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背景:神经轴突再生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包括移植神经于细胞、胚胎于细胞和许旺细胞等在内的细胞移植疗法已取得显著疗效,然而供体细胞不足的瓶颈限制了其发展。目的:观察维甲酸诱导MESPU35胚胎于细胞分化过程,找到其最佳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条件。设计:非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0-01/05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完成。发情期昆明种小鼠18只,雌12只,雄6只,2:1同笼交配,阴栓检出日记为受孕1d。MESPU35胚胎于细胞株。方法:孕13~16d的小鼠胚胎,去头,胸腹腔脏器及四肢后,制备饲养层细胞。①采用饲养层贴壁培养增殖MESPU35胚胎于细胞,经典4-/4+法(即拟胚体自然生长4d,不加维甲酸,随后4d添加维甲酸诱导形成高比例神经拟胚体的方法)诱导其神经定向分化,不同浓度血清培养拟胚体,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血清浓度下神经样拟胚体并计数。②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各个分化时相点(5,9,14d)和不同维甲酸浓度下分化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计数分化神经细胞比例。主要观察指标:①维甲酸诱导MESPU35胚胎于细胞分化后神经拟胚体形成中突起和细胞体长度估计测量。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化细胞形态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量分化细胞比例。结果:①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血清浓度对拟胚体形成后神经定向分化有一定影响,血清浓度过高和过低降低了拟胚体神经分化比例,5%血清浓度分化比例高。②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维甲酸诱导MESPU35胚胎于细胞分化形成的NF200阳性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比例随分化时相点和维甲酸浓度升高而升高,NF200阳性细胞形态由无突起变为多极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突起由短变长,最后联结成网状。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产生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F200阳性细胞比例变化类似免疫细胞化学。结论:维甲酸配合合适的血清浓度、分化时相点等条件能够诱导MESPU35胚胎于细胞高比例神经分化,其分化调节以浓度依赖模式和时间依赖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骨肉瘤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细胞增殖和分化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解放军骨科中心骨肿瘤研究所完成。以1&;#215;10^-6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处理人骨肉瘤OS-9901细胞为试验组,对照组细胞不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观察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诱导分化向良性细胞发展的作用。①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四唑盐检测。②用药后细胞形态的变化,以显微镜观察。③骨肿瘤较为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变化,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④用药对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表达增高促进骨肿瘤细胞的增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⑤细胞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⑥计算成瘤率,并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进行比较,采用裸鼠移植瘤试验。结果: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第2天对人骨肉瘤OS-9901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为25.2%,第4天达到51.7%,第6天为68.4%。②显微镜下可见处理后的细胞生长及形态有明显改变,增殖缓慢,生长差,数量减少,分裂像少见。③碱性磷酸酶和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减少。④透射电镜下出现处理后细胞膜绒毛减少,胞核光滑无切迹,核浆比例下降等良性分化改变。⑤各组肿瘤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期对照组约为7d,实验组约为10d,用药组瘤细胞核浆比例较对照组减小,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和大片的坏死区,显示有明显抑制增值和向良性转变倾向。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有抑制骨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良性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芬生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303-1304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可能的分子机制及NGF-TrkA信号传导途径在N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本院住院患儿新鲜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观察NGF干预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值活性;RT-PCR分析TrkA表达情况。结果NGF作用NB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并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细胞增殖,2d时TrkA表达增加,4d以后出现TrkA表达的明显增加。结论NGF对NB细胞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分化,且表现剂量依赖关系;NGF可诱导NB细胞分化成熟及TrkAmRNA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NGF诱导NB细胞分化逆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认为直接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细胞虽能存活,但是只分化成神经胶质细胞,并不能分化成有功能的神经元.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对胚胎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9/2009-02在辽宁医学院科技实验楼完成.材料:胚龄13.5 d的SD大鼠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分离胎鼠脑海马组织,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将原代和传代细胞以1×107L-1接种到培养孔中,分别进行常规贴壁分化培养和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结果.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和传代后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团均呈巢蛋白阳性.常规贴壁分化培养7 d后,神经元多呈椭圆型和近似三角形,胞体大,细胞边缘清楚,胞体上有多个突起;而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后,神经元数量增加,形态清楚,但细胞胞体上突起较少.与常规贴壁分化培养比较,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率明显升高(P<0.01),神经干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从大鼠胚胎脑海马组织中分离得到可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维甲酸体外诱导后可以增加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EGF作用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体外培养、EGF诱导后神经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取胚胎13d SD大鼠纹状体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分别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EGF+褪黑素(MT)、MT和空白对照组。培养7d的神经干细胞球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再培养,分别加入EGF、MT、EGF、M和空白对照组。结果:EGF、EGF+MT组原代培养的纹状细胞在第二天即可观察到细胞出芽、增殖,7d可见大量细胞克隆,两组之间细胞克隆的数量和大小没有明显差别;MT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传代再培养后,EGF、EGF+MT和MT组第二天即可观察到细胞再增殖,3d即形成大量的细胞克隆,此三组之间相比细胞克隆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空白对照组没有见到任何细胞增殖,但可见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褪黑素能够诱导EGF刺激后的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背景:神经轴突再生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包括移植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许旺细胞等在内的细胞移植疗法已取得显著疗效,然而供体细胞不足的瓶颈限制了其发展。目的:观察维甲酸诱导MESPU35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找到其最佳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条件。设计:非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0-01/05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完成。发情期昆明种小鼠18只,雌12只,雄6只,2∶1同笼交配,阴栓检出日记为受孕1d。MESPU35胚胎干细胞株。方法:孕13~16d的小鼠胚胎,去头,胸腹腔脏器及四肢后,制备饲养层细胞。①采用饲养层贴壁培养增殖MESPU35胚胎干细胞,经典4-/4 法(即拟胚体自然生长4d,不加维甲酸,随后4d添加维甲酸诱导形成高比例神经拟胚体的方法)诱导其神经定向分化,不同浓度血清培养拟胚体,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血清浓度下神经样拟胚体并计数。②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各个分化时相点(5,9,14d)和不同维甲酸浓度下分化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计数分化神经细胞比例。主要观察指标:①维甲酸诱导MESPU35胚胎干细胞分化后神经拟胚体形成中突起和细胞体长度估计测量。