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侠南 《家庭护士》2008,6(3):279-279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一种周围血管扩张药,在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用药物,在输液中又常与其他几种药物配伍使用。我院在临床输液治疗中由于配伍不当发生沉淀2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病人,男23岁,因耳鸣入院。治疗方案如下:第1组配方,将注射用葛根素0.4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在输注上述液体时滴斗加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30mg,发现有大量白色沉淀,立即停止输注。[病例2]病人,男,53岁,因眩晕、耳鸣、耳聋入院,静脉输注治疗。其中一组液体为:香丹注射液20mL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在输注时滴斗加入盐酸罂粟碱注射…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液过程中病人常常会出现输液反应,在给予病人紧急对症治疗后,必须找出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在多种因素之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输液器及注射器是否符合无菌标准。在临床上新药种类越来越多,药物配伍表中有时没有新药的配伍禁忌记载。而在应用中,有些药物之间会发生配伍禁忌,因此在查找原因的过程中要检测输液器及注射器是否符合无菌标准。现报道一种热能实验方法用于检测输液器及注射器的带菌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明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56-5556
利福霉素钠与盐酸洛美沙星都是一种抗菌药,在临床治疗中都是常用药物,在输液中又常与其他几种药物配伍使用。我院在临床输液治疗中两种药由于配伍不当发生混浊絮状物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给药方法。但数种药物同瓶配伍应用,可发生抗生素与输液之间,抗生素与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因产生相互作用,使抗生素效价降低,甚至毒性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抗生素与输液的配伍以及同瓶药物间的合理应用是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就常用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在同瓶输液中的应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药物之间有无配伍反应是每一位临床护士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必须查对与注意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投入使用,护士对种种新药知之甚少,加上工作节奏加快,导致对药物之间配伍反应查对往往不够详细准确,从而影响药物的合理应用。最近,笔者在为一门诊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现万辅与可倍存在严重的配伍反应,为同行借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常用抗感染药物能否与其它药物配伍?它们在日常治疗输液中的稳定性如何?这是我们的临时床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本文根据最近文献,作出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作为给药迅速,疗效快、刺激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常用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导致临床中药物调换频繁,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静脉输液液体内药物的合理配伍是护士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就将输液配制中的不合理配伍而发生一些影响药效的变化及护士在用药中的作用与同行共同磋商。  相似文献   

8.
各位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临床用药频繁更换,致使现有药物配伍禁忌表滞后于药物种类的增加,给静脉输液配药造成一定的困难。穿琥宁注射液是穿心莲的提取物,有增加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及退热、抗炎作用,价格便宜,因此被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在2001年版的280种《静脉注射药物的理化变化表》中未查到“穿琥宁”此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却发现了穿琥宁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临床上静脉输液的药物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新,药物配伍现象越来越多,现有的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表已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查询需要。为此,我科广泛收集新的药物配伍禁忌并制成表格,指导临床中药物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商品名特治星)是一种复方制剂的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商品名科赛斯)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在治疗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热患者中,此两种药常合并使用。2008年4月,笔者在为患者输液中发现两种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查阅《306种注射液临床配伍应用检索手册》及药品说明书均无此两种药物配伍反应的相关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 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临床处方中常用2种以上注射剂配伍,所以在关注药物有无配伍禁忌的同时,要重视药物有无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别是药物连续输入情况下,输液管中两组液体会有混合,因此,必须观察两组液体是否存在配伍变化.2010年1月至12月,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对临床静脉输液发生在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变化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B6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B6(VitB6)作为临床经常使用的一种维生素类药物,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但随着临床可供使用药物的增多,随之而来出现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作用。VitB6在用于治疗的同时也有不少副作用,用药配伍不当都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临床资料表明,VitB6的配伍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防止液体自输液器排气管滴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桃荣  陈晓琴 《护理研究》2007,21(7):1695-1695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更换液体的方法是先消毒输液瓶瓶塞,将输液瓶倒转挂于输液架(钩)上,然后将输液器向上用力插入瓶中。临床上因治疗需要,常将多种无配伍禁忌的药物同时加入1瓶液体中进行静脉输注,由于加入液体多,使瓶内压力增高,如护士在操作中忽视回抽瓶内气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药物的不断开发,很多新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原有配伍禁忌表的更新速度相对滞后,使得部分新药在使用过程中才被发现存在配伍禁忌,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不便,有些医疗机构也因此遭到投诉,引发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院近年来发现4种新药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临床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状况、探讨配伍变化发生机制、改进临床工作,我们以限定检索词检索1994~2006年中国医院知识库(CNKI)中配伍变化的文献报道,统计发生这些变化的药物种类,以期找出配伍禁忌的规律.在696篇配伍变化报道中,有325篇报道了静脉输液的配伍变化,其中66.46%与抗生素有关,31.69%是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发生的.主要的配伍变化发生机制是溶液浓度改变、溶解度大小发生变化、pH值改变,以及输液中离子的影响,还与输液管材料和注射剂辅料有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关注输液时的配伍变化,避开配伍禁忌.如果不清楚两种药物是否有配伍禁忌,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的发展,一些新药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只靠原来的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但是作为临床护士,每天都在不断和新药打交道,有的患者一天同时要用很多种药,可是有的药物在一起使用,会发生沉淀、变色及絮状物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药物的吸收。有的药物价格昂贵,如果发生反应对患者也很不利,所以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小心谨慎。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留心观察,总结经验,发现新瑞普欣与丹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乳白色絮状物,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孔洁 《护理研究》2006,20(5):1196
“310种注射液配伍变化快捷检索表”和“中药注射药物配伍禁忌参考”是护理工作者配制静脉注射药物的主要参考依据,然而有些药物配伍表上查不到,如盐酸川芎嗪与呋塞米。现在临床发现,同时输注此两种药物时,输液管内液体变混浊.甚至出现输液不畅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与输液配伍是为了使药物快速的进入血液循环,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如果配伍不当,可发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收输液PH值等因素影响,即输液PH值不同,抗菌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失效的量亦不同。由于输液时间较长,药物加入输液后,其PH值并非是最适宜的,同时也常含有催化作用的离子等,使一些抗菌药物的效价降低,所以输液本身的PH值是直接影响抗菌药物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一种周围血管扩张药,在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用药物,在输液中又常与 其他几种药物配伍使用.我院在临床输液治疗中由于配伍不当发生沉淀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静脉输液配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昌群 《当代护士》1999,(11):33-33
医院为了治疗或抢救病人常采用静脉输液的给药方法。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导致临床药物应用中调换频繁,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也随之增加。静脉输液体内药物的合理配伍是护士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将输液配制中不合理的配伍而发生一些影响药效的变化及护士在用药中的作用与同行其同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