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光动力诱导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血浆内皮素-1浓度变化以及复方樟柳碱(CA)颞侧皮下注射的调控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SD雄性大鼠85只,其中75只通过光动力法诱导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确认AION鼠造模成功后分为单纯AION组、CA干预组、生理盐水组各25只,另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CA干预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行颞侧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 d.在造模后第1、3、5、7、14天分别随机采集CA干预组和NS组各5只大鼠血浆;单纯AION组第1~5天和第7~14天分别采集15只和10只大鼠血浆,空白对照组10只大鼠一次性采集血浆,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鼠血浆内皮素-1浓度水平.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及参数t检验.结果 单纯AION模型组血浆内皮素-1均值为(114.9±17.6)ng/L,高于空白对照组均值(69.4±9.1)ng/L(t=14.92,P<0.01),AION模型组造模后1~5 d血浆内皮素-1浓度高于7~14 d时的浓度(t=11.06,P<0.01).CA干预组和NS组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P<0.01),除在第3天内皮素-1浓度CA组低于NS组(t=4.72,P<0.05),其余在第1、5、7、14天相同时间段血浆内皮素-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2.07、0.81、0.93,P>0.05).结论 光动力诱导大鼠AION模型存在血浆内皮素-1高表达,颞侧皮下注射CA对血浆内皮素-1有调控作用,可降低其浓度.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诱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rAION)模型,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光动力疗法诱导rAION。30只实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5只、激光组5只、光敏剂组5只、光动力模型组15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光动力模型组从大 鼠 尾静脉注入血卟啉衍生物(HPD)后避光2 h,使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机对大鼠右眼视盘中上 范围进行照射,激光波长647 nm,能量80 mW,照射时间120 s,光斑直径2/3个视盘直径(D D);激光组使用光动力模型组相同参数的激光持续照射大鼠右眼视盘120 s;光敏剂组单纯 从鼠尾静脉注入HPD;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通过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其形态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 3只鼠麻醉意外死亡,共27只鼠进入结果分析。造模后光动力模型组第1~6天眼底检查发现视盘上半水肿,第16天视盘上半边界稍清晰,第23天 视盘上半灰白萎缩边界清晰直至第90天;造模后30 min时FFA检查即可见到大鼠视盘上部强荧光,第1天时FFA检查视盘上部早期弱荧光、中期强荧光;≥16 d时视盘上部始终弱荧光;闪光 VEP 检查 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值降低改变(P<0.003);第6天时OCT检查显示视盘视神经反射面高出视网膜反射面,且表面粗糙不平厚度增加,第23天时视盘视神经反射面低于视网膜反射面;组织病理学检查,第1天见视盘部分高度水肿,组织疏松,伴盘周视网膜移位; 第23天见视盘及附近神经纤维层变薄,盘周神经节细胞核数明显减少。激光组、光敏剂组和空白组在不同观 察点和时段未见眼底、FFA、OCT、VEP和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 结论 通过光动力方法诱导建立的拟rAION模型,经眼底、FFA、OCT、视电生理和组 织病理学证实是成功的,并相似于人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90-94)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分析SD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模型中视神经组织蛋白表达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选取10只8周龄体质量200~25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建立NAION模型,最终选取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作为NAION模型组,同时取4只体质量和周...  相似文献   

4.
