数PN患者血清与230kD的表皮抗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用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技术研究了能被大疱性类天疱疮(BP)血清结合的多肽抗原.实验分别以人膀胱鳞癌细胞系——SCaBER、培养的正常人角朊细胞(NHK)和人表皮为底物,血清取自17例BP患者,对照组为12例无相关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6例寻常型天疱疮.  相似文献   

11.
虽然表皮中广泛表达寻常型天疱疮(PV)和落叶型天疱疮(PF)抗原,但是PV的棘刺松解发生于基底层上区,而PF的则发生于角质层下区。为了阐明发生这两种棘刺松解的组织学起因,作者研究了培养正常角朊细胞  相似文献   

12.
20 0 10 2 90 免疫印迹法检测表皮下大疱病患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张学军 (安徽医大一附院皮肤科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2 0 0 0 ,2 3( 3) .- 135~ 137探讨免疫印迹法在不同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SA BD)患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 BMZ抗体 )分布情况及其在 SA 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热分离法制备的人真皮、表皮提取物作为抗原 ,免疫印迹法检测 97例 SA BD患者血清中 BMZ抗体与基底膜抗原结合情况。不同 SA BD患者血清中存在结合不同真皮、表皮抗原的 Ig G型和 (或 ) Ig A型 BMZ抗体。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热分离的正常人表皮的提取物作为抗原来源,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蛋白区带,对59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血清进行了研究。59例BP患者中,30例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查循环抗基底膜带(BMZ)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天疱疮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9例天疱疮患者和36例非天疱疮对照者血清,同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患者血清抗桥粒芯糖蛋白(Dsg)抗体滴度,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27例寻常型天疱疮(PV)、14例落叶型天疱疮(PF)和6例非天疱疮大疱性疾病患者Dsg1ELISA呈阳性,27例PV、1例PF及1例非天疱疮大疱性疾病患者Dsg3ELISA呈阳性。Dsg1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25%和88.89%,Dsg3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82%和97.22%。与IIF相比,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4.31,P<0.05)。结论ELISA是一种简便、敏感和特异性高的天疱疮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能辅助鉴别PV和PF。  相似文献   

15.
已知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天疱疮血清中分别存在着抗基底膜带(BMZ)和抗细胞间质(ICS)循环IgG自身抗体,且以IgG_4占优势.本文作者用单克隆免疫荧光(IF)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例BP和20例天疱疮[8例寻常型(PV),12例落叶型(PF)]病人血清中IgG及其亚类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期探讨IgG_4在这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并与其在血清中的滴度相比较,以确定这些患者唾液与血清抗体的相关性及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1-3]。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用人表皮提取物以及以牛鼻表皮提纯的桥粒体制剂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查了27份巴西落叶型天疱疮(BPf)、13份日本散发性落叶型天疱疮(Pf)和7份寻常型天疱疮(Pv)血清.取其结果进行比较.作者用各型天疱疮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选择瘢痕性类天疱疮(CP)和大疱性类天疱疮(BP)各10例,在免疫沉淀(IP)试验中用 CP 自身抗体鉴定 CP 抗原,并用序列 IP 进一步研究 CP 抗原和 BP 抗原的关系.先用免疫印迹(IB)法分别检测了 CP 和BP 血清.经 IP 的标准法检测,8例 CP 和4例 BP 使180kD 蛋白沉淀,2例 CP 血清既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一级亲属血清中PV自身抗体(PV-IgG)亚型及其与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反应性,探讨PV-IgG检测的临床意义和PV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27例PV患者、40例一级亲属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PV-IgG,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PV-IgG亚型及其与Dsg1、Dsg3反应性。结果PV患者的PV-IgG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其一级亲属者(P0.001),活动期患者的PV-IgG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PV患者中PV-IgG阳性率(92.9%)明显高于一级亲属(17.5%)和正常对照组(0%)(P0.0001,0.001),PV患者中Dsg3反应性IgG4水平明显高于一级亲属(P0.01),且其在活动期病例中水平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本病的发生与PV-IgG水平有关;Dsg3是PV的主要自身抗原;IgG4是PV的主要致病抗体。  相似文献   

20.
已知对表皮自身抗原发生免疫耐受性障碍并形成自身抗体为天疱疮病人的特征。致敏的表皮自身抗原为鳞状上皮细胞的正常表面成分。作者先前已报道在人的唾液中存在有天疱疮表皮自身抗原。本文报道关于从人的唾液中分离天疱疮表皮自身抗原的程序和结果。用天疱疮抗体与鼠舌上皮发生反应以使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反应被阻断的方法测定天疱疮表皮自身抗原。将新鲜的人全唾液与天疱疮病人血清进行孵育从而全部阻断了天疱疮抗体和鼠舌上皮产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反应。在7名供体(包括1例天疱疮病人)的唾液中测得天疱疮表皮自身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