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传统地道中药制川乌与法半夏相配伍的煎剂进行了毒理学和药效学初步试验观察,结果未发现制川乌与法半夏配伍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也未见其各自药效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测定云南省产4种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方法:应用两相滴定法测定。结果:川贝母0.11%,梭砂贝母0.09%,粗茎贝母0.26%,浙贝母0.28%。结论:综合报道了云南产4种贝母的总碱含量,其中粗茎贝母的总碱含量测定在国内外均属首次 相似文献
5.
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彭泽贝母等12种国产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产于四川、新疆等地的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较低,而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彭泽贝母的总碱含量接近或高于同类贝母的总碱含量,为彭泽贝母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是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现将近年来有关“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资料归纳,整理如下:1 验证“十八反”、“十九畏”理论合理性的某些实验研究许多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在“十八反”,“十九畏”中有相当一部分药物确实属于配伍禁忌,这使古人用药经验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现代科学的理性认识。如:1.1 多次实验证明,人参与藜芦合用后,毒副作用明显增强。根据如下:(1)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十八反”——“株连”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十八反"几乎是中医药界异口同声认定的配伍禁忌.上自《神农本草经》,下至今日的《中药学》、《方剂学》著作和《中国药典》都是萧规曹随,言之凿凿.然而不仅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这种配伍"反药"的处方,历代医籍这种现象亦非罕见.明清以降,129家医案20 313个案例中有88家(占68.22%)使用"反药"配伍的方剂,甚至有人专门用反药相配,言其能增效或蠲除重症顽疾.现有材料表明,涉及的"反药"已超过200对,因此"十八反"的存废之争,自然就产生.若遑遑一笔勾销,似不慎重,没有充足理由和实践经验及实验根据地发展,似有任意株连或扩大化之嫌. 相似文献
8.
三蛇胆川贝糖浆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三蛇胆川贝糖浆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 氯仿提取总生物碱的方式,加入过量硫酸与提取出的生物碱反应,用氢氧化钠回滴过剩的硫酸,以西贝母碱为参照物,根据生物碱消耗的硫酸量计算含量。结果:含量测定平衡回收率为94.6%,RSD=0.966%。结论:碱性下用氯仿(1倍供试品量)提取供试品生物碱4次,然后进行酸碱滴定的方法,可以测得三蛇胆川贝糖浆中的总生物碱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于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新疆乌头属植物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乌头属植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以乌头碱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酸性染料,缓冲溶液pH(3.0±0.1)条件下,三氯甲烷萃取45min,于415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乌头碱在11.76~27.44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1.403 X+0.003 5,r=0.999 1,精密度良好,RSD=0.99%;样品溶液显色后4h内稳定,RSD=1.27%。本法测定的重复性良好,RSD=1.3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9%,RSD=1.82%。新疆伊犁不同地区分布的白喉乌头和准噶尔乌头较多,其总生物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36%和0.238%。结论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新疆乌头属植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源自《本经》提出的“七情”中的“相反”,既药物相互〈br〉 配伍后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后世医者大多望而生畏,不敢轻易用取禁忌配伍的方药。然而十八反是不是纯粹的配伍禁忌,各代医家也各持所见。但至今从未有学者探讨“十八反”中“攻”“、战”“、叛”三字相互关系,是否与“反”字都同出一辙,本文将通过对十八反历史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辨析“十八反”中“反”与“攻”“、战”“、叛”四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悉古人所创“十八反”歌诀的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附子煎煮与配伍应用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减少程度的差异。结果:附子水煎煮30 min后,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变为峰值的10.5%和41.9%,乌头碱完全检测不到;附子微波加热150 s后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峰值的59.2%、41.4%和86.6%。与生附子单煎煮比较,生附子与大黄、干姜或甘草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总含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附子单煎煮时的52.8%、66.2%和53.4%;与人参或白芍共煎煮后略有下降,分别为附子单煎煮时的79.5%和83.7%。结论: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水煎煮和微波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水解规律;生附子与大黄、干姜、甘草、人参或白芍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贝母辛、西贝母碱、贝母素乙3种生物碱成分为指标,考察西藏林芝地区不同产地野生瓦布贝母的品质情况,为今后林芝地区川贝母人工种植种质选育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体积分数)二乙胺(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林芝地区6批野生瓦布贝母中的贝母辛、西贝母碱和贝母素乙质量分数分别是川贝母对照药材的1.79~ 2.70倍、2.13~3.64倍和1.88~2.37倍.结论 林芝地区的野生瓦布贝母品质较好,可作为人工种植育种的种质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 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的RSD都低于6%,加样回收率为95.77%~101.9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乌头属中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离子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了离子对萃取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条件,拟订了复方制剂参附注射液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乌头碱含量在65~259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乌头碱的回收率为95.68±1.84~97.78±1.01%。本法取样量少、准确、精密度较好,用于不同批号供试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建立瓦布贝母与松贝母的总生物碱定量比较研究方法。方法:以贝母素甲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瓦布贝母的栽培品、野生品和松贝中总生物碱进行定量比较研究。结果: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瓦布贝母栽培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野生品次之,松贝中总生物碱含量相对较少。结论:为瓦布贝母栽培品作为扩大贝母类珍贵中药材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继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
[摘要]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云南4种不同产地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方法 草乌块根粉碎后经甲醇浸泡,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分别采用多个特征离子和外标标准曲线法对3种乌头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9,1.000 0和 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33 ng/mL、0.15 ng/mL和0.03 ng/mL;回收率均高于9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测定结果表明,4种草乌中均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但含量有差异.结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简便快速,可试用于生物样品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伊犁贝母总生物碱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伊犁贝母总生物碱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方法:以小鼠氨水引咳法、豚鼠枸檬酸引咳法和猫喉上神经刺激引咳法观察其镇咳作用;以小鼠酚红排泌法、大鼠毛细管排痰法观察其祛痰作用;以豚鼠乙酰胆碱—组胺引喘法观察其平喘作用。结果:在10mg/kg剂量下,十二指肠给药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咳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连续灌胃给药5d,伊犁贝母总生物碱在40,20,10mg/kg的剂量下对小鼠氨水引咳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在20,10mg/kg的剂量下对豚鼠枸檬酸引咳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能显著增加大鼠毛细管排痰量;在40,20mg/kg的剂量下具有显著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的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所致的豚鼠哮喘具有显著的平喘作用。结论:伊犁贝母总生物碱对实验动物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彦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6):40-40
复抗丸(主含人参、茯苓、女贞子、三七、蟾蜍、生川草乌、生马钱子等)为我院外科倪毓生主任中医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方,经过20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笔者对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并对生川乌、生草乌中所含有的乌头碱及人参中所含的人参皂苷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乌头蜜制的工艺研究及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筛选乌头蜜制工艺。方法 以不同方法加工的蜜制乌头为对象 ,采用药典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乌头碱、美沙乌头碱、海帕乌头碱的含量。结果 不同的蜜制方法对乌头中主要生物碱含量变化均有影响。结论 蜜煮生乌头是最佳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