背景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ION)是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建立理想的放射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对于研究RION的自然病程、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放射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8周龄SPF级健康无眼疾SD大鼠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总剂量30 Gy的放射线分3次照射大鼠头部;采用ELlSA法测定照射后1d,2、4和8周大鼠血液中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质量浓度,并观察视神经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空白组与模型组照射前后各时间点ET-1和vWF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T-1:F分组=32.160,P=0.012;F时间=21.180,P=0.023.vWF:F分组=73.110,P=0.001;F时间=46.180,P=0.002);其中空白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液中ET-1和vWF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血液中ET-1和vWF的质量浓度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并于照射后4周达高峰.照射后8周模型组大鼠神经纤维束肿胀,排列紊乱,神经纤维间明显空泡化;轴突肿胀,髓鞘板层分离轴突增加,轴索萎缩.空白组和模型组轴索的脱髓鞘率分别为(1.35±0.79)%和(14.44±2.32)%,2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P<0.01). 结论 总剂量30 Gy的放射线照射大鼠头部能制作稳定的放射性视神经损伤模型,该方法操作简单,廉价实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侯正玉  卞小芸  宋秀君  左艳霞 《眼科研究》2009,27(12):1095-1099
目的观察0.2%酒石酸溴莫尼定对视神经夹挫伤大鼠视网膜形态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0只。60只大鼠用视神经钳夹法制作SD大鼠视神经夹挫伤模型,治疗组30只鼠给予0.2%酒石酸溴莫尼定点眼,于实验的l、3、5、7、14、21d处死大鼠,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各组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数量,用透射电镜观察和比较各组鼠视网膜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鼠视网膜中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结构正常,治疗组较模型组视网膜形态损伤减轻。造模后3~21d,模型组和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RGCs数量明显减少(P〈0.05),但治疗组较模型组RGCs数量明显增加(P〈0.01)。造模后5~7d,治疗组bcl-2在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但bax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的bcl-2在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但bax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0.2%酒石酸溴莫尼定对大鼠视神经夹挫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一种常见视神经急性缺血性疾病,临床观察患者血浆内皮素(ET-1)浓度高表达,但眼内组织ET-1水平有无异常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变化,探讨ET-1与NAION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RIA)测定41例NAION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15例非病变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将NAION患者按视盘水肿程度分为重度水肿组、轻度水肿组、水肿消退组3组;并根据病程分为发病14 d内(病程1组)、15~30 d(病程2组)、31~60 d(病程3组)和61~180 d(病程4组)等4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视盘水肿程度以及病程的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结果NAION患者比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增高(t=5.02,P<0.05)。不同性别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差异。视盘水肿程度不同组间血浆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P<0.05);血浆ET-1水平随病程延长逐渐下降,不同病程组间血浆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P<0.05);病程1、2、3组与对照组血浆ET 1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92,t2=3.47,t3=2.18, P1<0.01, P2<0.05, P3<0.05)结论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可能与视盘损害程度和病程长短相关联。(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156-158)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模型大鼠视网膜蛋白质表达变化。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分为NAION动物(rNAION)模型组、单纯激光照射组、单纯光敏剂孟加拉玫瑰红(RB)组(单纯光敏剂RB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为5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光动力疗法建立rNA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对兔受损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大白兔6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损伤生理盐水组B组,损伤治疗组C组,B、C两组又随机分为损伤B1组、B2组(作病理切片用),损伤治疗组C1组、C2组(作病理切片用)。B、C两组兔双眼作视神经损伤模型后,C组给予盐酸美金刚药物治疗,剂量每天每只兔10mg,每天上午一次性给全部药物。B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1d、3d、7d、14d、21d、28d随机处死各组兔子,检测视网膜谷氨酸浓度变化及观察视网膜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和用药后1d、3d、7d、14d损伤生理盐水组和损伤治疗组视网膜谷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较对照组高。损伤生理盐水组视神经损伤后谷氨酸浓度迅速增高,第3天达最高峰(13.90±0.55)mmol.L-1,与对照组(2.59±0.37)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7天开始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外形皱缩,核固缩。盐酸美金刚药物治疗组第3天谷氨酸含量(6.75±0.45)mmol.L-1明显低于损伤组(13.90±0.55)mmol.L-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时谷氨酸含量两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药物能明显降低谷氨酸浓度从而减少细胞凋亡,保护受损视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视神经挫伤大鼠损伤修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大鼠右眼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 d、1周、2周、4周、6周,各组均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观察P波振幅和潜伏期的变化,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显示,造模后4周、6周,药物组P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波振幅趋于平稳,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晰,药物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后可见视网膜组织结构紊乱,明显水肿;随时间推移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药物组的视网膜组织形态逐渐恢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均在造模后1 d Caspase-3蛋白开始表达,造模后1周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造模后2周、4周、6周药物组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能改善视神经的损伤,促进视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