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食管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食管癌高发区楼村402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普查。所有受检居民均无食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结果:402名无症状居民中,共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4例,慢性食管炎67例,Baret食管3例,基底细胞增生58例和间变18例。提示: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进行普查是发现早期癌的重要方法。食管癌高发区人群Baret食管并非罕见,应该重视这一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高发区楼村居民贲门与胃窦上皮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内窥镜直视下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楼村普查期间接受胃镜检查的226名30岁以上居民贲门和胃窦粘膜上皮病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贲门粘膜上皮肠上皮化生和间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一人群的胃窦粘膜上皮病变发生率。提示:这一地区人群贲门和胃远侧部位上皮癌变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窥镜直视下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楼村普查期间接受胃镜检查的226名30岁以上居民贲门和胃窦粘膜上皮病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贲门粘膜上皮肠上皮化生和间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一人群的胃窦粘膜上皮病变发生率。提示:这一地区人群贲门和胃远侧部位上皮癌变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阆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部分自然村作为筛查对象,对高危人群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食管炎症检出率为8.40%,食管轻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为7.65%,食管中度增生检出率为2.45%,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检出率为1.75%,食管癌检出率为0.45%。按性别分布分析发现,食管炎症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1.07%(99/894)和6.24%(69/1 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21,P<0.001);食管癌男、女检出率分别为0.89%(8/894)和0.09%(1/1 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08)。按年龄组分析,食管炎症在5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1.07%(56/506),轻度食管增生在6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0.90%(46/422),中度食管增生在6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3.39%(8/236)。各级食管病变在地理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食管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是做好食管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色素镜(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2%的卢戈液染色,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并根据染色结果,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纤维内镜下碘染后,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以及花斑状,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P<0.05),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2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碘染组)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4%(114/179)和74%(14/19),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36%(65/179)和26%(5/19)(P<0.05)。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4%的间变检出率。结论:色素镜(碘染色)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利用色素镜检查将有助于减少食管粘膜活检取样误差。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癌基因EGFR,C—Jun和Ras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前病变发生的分子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Jun和Ras三种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5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12例正常上皮,34例基底细胞增生和8间变。在29例EGFR测定中,正常组织未见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分别出现39%和80%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在所有活检正常和癌前病变组织中未观察到C-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分析-DNA序列测定(PCR-SSCP-DNA)和免疫组化技术,对食管癌高发区河南辉县居民食管上皮多灶性癌前病变的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聚集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组织学发现在55例非癌患者中2例出现多灶性间变,26例多灶性基底细胞增生。免疫组化发现多灶性癌前病变的P53蛋白聚集的一致性发生率为93%;P53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1%。其中一例中、下段病变均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高危人群食管癌普查及二级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癌前病变的转归及其对食管癌变的远期影响.方法:1986年5-6月份对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814名30岁及以上的无症状居民进行食管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受检对象均进入长期随访队列,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随访,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问卷调查家族史、各种良恶性疾病史,记录肿瘤诊疗信息.结果: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  相似文献   

10.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前病变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DYS)即食管贲门双源癌前病变(cDYS)的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林州地区临床病理诊断为单发贲门癌(n=3 119)、单发下段食管癌(n=516)和食管贲门双源癌(n=115)手术切除标本的癌旁组织,及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n=4315),采用连续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cDYS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ESCC组、GCA组、CC组eDYS检出率分别为75.8% (391/516)、22.4% (700/3119)、63.5%(73/115),gDYS检出率分别为21.9%(113/516)、61.4%(1 915/3 119)、37.4%(43/115).4315例无症状居民内镜普查eDYS、gDYS检出率分别为4.8%(206/4315)和5.3%(229/4315).ESCC组、GCA组cDYS检出率分别为19.6%(101/516)、17.6%(548/3119),2组相似(P<0.05),但均低于CC组的29.6%(34/115)(P<0.05).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cDYS检出率18.2%(683/3750),高于无症状普查人群cDYS的检出率0.7%(29/4315)(P<0.05).手术切除标本cDYS的高发年龄段均为50-69岁,比无症状人群cDYS高发年龄段40~59岁高10岁(P<0.05).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前病变是常见的病理变化,是食管贲门双源癌发生的重要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告食管癌高发区420名15~25岁青少年食管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普查结果,并与同一地区321名中老年人食管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少年已出现食管粘膜乳头升高,中性粒细胞浸润,不全角化,基底细胞增生及间变等慢性食管炎的形态学改变。