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医康复学植根于中医临床学和中医养生学,其两大核心理念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本文针对目前康复治疗人员紧缺的实际情况,对我院开设中医康复技术专业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医康复学同时具备中医学和现代康复学2个特征,两者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托,不仅具备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上康复医学的独有特征,而且具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中医康复学的概念内涵主要包括中医的康复学和康复的中医学2个层面。中医康复学概念外延主要体现在中医和康复互相结合发展层面,更深层外延则是传统中医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融会贯通的结果。理解中医康复学概念内涵和外延,对于发掘和整理中医康复理论和康复疗法有积极作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把中医康复疗法推进到更高水平,必将极大地丰富康复医学内容,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医康复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医康复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康复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几千年以,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老年病人、慢性病人的身体康复以及部分残疾人的功能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就个人对中医康复学的理解略陈拙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是指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促进康复为目的的医学分支学科即为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强调通过主动的功能锻炼,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气功疗法等来促进功能的恢复或代偿,必要时通过康复工程提供各种特殊用具以进行功能替代,提高生活及生存质量。康复中也经常作理疗、牵引、按摩、针灸及药物治疗以消除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方便功能锻炼;以重建功能为目的的各种矫形手术、白内障手术等,对某些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关键作用,也属康复医学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康复学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①中医康复学是随着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大量引进、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基本确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接受或移植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并适当加以限定,而不能囿于中医古籍“康复”的固有概念中。②中医康复学与养生学在基本概念、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不可混为一谈。③中医“治未病”的康复预防观、“杂合以治”的康复治疗观以及自然医学的康复治疗法,将会在未来世界康复医学的发展中显示出巨大优势。④中医康复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缺乏严密规范的康复功能评价方法、系统的康复治疗体系和完善的康复治疗手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康复预防观是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之一,早期康复介入有助于防止或减少患者功能的丧失或者残疾的发生,这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思想相似.针灸疗法治未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等老年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VD为例,探讨针灸疗法在VD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7.
发扬中医学的新思路─—再读《中医康复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扬中医学的新思路─—再读《中医康复学》黄致君(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中医康复学》教材的问世,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培养专业康复医学人才,开展康复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恢复《黄帝内经》的本来面目,充实和发扬《黄帝内经》的基本观点、理论和...  相似文献   

8.
康复医学作为四大医学之一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其他临床专业开设了《临床康复学》这门课.中医院校在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基础上针对留学生学习特点和语言掌握能力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多种原因,在开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问题、中医英语的翻译问题等导致留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文章就中医院校留学生临床康复学教学现状进行思考、总结和分析,用OTD教学方法等激发留学生兴趣,提高主观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研室教师基本专业知识和素养,改善教学质量以期更好地开展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把中国式康复传播到全世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康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康复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和繁荣昌盛以及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了巨大贡献,但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中医康复学科在建设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康复医学之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 ,中医康复医学对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养生康复以及病后的摄生调养都主张从整体出发。整体观在中医康复学中的指导作用反映在中医康复学之“全面康复”的思想 ,即利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达到人体形神功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具体体现在 :人与自然一体观 ,人与社会一体观 ,形神康复一体观方面。1 天人相应观中医康复医学以天人相应观为指导 ,强调天地自然的规律对人体康复进程的影响 ,顺应自然 ,因时因地制宜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的重要法则。《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圣人治病 …  相似文献   

11.
对中医康复学一些问题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康复学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1)中医康复学是随着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大量引进,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确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接受或移植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并适当加以限定,而不能囿于中医古籍“康复”的固有概念中。(2)中医康复学与养生学在基本概念、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不可混为一谈。(3)中医“治末病”的康复预防观,“杂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训练,给予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绪论:在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医疗理念认为,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需要借助西医护理技术和西药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而中医护理一般适用于慢性病的康复和疾病预防.笔者长期从事中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延缓病情变化,可为抢救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在急救患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康复医学的目的 是通过各种康复手段,以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的能力得到康复.恢复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医生治疗伤病的目的,是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尽可能恢复患者身体的各种功能,恢复患者伤病前的身心状态和生活、工作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应用中医推拿辅助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7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推拿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SS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SS功能各项评分以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中医推拿辅助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中医康复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探讨,要明确该课程培养对象专业定位,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及创新考核评价方式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中医康复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治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接受中医正骨治疗的11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优76例,良27例,差13例,优良率为90.35%。结论:中医正骨治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上的疗效确切,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实现分阶段的辩证施治,有助于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189-192
穴位贴敷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创伤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在促进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胃瘫、胃肠黏连等并发症方面颇有成效。为进一步了解穴位贴敷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整理回顾分析相关文献,对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穴位选择、药物选择、联合疗法等进行综述,为促进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提供更全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之间收治的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分别实施传统整体护理、中医护理方案,对比2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优良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可显著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其早曰康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中医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