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1.1 对象2004-06~2005-02在我院行胃肠镜检查明确胃肠广基息肉病变患96例共267枚息肉,息肉直径在0.4~1.5cm,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3~75岁,平均48.6岁;行微波治疗组共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17~68岁,平均43.5岁。 相似文献
5.
6.
提高对消化道息肉认识水平并积极治疗对消化道肿瘤二级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分析本院1996年以来内镜诊断的消化道息肉特征,并对其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下简称电切)和(或)微波治疗及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9.
1993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在内镜下共摘除消化道息肉 2 44枚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消化道息肉患者 12 7例 (共计 2 44枚息肉 ) ,男 89例 ,女 3 8例 ;年龄 7~ 77岁 ;单发 10 6例 ,多发 2 1例 (其中 1例大肠息肉多达 3 0枚 )。息肉分布 :食管 6枚 (中段 2枚 ,下段 4枚 ) ,胃 17枚 (胃底 2枚 ,胃体 4枚 ,胃窦及幽门部 11枚 )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2枚 ,大肠息肉 2 0 9枚 (回盲部 2枚 ,升结肠 3 3枚 ,横结肠 42枚 ,降结肠 3 7枚 ,乙状结肠 63枚 ,直肠 3 2枚 )。息肉直径0 .3cm~ 2 .0cm ,息肉有蒂 3 4枚… 相似文献
10.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2年,以色列工程师Gavriel Idden首先提出了胶囊内镜设想,经过数年努力,Given公司(Gastrointestinal Video En-doscopy Imaging Ltd)首先推出了世界上第1个真正意义上的可吞咽无线胶囊内镜。由于其进入临床时间较短,临床报道文献较少。2001-08美国FDA准许其进入临床,我院于2003年5月引进由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制造的 M2A胶囊内镜诊断系统,现就我们应用11例的诊断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3~2004年我院经胃肠镜下氩等离子束(APC)凝固切除胃肠道息肉2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18例.年龄13~81(平均51)岁。其中食道息肉1例,胃息肉2例,十二指肠息肉4例,结肠息肉20例,直肠息肉2例。单发息肉25例,多发息肉4例;属广基或无蒂息肉的19例,长蒂或亚蒂息肉的10例。息肉体部直径0.5~3.5cm,息肉基底直径均〈1.5cm。术前已取活检14例,术后病检11例,病理诊断腺瘤息肉5例,增生性息肉9例,炎性息肉11例,未行病检4例。27例在门诊行胃肠镜检查诊断,2例因下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入院而行肠镜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消化道息肉患者射频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92例内镜下射频治疗后的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护理。【结果】经射频治疗后并实施精心护理,82例息肉全部消失,个别患者留有浅表瘢痕。【结论】射频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治愈率,使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内镜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20多年来,随着内镜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消化道内镜技术已从单纯的以诊断为目的发展到目前的诊断与治疗并重。治疗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解决了不少既往依靠外科手术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在肝、胆管与胰腺疾病的应用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于1968年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如胰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及畸形、胆囊和胆囊管病变以及不明原因腹痛的鉴别诊断。1973年,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也称括约肌切开术(EST)开始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其原理是通过十二指肠镜用高频电手… 相似文献
15.
李启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0):622-622
我国为食道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居世界之首,大量统计资料证明,在我国高发区中最高发病率达48.87/10万,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最高发病率仅为5/10万,我国每年约有14万—15万人死于本病。对于那些到医院就诊较晚已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或是手术、放疗、化疗后又复发的进展晚期患者,采用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可解除肿瘤引起的梗阻,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适当延长生命。自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微波组织凝固疗法与内镜结合,并配合药物局部注射,在本院胃镜室对86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肯定了其方法的疗效。1资料和方法采用日本产EPM电… 相似文献
16.
氩气是一种性能稳定、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的惰性气体,它在高频高压作用下,被电离成氩离子,这种氩离子具有极好的导电性,可连续传递电流。通过这一特点将氩离子引用于医学创伤手术中。氩离子凝固术(APC),它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技术,在手术中可降低创面温度,减少损伤组织的氧化、炭化(冒烟、焦痂),使病变表面出现泛白、泛黄甚至黝黑样变(防止复发及创面被消化液侵蚀)。该方法通过氩离子流将高频电流的能量传导到目标组织表面从而实现凝固坏死的作用。其设备一般包括氩气源、氩气流量计、单极高频电流发生器、传送管道及踩踏式开关。电凝的深度取决于电流的功率、氩气流量、持续时间和探头与目标组织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6年12月采用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共56例61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经内镜检出的消化道息肉患者56例,息肉共61颗。男34例,女22例。年龄6~82(平均34)岁。胃息肉6例7颗,其中胃体下部4例,息肉5颗;胃窦部2例,息肉2颗。长蒂型息肉2颗,亚蒂型2颗,宽基或半球状3颗。息肉大小:0.5cm~1cm4颗,1cm~2cm3颗。病理类型:腺瘤性4例,炎症性2例。大肠息肉50例54颗,其中升结肠2例2颗;降结肠12例13颗;乙状结肠18例18颗;降结肠伴乙状结肠2例5颗;直肠16例16颗。息肉长蒂形30颗,亚蒂形14颗,宽基隆起形10颗…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院 1998~ 2 0 0 2年收治的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将 2组患者的促醒时间 ,血气改善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疗效明显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6 0例肺性脑病患者均符合 1980年 10月全国第 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脑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1 ]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84岁 ,平均73.4岁 ,入院病期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 6 5 mm Hg,表现为嗜睡者 9例 ,Pa CO2 >75 mm Hg,表现为意识恍惚者 11例 ,Pa CO2 >95 mm Hg。表现为昏迷者 10例 ,并发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