中性粒细胞浸润,不全角化,基底细胞增生及间变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略大于女性。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食管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的认识,寻找一些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学危险指标,并为食管癌的Ⅱ级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72年作者在濉溪县用细胞学检查方法,在全县68万人口中,进行食管癌普查.普查新发现的病人,立即给予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对细胞学诊断为可疑癌和重度增生的病人,于1983年又进行细胞学复查,结果表明,食管癌非高发地区,重度增生也是食管癌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发区早期、进展期食管癌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并探究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高发区内镜筛查的38例正常对照、15例早期食管癌和36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留一法交叉验证判别效果.结果 区分早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特异性为81.58%,敏感性为80.00%;区分进展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模型特异性为89.47%,敏感性为83 33%;区分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的模型特异性为73.33%,敏感性为91.67%.质荷比峰4 291、4 392、4 823、4 975、5 644、5 665、5 932、8 473、8 776、8 910Da的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3个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的建立,为筛查高发区早期食管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构建模型的质荷比峰可能是早期食管癌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和p27的表达。方法:食管癌高发区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cyclinE和p27的表达。结果: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共发现33例正常食管上皮(NOR),46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26例间变(DYS)和40例原位癌BCH→DYS→CIS,cyclinE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免疫阳性率分别为23%(6/26),25%(11/40),46%(6/13),55%(24/44)。而p27的表达逐渐降低(P<0.01),免疫阳性率分别为53%(18/33),35%(16/46),27%(7/26),33%(13/40)。结论:cyclinE和p27表达异常是食管癌变早期重要的分子改变,cyclinE的高表达和p27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前病变发生的分子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Jun和Ras三种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5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12例正常上皮,34例基底细胞增生和8例间变。在29例EGFR测定中,正常组织未见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分别出现39%和80%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在所有活检正常和癌前病变组织中未观察到C-Jun和Ras蛋白表达。提示EGFR在食管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原发性腺癌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胃镜普查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河北省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建立普查基地,在大规模食管癌普查工作前,先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村一街的居民进行逐个入户调查,对年龄40~65岁的居民登记,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筛查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结果共对92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对88名居民进行了消化内镜检查。19例居民普通内镜或者色素内镜怀疑食管癌或癌前病变者进行内镜下活检,并送病理检查。发现7例为轻-中度异型增生,2例为高度异型增生/原位癌,1例为进展期癌,异型增生及癌变者碘染色不染或者淡染。结论本研究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胃镜普查早期发现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行性,为以后长期的研究摸索经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对食管癌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居民、当地居民家庭饲养的猪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的Sprague-Dawley大鼠食管上皮病变和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改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大鼠和猪食管上皮增生性改变,特别是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的形态学改变与人食管上皮改变非常相似;大鼠食管上皮癌变各阶段未见明显P53蛋白的改变,猪食管上皮特别是间变组织出现与人相似的P53免疫阳性反  相似文献   

19.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14例食管癌患者均为高发区居民 ,随访 5a以上。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Survivin蛋白在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胞浆表达为 6 7/ 114 (5 9% ) ;胞核表达为 5 8/ 114(5 1% ) ;胞浆胞核均表达为 2 4 / 114 (2 1% ) ;13/ 114 (11% )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Survivin表达。Survivin核表达阳性和阴性组食管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 95 %的可信区间分别为 38(32 ,4 5 )个月和 5 7(5 1,6 4 )个月 ,Survivin核表达阳性患者生存期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 ;Survivin胞浆表达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 95 %的可信区间为 5 0(4 4 ,5 5 )个月 ,与Survivin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pe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ur vivin核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细胞浸润深度相关 (P <0 .0 5 ) ,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和“Survivin核表达”3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最大。结论 :Survivin蛋白胞核阳性表达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 ,可能作为一种独立预后指标 ;Survivin蛋白胞浆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和贲门癌变机制   总被引:63,自引:11,他引:52  
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变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 ,特别是这些变化在食管癌变中的生物学意义尚不十分清楚。王立东等及其他实验室最近的研究提示 :食管癌变演进是多种基因变化先后累积或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肿瘤抑制基因 p5 3 Rb系统变化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变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分子生物学改变 ;食管癌组织同时发生 p5 3 Rb基因功能丧失的频率约为 5 9% ;p5 3的变化主要为基因突变和蛋白聚集 ,Rb的主要变化为基因丢失和 (或 )杂合缺失 (LOH)。如果把p16和 p15的变化归类为Rb系统改变 ,将 p14归类为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