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化细胞形态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量分化细胞比例。结果:①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血清浓度对拟胚体形成后神经定向分化有一定影响,血清浓度过高和过低降低了拟胚体神经分化比例,5%血清浓度分化比例高。②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维甲酸诱导MESPU35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的NF200阳性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比例随分化时相点和维甲酸浓度升高而升高,NF200阳性细胞形态由无突起变为多极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突起由短变长,最后联结成网状。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产生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F200阳性细胞比例变化类似免疫细胞化学。结论:维甲酸配合合适的血清浓度、分化时相点等条件能够诱导MESPU35胚胎干细胞高比例神经分化,其分化调节以浓度依赖模式和时间依赖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甲酸和地塞米松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诱导影响,探讨二者联合诱导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和适当条件,使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诱导得以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3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②用不同的诱导剂将其向类成骨细胞诱导。实验分非诱导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地塞米松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维甲酸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维甲酸),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和维甲酸)。③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于第4,6,8,10,12天定量检测其分泌的碱性磷酸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原代和传代培养时不同组别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情况:地塞米松诱导组细胞形态向类成骨细胞转化,维甲酸诱导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类似,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细胞与地塞米松诱导组细胞形态变化大体一致,但细胞更饱满,多角形细胞比例更高,部分区域细胞呈现漩涡状分布。②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非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量低,随时间略有增加;地塞米松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呈曲线升高[6,8.10,12d依次为(265.9&;#177;47.3),(445.4&;#177;69.4),(650.3&;#177;52.0),(703.6&;#177;62.5)nkat/L];维甲酸诱导组基本无碱性磷酸酶表达;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趋势与地塞米松诱导组相似,但绝对值有所增高[6,8,10,12d依次为(355.4&;#177;62.2),(631.3&;#177;84.4),(925.0-69.0),(1039.5&;#177;85.2)nkat/L]。(固各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结果:地塞米松诱导组和地塞米松、维甲酸联合诱导组检测Ⅰ型胶原结果发现胞浆内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非诱导组与维甲酸诱导组为阴性。结论:适当浓度地塞米松可成功的将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维甲酸与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可使成骨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现为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增高,并表达Ⅰ型胶原,具体浓度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的时效尚不完善.目的:应用神经发育音猬因子诱导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方法:应用经典的维甲酸方案与音猬因子方案两种方法诱导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生长情况,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分化细胞标志,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化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表型鉴定,具有较高均一性.通过音猬因子诱导方案诱导处理7 d后,分化细胞多数表现为NSE、NF-M、Tau和Nestin染色阳性,经图像统计分析发现经音猬因子诱导方案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阳性率显著高于维甲酸诱导方案(P<0.01),另一方面经维甲酸诱导方案诱导的细胞表现GFAP阳性率高于音猬因子诱导方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音猬因子诱导方案是一种诱导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目前研究证实全反式维甲酸在调控多种组织和细胞的增殖、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方面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体外细胞学实验,于2006-07/2007-06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普通级孕13~14 d雌性SD大鼠6只,取胎鼠用于制备神经干细胞.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取第3代神经干细胞,以2×108 L-1密度接种,分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1 d,3 d,7d,10d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诱导组均加入1 μ mol/L全反式维甲酸,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计数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维甲酸受体α mRNA的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呈阳性,细胞有多个细长突起,胞体呈绿色荧光,胞核呈蓝色荧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诱导3 d,7 d,10 d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诱导7 d组达峰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诱导组维甲酸受体α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显著提高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同时发现细胞维甲酸受体α mRNA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细胞增殖和分化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解放军骨科中心骨肿瘤研究所完成。以1×10-6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处理人骨肉瘤OS-9901细胞为试验组,对照组细胞不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观察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诱导分化向良性细胞发展的作用。①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四唑盐检测。②用药后细胞形态的变化,以显微镜观察。③骨肿瘤较为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变化,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④用药对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表达增高促进骨肿瘤细胞的增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⑤细胞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⑥计算成瘤率,并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进行比较,采用裸鼠移植瘤试验。结果: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第2天对人骨肉瘤OS-9901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为25.2%,第4天达到51.7%,第6天为68.4%。②显微镜下可见处理后的细胞生长及形态有明显改变,增殖缓慢,生长差,数量减少,分裂像少见。③碱性磷酸酶和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减少。④透射电镜下出现处理后细胞膜绒毛减少,胞核光滑无切迹,核浆比例下降等良性分化改变。⑤各组肿瘤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期对照组约为7d,实验组约为10d,用药组瘤细胞核浆比例较对照组减小,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和大片的坏死区,显示有明显抑制增值和向良性转变倾向。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有抑制骨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良性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4.
15.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of the hip joint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has been a major area of interest for surgeons treating injuries and non-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rgans of locomotion. The work of prominent Polish surgeons and orthopaedists has contributed to progress in this branch of medic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17.
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与“慎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当君子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众"则是指在许多人违反原则时,君子却不随波逐流,不盲目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