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肠粘连是一种因手术或创伤引起的肠管与肠管、腹膜、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异常的粘连,属于腹部胃肠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显示其发病率80%~90%~([1])。既往研究~([2])表明约30%的肠粘连患者会进一步发展为肠梗阻。Barmparas等~([3])研究表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率与腹部手术次数、腹腔浆膜面受损范围成正相关性。现代医学~([4])全面阐述了肠粘连的病理生理机制,且临  相似文献   

3.
肠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农村小儿的感染率很高,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下面结合两个病例,谈谈我们对蛔虫性不全性肠梗阻时驱虫治疗的一些体会。病历摘要例1:男性,8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5小时而急诊入院。发病前1小时患儿喝生水后,感到腹部隐痛不适,继后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难忍。呕吐两次,呕出蛔虫3条,病后未解大便。检查:体温  相似文献   

4.
攻补兼施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589-3590
目的:观察攻补兼施法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老年尿路感染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清热利湿疗法,方用八正散;观察组清热利湿与补肾益元并举,方用八正散联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攻补兼施法治疗老年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病例 患儿,刘某,男,7岁。以“腹痛3天”之主诉人院。人院前3天出现右下腹疼痛,阵发性发作,位置较固定,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吐后疼痛稍有缓解,无发热、寒战,未进食,少量饮水,排大便2次,较稀,小便正常。1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查体:体温36.9℃,营养好,神清,心肺(一),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可见长约5cm的斜形疤痕,腹软,未扪及腹部包块,右下腹压痛,以疤痕处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联合推拿治疗小儿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全性肠梗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儿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25例患儿接受中药鼻饲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各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扶正培本与软坚分消法交替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连服扶正培本之方2d、间服软坚分消之方1d的方法,进行交替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论是症状、腹水、胸水疗效,还是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扶正培本与软坚分消法交替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是,年迈体弱,多脏同病,脏腑衰败老化,《养老奉亲书》说:“年老之人,痿瘁为常”。根据老年人胸痹心痛,临床辩证要点着眼在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处理好扶正与祛邪这一对矛盾最为关键,因此,笔者于92年至今,运用通补兼施方法,治疗老年胸痹心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魏力 《天津护理》2010,18(3):135-136
通过对9例老年癌性不全肠梗阻病人使用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护理资料分析,做好置管前后的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妥善的导管固定,充分的肠道冲洗可有效地缓解老年癌性不全肠梗阻的症状,并为手术治疗提供充分的肠道准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0岁。5年来反复间断性腹痛。呕吐、食欲不振。曾以胃肠炎在多家医院反复检查,治疗,效果不佳。近几天阵发性腹痛、呕吐剧烈、加重来院就诊。外观消瘦、矮小,肤色苍白似营养不良,发育极差。腹部触诊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叩诊有浊音,肠鸣音增强。患者不在产柿区,未曾有食用柿子历史。既往无手术史。反复多次询问患者家属不能提供特珠生活史。  相似文献   

11.
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不全性肠梗阻2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年5月~1997年6月,我院分别为22例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肠切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2例中,男7例,女15例,年龄6~58岁,平均36.9岁。有手术史20例,腹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80 岁,因腹胀、恶心、呕吐5 d,肛门停止排便3 d 于2010 年6 月3 日入院.腹胀以中腹部为主,呕吐物为黄绿色胃内容物,最多量达600 ml,吐后腹胀缓解,有少量肛门排气,无腹痛、发热.既往有阑尾炎手术史、慢性便秘史.  相似文献   

13.
徐珊  林玲萍 《护理与康复》2013,12(3):232-233
总结16例老年不全性肠梗阻行结肠水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做好环境及患者准备,调试水疗仪;正确行水疗操作,并辅以腹部按摩,加强病情观察;治疗后做好对患者处置及健康教育。治愈13例,3例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率81.25%。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腹痛、腹胀、腹泻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以上腹部脐周明显,伴腹泻,3~4次/d,黄色稀便,无脓血,呕吐4~5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寒战,在当地医院考虑胃肠炎,给以抑酸、解痉、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腹痛略有好转。但3d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伴有头晕、乏力,当地医院继续给以抗感染、护胃、解痉止痛、补液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78岁。因腹痛2d伴恶心、呕吐多次入院。既往史:1年前有类似腹痛,本院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大小约2·8cm),患者要求保守治疗而未行手术。本次入院时B超示:胆囊区探及一大小约2·7cm×0·7cm的形态模糊、壁厚(0·5cm)毛糙、形似胆囊的图像,内透声差,尚未见确切结石图像,胆总管内径0·4cm,可见段3·6cm,腔内未见异常;腹部扫查:于脐下偏右侧方探及一段长约8·0cm的肠管回声,最宽处内径约4·2cm,内大部分为无回声,可见少许中等点状回声漂浮,腔内另见一大小约3·0cm×1·8cm的强光团,后方伴明确声影。B超诊断:①胆囊区异常回声(萎缩的胆囊…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引起不全性肠梗阻的机制。方法回顾分析因帕米膦酸二钠引起不全性肠梗阻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本例因诊断为肺腺癌骨转移行化疗,其间2次予帕米膦酸二钠(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后均出现全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查体:腹部膨隆,叩诊鼓音,肠鸣音稍弱,摄X线腹平片及CT检查均提示中腹部小肠肠腔轻度扩张积气,内可见短气-液平,近端可见少量液体潴留。查血电解质正常。按不全性肠梗阻予禁食、插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其间未应用其他药物。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所致不全性肠梗阻少见,临床应针对患者个体化地制订给药方案,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当人们食用大量的柿子后,鞣酸可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与果胶、树胶及食物中的纤维素等黏合在一起,并越裹越大,最后形成胃柿石。胃柿石病为消化道系统疾病,多因饮食不节造成胃纳失常。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临床常用切开取石术,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1]。目前报告胃镜下治疗胃柿石方法较多,可通过活检钳圈套器外科剪刀或高频电刀直接碎石,甚至用激光引爆  相似文献   

20.
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常以是否已有腹膜炎、肠鸣音是否由亢进变弱或消失等,来判断机械性肠梗阻有无肠绞窄、坏死,从而确定治疗方案。虽然诊断较容易,但这已是晚期,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很大的打击,不利于恢复。故早期诊断治疗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意义。但有些早期表现不典型时很难诊断,往往贻误病情,现将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