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冰  刘建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0):716-719
通过文献整理,从对组织形态学、细胞因子、软骨细胞凋亡等多方面的影响概述了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2.
正胃癌为全球高发肿瘤,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靶点、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导致胃癌患者最终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转移[1],即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各种渠道,散播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性质的新病灶[2]。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参与多个环节干预胃癌的转移,在抗胃癌转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干预胃癌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对其干预机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症及抗癌转移的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3个方面对中医药抗癌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溃疡一直是外科领域的重点问题,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历史悠久,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大量研究已证明外用中药在难治性溃疡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抑制了创面细菌的生长,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了纤维结合蛋白(FN)作用,影响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5.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及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延缓疾病发展进程,且副作用较小。其中单味中药可通过抑制局部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内环境而起到治疗作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可改善患者阴阳平衡状态,达到整体治疗作用;中医外治法则以改善患者局部症状为主,以活血化瘀止痛、疏通经络等为主要治则,采用中药外敷或者针灸寻经选穴等治疗手段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症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为减少炎性因子水平、干预GA疾病进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抑制核转录因子的表达、增加抑炎因子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具有明确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调节RAAS系统,降低儿茶酚胺含量,减少血容量;调控钙离子转运,降低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水平,抑制兴奋-收缩耦联反应;调节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管重构,维持血管壁结构和弹性,稳定血压.实验证实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多层次、多途径和多靶点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六个方面,即:改善大鼠旋转行为、改善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异常、抗兴奋性毒性作用、调节线粒体功能紊乱、抑制细胞凋亡等。论述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指出:中医药在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毒性、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通过调节机体整体状况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西医学上多采用降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甚至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医学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上有着更加丰富的方法,并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具体机制也有了初步认识,其可通过调节血清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炎症反应、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调节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等诸多方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防治肺癌具有稳定率高、远期生存期长的特点,是肺癌多学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调节免疫系统、抗血管生成、调控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抗多药耐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恶性肿瘤不同于其它疾病 ,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是侵袭和转移 ,可以说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本质表现。迄今为止 ,世界上尚无理想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进入临床使用。本文试从中医角度分析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病理和途径 ,探讨应用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的思路及研究方法。1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近十几年来 ,全国先后多次召开过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学术研讨会 ,对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及病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达成了基本共识 ,可用三个字概括 :“毒、虚、瘀”。肿瘤的根本病因是体内癌毒的存在 ;正气中抗癌力的虚损是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干预肝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中医理论、实验研究整理汇总,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阻抑肺癌发生转移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易发生转移是肺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抑制癌发生转移是治疗肺癌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中攻凶肺癌发生转移,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中医药通过提高宿主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粘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阻断肺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阻抑肺癌转移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研究对中医药阻抑肺癌发生转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现就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1.1 实验研究 :程晓东 [1 ] 用中药扶正方治疗小鼠 L ewis肺癌 ,结果表明扶正方能抑制肿瘤生长 ,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 ,增强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 ,这对杀伤在血运中的癌细胞 ,防止肺癌转移有积极作用。日本学者武藤博 [2 ]观察中药对 C5 7BL/6小鼠 L ewis肺癌的影响 ,发现桃核承气汤对 L ewis肺癌肺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病理检查显示 ,转移病灶中有变性的癌细胞 ,同时 ,小鼠的细胞免疫增强。据…  相似文献   

14.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西医临床上尚无根治之法,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其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表明中医药多机制、多靶点的作用方式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十全大补汤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永军  包素珍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22-1124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是以脱离、转运和生长3阶段为主要环节,以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的复杂连续过程。祖国医学认为肿瘤转移与否与气失固摄关系密切;转移的部位与经络气血走向有关;而转移的脏腑与五脏(五行)生克有关。在抑制肿瘤转移的治疗中,中药以其可以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而且在耐药性方面明显低于化疗药而受到关注。现已证实中药如补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软坚散结等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转移的作用。十全大补汤是气血双补之剂。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再加肉桂、附子组成,  相似文献   

16.
绝经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与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等相关。但是目前激素替代疗法禁忌症及副作用较多,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疗效显著,多靶点起效,副作用小。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日益增多。该文通过系统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几年来临床观察以及动物实验证实对绝经综合征有确切疗效的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代谢、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深入总结起效的作用机制及靶点,以期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预防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研究进展(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人体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是引起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统计表明,约60%的肿瘤患者就诊时事实上已经发生了转移,80%的患者最终要发展到肿瘤晚期阶段,约8.6%的患者周围血中能查见癌细胞。76%患者在肿瘤复发、转移的2年内死亡。随着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对肿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原发灶的手段不断增多,然临床能否控制肿瘤转移的治疗还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中医药在临床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及减少肿瘤转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3.3 清热解毒药抗瘤毒防转移清热解毒中药在抗肿瘤的中药中占有很大比例,临床药理研究表明,这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确有直接或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月经后期与肝、肾、脾等脏腑密切相关,其病因无外乎“虚”、“实”两方面。其中虚证主要包括肾虚证、血虚证、虚寒证,实证主要有实寒证、气滞证与痰湿证。分析近年来中医治疗月经后期的相关文献,根据不同证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月经后期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键步骤,现代研究发现白介素-8(IL-8)与EMT密切相关,其通过ERK、AKT、AKT1信号通路和IL-8/CXCR1信号轴参与EMT的进程。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IL-8、EMT调控是中医药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关键机制,中药干预不仅可以通过下调IL-8表达,而且还可以抑制甚至逆转EMT来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更有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调控IL-8诱导下肿瘤EMT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