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15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苯氧基2丙醇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氢核磁共振谱证实.初步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常见深部致病真菌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卡氏枝孢霉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化合物(I2),(I9)的体外活性优于氟康唑,与酮康唑相当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了21个2,2,-双取代-4-(2,4-二氟苯基)-4-(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及氢核磁共振谱证实。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6种常见的致病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对浅部真菌的效果要比对深部真菌的效果好,其中化合物(I7,)(I12),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根据氮唑类抗真菌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8个2-(取代苯氧基)甲基-4(2,4-二氟苯基)-4-(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5种常见的深部致病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活性与克霉唑相当或更高,特别是对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卡氏枝孢菌效果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合成含有二硫代甲酸酯侧链的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通过与二硫化碳的加成及取代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和MS确证,并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对其体外抗真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所有化合物对实验菌株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活性较好,化合物6d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伊曲康唑的64倍。结论引入丙基、硫元素和取代苄基侧链对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二硫代甲酸酯结构的引入有利于提高三唑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方法根据靶酶活性位点的空间特征、各种力场和关键残基分布,设计并合成了21个1-(1,2,4-三唑-1H -1-基)-2-(2,4-二氟苯基)-3-(4-取代-1-哌嗪基)-2-丙醇类化合物,并测定了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8种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抗真菌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在哌嗪的各种取代基中,苯基和杂环取代的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苯甲酰基取代。结论有多个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明显高于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其中化合物VIII-1,4,5和IX-3具有广谱、高活性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三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三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的结果提示,以氟康唑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三唑醇类化合物,经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以氟康唑为参照物,其中四个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的三唑及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有关光谱数据证实,对合成的所有化合物经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对所试验的常见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较大基团的N,N-二取代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 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厂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引入较大幕团的N,N-二取代侧链结构对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张辉  原静  张辰 《上海医药》2014,(5):51-54
以多孔铜为催化剂,通过卤代烃与端位炔烃及叠氮化钠Click反应,一锅法合成了6个1,4-取代的1,2,3-三唑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采用MTT法初步研究该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e和3f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均低于顺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唑类药物合理优化的分子设计模型,设计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并测试其对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环氧化物开环法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和MS确证其化学结构,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试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合成了2个含三唑酮侧链的新型唑类化合物,它们均显示了优秀的广谱抗真菌活性。结论 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优于对照药氟康唑和酮康唑,值得进一步深入构效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E)1-[4-(2,4-二氟苯基)-2-[2-(4-氟苯基)-乙烯基]-[1,3]二氧戊环-4-甲基]-1H-[1,2,4]三氮唑化合物的几何异构体,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间二氟苯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与三氮唑缩合、环氧化,得到中间体1-[2-(2,4-二氟苯基)-2,3-环氧丙基]-1H-1,2,4-三唑甲磺酸盐,将环氧化物甲烷磺酸盐水解,然后与对氟肉桂醛缩合脱水制得目标化合物6 Ka和6 Kb,经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并测试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6 Ka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为顺式构型。6Kb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为反式构型。目标化合物对5种致病真菌在体外均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6 Kb的抑菌活性优于化合物6Ka。结论该类型反式构型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优于其顺式构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合成新的三氮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方法以1,3-二氟苯为原料,运用Click反应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化合物活性有影响,供电子基团比吸电子基团对活性提高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具有萘苄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 H 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化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c对除烟曲霉菌以外的其他7种真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伏立康唑活性的16倍。结论引入萘环和烃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合成了10个新的具有3-取代磺酰胺基-2-芳基-1-三唑基结构特征的三氮唑类化合物作为真菌细菌色素P450 14α-去甲基化酶的抑制剂。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b,1c,和1g对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裴氏着色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总体来说活性不如酮康唑。与标准对照品氟康唑相比,化合物1b,1c和1g对近平滑念珠菌的作用分别比氟康唑强32倍,16倍和4倍;对裴氏着色菌的抑制作用分别双氟康唑强4倍,8倍和8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取代溴苄与1-(2,4-二取代苯基)-2-(1H-吲哚和苯并咪唑-1-基)乙醇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2-「(取代苯基)甲基」-2-(取代苯基)乙基-1-吲哚和苯并咪唑类新化合物,并用二倍体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真菌试验。  相似文献   

16.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活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勇  徐鸣夏  吕丁 《药学学报》2004,39(11):904-909
目的设计、合成三唑类抗真菌新化合物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分别以咪康唑和伊曲康唑为先导化合物,根据相关构效关系进行设计并合成;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96孔微量稀释法测定各新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1-三唑基-2-氟代苯基-3-取代氨基-2-丙醇类新化合物(M)和13个2-取代苯基-5-三唑甲基-5-氟代苯基-N-取代恶唑烷类新化合物(A),用MS,1HNMR确证结构。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A10,A12,A13的活性强于对照品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且对酵母菌亦显示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A10,A12,A13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具有萘苄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10个三唑类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对白念珠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伏立康唑活性的16倍.结论:引入萘环和烷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唑类药物与靶酶相互作用模式,设计新型三唑类化合物,并测试其对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酰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和MS确证其化学结构,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试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合成了12个含C1甲基和哌嗪侧链的新型唑类化合物,它们均显示了中度至良好的抗真菌活性.结论 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优于对照药氟康唑,值得进一步深入构效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报道18个N-甲基-N-(m,p-取代苄基)-α-取代萘苄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抑菌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常见8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对浅表真菌活性好于深部真菌,与萘替芬相当,优于克霉唑,低于布替萘芬。化合物(7),(8),(13),(14)等对S.xchenckii活性是萘替芬及克霉唑的30 ̄60倍,化合物(2),(7),(8),(14)对E.floccosum的活性是萘  相似文献   

20.
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含氮侧链的引入对三唑醇类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22个含氮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其中18个为新化合物;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初步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常见深部致病真菌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卡氏枝孢霉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Ⅱ17体外活性优于氟康唑,与酮康唑相当.结论引入含氮侧链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目标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及立体化学特征对该类化合物发挥体外抑菌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