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诊断、抢救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再出血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综合文献讨论春发生原因及预防。结果:14d内再出血25例(88.8%),死亡14例(60.8%),8例内科临床治愈(34.7%),1例手术治愈,表现为头痛加重、痛苦碱叫、意识和呼吸障碍等。结论:突发头痛加重、昏迷、呼吸异常是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大剂量甘露醇快速静脉输是抢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福学 《现代康复》1998,2(11):1283-1284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2岁,平均50.38岁。发生2次出血23例.3次出血2例。首次出血23例均做腰穿证实.再次出血15例被腰穿证实.其它被CT证实。  相似文献   

3.
收集我院自1991年至1999年5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66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66例中男性30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26岁,其中26岁~40岁10例;41岁~50岁14例;51岁~60岁17例;61岁~71岁15例;71岁~87岁10例。12临床症状与体征:头痛38例,呕吐46例,意识障碍26例,脑膜刺激症25例,颅神经障碍6例,抽搐12例,肢体瘫痪4例,血压增高15例,(66例患者中26岁~40岁10例,无1例血压增高);有3例既往曾患SAH,分别于3年前2例,5年前1例。13辅助检查131头CT及脑脊液检查66例均经头CT检查,64例明确诊断分别在大脑外侧裂池、五角…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探讨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临床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敬初 《临床荟萃》2000,15(9):391-392
颅内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类 ,前者是指颅脑外伤引起 ,后者又称自发性 SAH,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底面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 SAH;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 SAH。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 ,病死率高 ,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 15 %左右 [1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院近 10年来收治 SAH患者 2 5 8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林 《临床荟萃》2000,15(9):393-39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其中自发性SAH是内科出血性脑血管意外中的常见病。我院内科 1992~1998年共收治自发性 SAH共 6 0例 ,占同期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 9.76 % (6 0 / 6 15 ) ,与文献报道的发病率相同 [1 ] 。现对这 6 0例自发性 SAH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1例 ,女 2 9例 ;农民 38例 ,工人 17例 ,干部 3例 ,教师 1例 ,家务劳动者 1例 ;年龄自 2 6~ 89岁 ,平均5 7.83岁 ,其中 <30岁 3例 ,占 5 % ,31~ 5 0岁 16例 ,占 2 6 .6 7% ,5 1~ 70岁 2 9例 ,占 48.33% ,>70岁 12例 ,占 2 0 % ;起病至就…  相似文献   

7.
8.
沈爱和 《临床荟萃》2001,16(19):875-876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5 67例 ,现择其资料完整并经腰穿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10 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70例 ,女 3 4例 ,男女之比近 2∶ 1。其中 <2 0岁 10例 ,2 0~ 3 9岁 2 6例 ,4 0~ 5 9岁 5 0例 ,>60岁 18例 ,年龄最小为 15岁 ,最大为 68岁 ,平均发病年龄 4 7岁。1.2 发病情况 活动中 72例 ,排便中 12例 ,情绪激动中 12例、休息 8例。1.3 临床症状、体征见表 1。高血压 4 8例 ,颈抗及脑膜刺激征90例 ,动眼神经麻痹 2例 ,轻偏瘫 2例 ,截瘫 2例。眼底 :单纯视乳头水肿 8例 …  相似文献   

9.
沈秀芳 《临床荟萃》1998,13(7):307-308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日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颅内血管的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有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之分。前者是指颅脑外伤引起,后者又称自发性SAH。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病死率高、发病率占所有中风的8%~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院自1988年10月~1996年10月共收治88例SAH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以下简称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为探讨SAH诊治及预后 ,现将我院自1992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145例的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45例SAH病人中,男性70例 ,女性75例。发病年龄19岁以下5例 (最小15岁 ) ,20~29岁12例 ,30~39岁22例 ,40~49岁28例 ,50~59岁23例 ,60~69岁34例。70岁以上21例 (最大80岁 )。二、首发症状首发症状为头痛 ,恶心 ,呕吐者106例 ,占74 % ;神志不清者17例 ,占11 % ;头晕5例 ,晕厥6例 …  相似文献   

11.
唐萍  罗祖明  武兵  罗顺 《华西医学》1999,14(1):51-51
虽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只占急性脑率中病例的10%~20%,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88年以来经临床颅脑CT和腰椎穿刺脑脊髓检查证实的100例SAH病人进行配对分析,以找出SAH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直接死亡原因。1临床...  相似文献   

12.
13.
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候群,临床诊断较容易,但老年人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不具备上述症候群,以致造成临床误诊。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19例老年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212001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许筱唐,梁月香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其预后依赖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复发次数,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重视再出血的预防,对减少病人的痛苦、挽救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至关...  相似文献   

15.
对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再出血患者进行诱因分析,主要为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和过早活动,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包括常规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和二便护理.认为针对再出血诱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再出血患者进行诱因分析,主要为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和过旱活动,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包括常规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和二便护理。认为针对再出血诱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2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2-78岁,〉60岁25例,占96%。其中患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2例。急性起病11例,慢性起病15例。用力或活动时发病7例,情绪激动时发病6例,日常活动或无明显诱因发病13例。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血管常见疾病,也是急危重病之一,及时正确诊断能减少病死率,但部分SAH患为非典型表现而易造成误诊,笔总结了5a来24例被误诊的SAH患,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急症 ,发病率占所有中风的 5 %~ 10 % [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院内科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SAH 10 4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4例 ,男 5 9例 ,女 4 5例 ,年龄19~ 77岁 ,<60岁者 66例 ,≥ 60岁者 38例。有发病诱因者 63例 (60 .6% ) ,其中排便时发病 9例 ,劳动或用力时发病 4 5例 ,情绪激动时发病 6例 ,饮酒后发病 2例 ,头部撞到床上时发病 1例。无明显诱因者 4 1例(39.4 % )。起病到就诊时间为数小时至 14d。首次出血者 93例 (89.4 % ) ;第 2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