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7例,水平部5例,升部5例。17例中恶性9例,伴转移2例,低度恶性6例,良性2例。17例中腔外生长14例,腔内外生长3例,肿块最大径3~20cm,其中≥5cm者16例,<5cm者1例。肿物密度不均匀伴中心坏死13例,伴破溃5例,分叶状10例,增强动脉期周边强化15例,16例肿块边缘可见尖角征。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腔外生长不均质肿块、动脉期周边强化、尖角征。掌握这些CT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敏  胡道予  王秋霞  肖明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55-105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资料,并结合三维重组进行观察.结果: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肿瘤中降部7例,水平部4例,升部3例.良性间质瘤5例,均向腔内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与肠壁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恶性间质瘤6例,向腔外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例,肿瘤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囊变坏死及气体影,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5例.潜在恶性3例,向腔外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1例,平扫等密度、密度均匀,临近肠壁增厚,不均匀强化.CT检查的敏感度为100%,定位准确率为92.1%(13/14),定性准确率78.6%(11/14).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供血血管,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分析十二指肠问质瘤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十二指肠问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X线造影及cT影像表现,并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结果l1例患者中7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63.6%),3例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27.3%).1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9.1%)。X线钡餐造影表现1l例患者中十二指肠不同程度狭窄9例;局部充盈缺损或龛影、黏膜变平或破坏、消失11例;2例形成窦道样改变。cT表现,平扫:11例患者中有7例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4例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液化坏死部分无强化,6例与周同组织分界清晰,5例与周同组织分界不清。结论X线与cT检查都可以发现十二指肠间质瘤,二者互为补充,可提高十二指肠问质瘤判断正确率,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在十二指肠间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及病理风险分级。结果:12例中,位于十二指肠降部9例、水平部3例。CT平扫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中度或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多数肠腔扩张。免疫组化:CD117阳性10例、CD34阳性8例。风险分级:低度危险性6例、中度危险性4例、高度危险性2例。结论:MSCT扫描可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术前定位、危险程度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影像学依据,确诊仍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4.8~21.3 cm,平均直径约9.5 cm。发生于胃4例,小肠3例;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3例,瘤内低密度坏死4例,瘤内钙化1例,边缘清楚7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气体进入瘤内1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7~58 Hu,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术后病理低恶性风险1例,中度恶性风险2例,高度恶性风险4例。免疫组织化学7例均显示CD117阳性。结论 MSCT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其定位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对肿瘤的危险程度的预测有一定限度;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及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的CT表现。41例GIST中,35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行直接增强扫描,6例行延迟扫描。结果41例GIST中,胃间质瘤25例,小肠间质瘤8例,回肓部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3例,横结肠系膜及小肠网膜间质瘤3例,其中2例合并胃腺癌,1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瘤。肿块最小约2cm×1.5cm×1cm,最大约13cm×15cm×19cm。病变向腔内生长者16例(占39%),腔外生长者25例(占61%),较小肿块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边缘强化较明显,中心强化不明显。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消化道有关的肿块,较小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强化明显且均匀,较大时中心伴囊变、坏死且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  相似文献   

8.
刘媛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2010,25(4):410-4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表现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三维重组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9例间质瘤中,良性4例,交界性3例,恶性12例;5例侵犯周围器官。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为类圆形、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物,以向肠腔外生长为主(n=14),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n=2)或呈中央不规则无强化区而周边强化较明显(n=16)。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表现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s)的螺旋CT征象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回顾性分析其在CT扫描中的特征。术前均行平扫、增强双期扫描。结果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14例,小肠5例,十二指肠3例,直肠2例,食管、肠系膜、腹膜后各1例。肿块多呈类圆形或浅分叶状,良性5例,直径在3~5 cm,增强强化均匀;交界性5例,直径在4~7 cm,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恶性17例,肿块直径均>5 cm,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不规则坏死、囊变区域。螺旋CT对该组病灶的定位准确度为93%,定性为78%。结论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良恶性判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3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生长方式、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腹水等征象)。结果23例均为单发,16例良性、7例恶性;病变位于胃11例,小肠8例,结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0.8~15.9cm,平均7.3cm大小。1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均匀性强化12例,11例不均匀强化。腹水2例,肝转移2例,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为胃肠道壁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多比较小,圆形,边缘光整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轻度强化。恶性GIST常见腹水、肝内转移灶、分叶状肿块、中心液化坏死及不均匀明显强化等征象。  相似文献   

11.
汤敏  曾蒙苏  饶圣祥  鲍伊雯  陈刚   《放射学实践》2010,25(7):772-77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间质瘤的CT表现。结果:9例中良性GIST1例,交界性1例,恶性7例(其中6例为中低度恶性)。病灶大小2.5m×3.0cm~10cm×10cm,平均4cm×6cm。MSCT平扫示瘤内出血2例,无出血7例;分叶8例,无分叶1例。增强扫描示病灶周边部不规则环状强化伴中央坏死6例,明显强化但不伴中央坏死3例;9例均表现为门脉期持续强化。胆总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3例。多种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解剖结构、病灶的位置、形状、大小及所致胰胆管扩张。结论: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GIST诊断关键是准确定位和肿瘤强化方式,MSCT三维图像重组更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untr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增强及多体位扫描影像表现。结果 34例GIST中发生胃26例、小肠7例、肠系膜1例。位于消化道腔外24例,腔内、外混合生长10例。良性10例,恶性24例,远处转移6例。免疫组织化学34例均有CD117阳性,术后病理风险评估低恶性风险18例,中度恶性风险13例,高度恶性风险3例。结论 MSCT能准确提供GIST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强化程度,判定肿瘤的良恶性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MGIST)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MGIST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1例MGIST均为单发,发病部位包括胃11例,小肠7例,直肠3例。根据MGIST的形态与生长方式可将其CT表现分为4型:腔外型9例,腔内型3例,腔内外型4例,以及厚壁型5例。肿瘤直径小于5cm者5例,而大于5cm者16例。除2例肿瘤表现为均匀密度外,其余19例肿瘤为不均匀密度,伴有明显坏死、囊变及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或显著不均匀强化。瘘道形成与瘤内钙化各见于2例。CT扫描发现肝转移2例,网膜转移1例及伴发肠梗阻2例。结论MGIST随其生长方式而有不同的CT表现,而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胃间质瘤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GST 46例,总结本病的CT征象.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43例单发不同直径GST的形态、生长方式、坏死及强化方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中,单发43例,多发3例.43例单发GST中,发生于胃体24例、胃底16例、胃窦3例.GST具有沿胃壁的垂直方向生长,肿瘤瘤体大但附着点较局限的生长特点.瘤体直径≤5cm者14例,形态规则10例.强化后密度均匀10例,有中心坏死者4例,呈腔内生长7例、腔外生长5例、腔内外同时生长2例;瘤体直径>5cm者29例,形态不规则24例,强化后密度不均匀27例,有中心坏死者24例,呈腔内生长5例、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5例.不同直径GST的形态、生长方式、坏死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单发GST中,实质密度不均匀强化31例、均匀强化12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强化高于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强化明显而持续.5例表现为不均匀间隔状强化,4例表现为动脉期即呈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可达60 HU.结论 螺旋CT能准确显示GST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鑫  李月河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90-1492
目的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1例病理证实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X线钡剂造影及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消化道间质瘤中发生于食管1例,胃15例,小肠3例及结肠2例。X线钡剂造影:6例显示黏膜变平、撑开或移位,8例表现为充盈缺损,2例显示为外压性改变。CT检查:腔内外生长之肿块密度均匀者12例,内见液化坏死区6例,肿瘤内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块均有显著强化,17例肿瘤不均匀强化或外围性强化,3例较均匀强化。结论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常见,CT检查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最大径<5 cm的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鞘瘤14例,胃间质瘤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对2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溃疡及病灶内低密度影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最大径<5 cm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强化均匀,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内低密度影及腔内面溃疡形成在胃小间质瘤中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CT多表现为均匀强化,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多排螺旋CT在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空回肠交界处1例,回肠1例,直肠1例,肠系膜内者1例。发生于小肠的8例中5例有便血史或便潜血阳性。12例中恶性肿瘤9例,潜在恶性1例,交界性1例,不能确定良恶性1例。12例中11例肿块CT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最大径3—20cm,最大径〈5cm者1例,1〉5cm者8例。肿物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肿块内伴有溃疡形成2例,最大径均〉12cm。瘤内点状钙化灶1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cT影像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但CT检查误诊的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胃类癌CT影像表现为边界锐利的类圆形均质肿块,l例位于腔内,直径约1.0cm,CT检查漏诊后经胃镜确诊。1例位于腔外,直径约6cm,见明显均匀强化。术前cT检查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小肠类癌表现为回肠末段偏心明显强化肿物,局部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并不完全小肠梗阻,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阑尾类癌,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漏诊。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类癌。结论消化道不同部位类癌有不同的CT表现,了解这些特征性表现对于术前正确诊断类癌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8例KHE患儿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结果 8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皮下肿物,5例伴皮肤颜色异常,7例合并卡梅现象(KMP)。影像表现为单发肿物,位于躯干5例,头颈部2例,躯干与颈部1例,中位直径8.3 cm,实体肿物伴组织浸润型7例,无实体肿物的组织浸润型1例,混合型5例,深部型3例;CT平扫主要表现为等和稍低密度,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7例,不均匀轻度强化1例;MRI平扫T1WI呈等和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伴条带状、斑点状低信号,T1WI抑脂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合并骨质破坏6例,瘤周软组织网状淋巴水肿5例,胸腔积液4例,局部皮肤增厚2例。镜下表现为椭圆形或梭形内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呈“巢团状”增生,形似“肾小球”,免疫组织化学CD31和CD34均呈阳性,GLUT-1均呈阴性,部分ERG与D2-40呈阳性。结论 婴幼儿KHE具有一定的的临床与影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相关的CT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32例均行CT平扫,30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例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胃外1例,其CT表现为<5 cm肿块(9/9),内部密度均匀(9/9),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7/7),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7/7)。13例(14个病灶)中度恶性发生于胃6例(1例为2个病灶)、胃外7例,CT表现大多数为5~10 cm肿块(14/14),内部密度均匀(8/14)或不均匀(6/14),增强后呈均匀(8/14)或不均匀性强化(6/14),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9/14)或不清(5/14),转移(1/14)。10例高度恶性发生于胃3例,胃外7例,CT表现为5~10 cm肿块(5/10)或>10 cm肿块(5/10),内部密度不均匀(10/10),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10/10),边缘清晰(6/10)或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4/10)及转移(1/10)。3组在部位及内部结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与临近结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以在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作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