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廖宁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505-350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和131I-全身显像(131I-WBS)联合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患者手术+131I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5例DTC患者术后3~4周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以下简称"清甲"),131I治疗前及随访时用RIA法各测定1次血清Tg,同时口服131I111~185MBq(平均133.8MBq)48h后,和(或)口服治疗剂量131I3.7~5.55GBq(平均4.5GBq)5~7d后做全身显像。结果:24例经临床证实有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中,11例(45.8%)Tg>10ng/mL,21例(87.5%)131I-WBS阳性,只有8例(33.3%)患者Tg和131I-WBS同时阳性。结论:DTC经手术+131I治疗后,常规进行Tg测定和131I-WBS检查,对尽早发现复发或有无转移、决策131I治疗方案以及评估131I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除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并行测定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甲状腺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DTC术后患者,经131I清除甲状腺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患者血清Tg作并行检测(DTC患者术前、术后清除甲状腺前的血清与131I清除甲状腺3个月后的血清同时检测),并按不同Tg水平分组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DTC患者中,10例血清Tg<4.14ng/mL(2例DTC复发/转移,1例TgAb阳性);14例血清4.14ng/mL14.46ng/mL(34例DTC复发/转移,25例TgAb阳性);采用χ2检验对不同血清Tg水平的组间作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并行测定对监测DTC131I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而131I-诊断剂量全身显像(131I-Dx-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对33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并进行大剂量131I治疗后随访中发现Tg阳性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6~3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18/21)和90.00%(18/20)。18F-FDG PET/CT显像对血清Tg≥47.59 ng/ml的DTC患者诊断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100%)明显高于对血清Tg<47.59 ng/ml的DTC患者(66.67%)。18F-FDG PET/CT显像改变了15例(15/33,45.45%)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4例(4/15,26.67%)再次接受手术治疗,11例(11/15,73.33%)再次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和131Ⅰ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阴性时,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否可以反映DTC的复发和转移以及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这些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临床随访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经手术和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的DTC患者随访发现11例患者(21.15%)的血清TgAb浓度均为阳性(>40 IU/ml,范围为84.0~5450.0 IU/ml),但血清Tg<0.2 ng/ml;随访期间行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和131 Ⅰ全身显像,计算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必要时行全身骨显像、X/CT、B超、MRI检查等.结果 11例血清TgAb浓度均为阳性的患者中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和131Ⅰ全身显像共发现8例患者阳性病灶13个,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发现阳性病灶8个,其中纵膈转移2个,颈部病灶(包括残留病灶和颈淋巴结转移)6个,阴性病灶5个(假阴性),其中颈淋巴结转移3个,纵膈和肺转移各1个,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的灵敏度61.5%,特异性100%,阳性预期值100%;131Ⅰ全身显像发现阳性病灶10个,其中纵隔转移2个,肺转移1个,颈部病灶(包括残留病灶和颈淋巴结转移)7个,阴性病灶3个(假阴性),其中纵隔转移1个,颈淋巴结转移2个,131Ⅰ全身显像灵敏度76.92%,特异性lOO%,阳性预期值90.9%.结论 当DTC患者上血清Tg处于低水平状态时,如果TgAb水平持续升高,可以作为诊断DTC转移或复发的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DTC复发和转移较敏感,可用于血清TgAb浓度升高而Tg水平阴性时的DTC复发和转移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1I治疗前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复发和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接受甲状腺全切/次全切术后患者135例,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灶前检测血清Tg并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按照血清Tg水平≤2μg/L、2~10μg/L和≥10μg/L分为3组。结果135例甲状腺癌患者中,56例血清Tg≤2μg/L(4例131I -WBS阳性)、44例血清Tg在2~10μg/L(5例131I-WBS阳性),35例血清Tg≥10μg/L(28例131I-WBS阳性);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17例,其中13例血清Tg≥10μg/L,血清Tg≤2μg/L和2-10μg/L各2例;肺转移3例,Tg均>10μg/L。结论刺激状态血清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监测复发和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应结合131I-WBS、颈部B超等检查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诊断剂量的全身碘131(^131I)显像(D-WBS)、颈部超声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复发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全切术、^131I去除治疗后6个月或以上DTC随访患者50例。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参考标准绘制四格表研究这些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免疫分析法血清Tg值(Tg。)与D.WBS平行实验诊断DTC转移、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92.9%、96.0%、91.7%、100.O%。结论在比较的几种方法中,TgIMA结合D—WBS平行试验诊断DTC转移、复发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131I-SPECT/CT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142例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行放射性131I碘内照射治疗208次,口服Na131I剂量3.7~11.1 GBq,5~7 d后行131I-WBS和131I-SPECT/CT显像。结果 131I-WBS发现DTC复发或转移灶真阳性245个、假阳性14个、假阴性48个、真阴性155个,131I-SPECT/CT显像发现DTC复发或转移灶真阳性427个、假阳性2个、假阴性14个、真阴性208个。DTC患者131I-WBS的灵敏度为83.6%,131I-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6.8%,两者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I-WBS的特异性为91.7%,131 I-SPECT/CT特异性是99.1%,两者比较0.01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31磺全身显像(131I-WBS)、Tg和X线胸片检测分化型甲癌肺转移灶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研究.62例被怀疑有甲癌肺转移患者,通过随访、术后剩余甲状腺被131碘去除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诊断与治疗剂量131I-WBS和X光胸片三种检查.结果表明14例确诊阴性患者,三项检查均为阴性,因而特异性均为100%.48例阳性患者中,剩余甲状腺去除前诊断剂量131I-WBS敏感性69%,准确性76%,治疗剂量131I-WBS敏感性75%,准确性81%,Tg敏感性73%,准确性79%,X光胸片敏感性52%,准确性63%,明显低于Tg和131I-WBS(P<0.05).将三种检查合并,其敏感性与准确性明显提高,分别达92%和94%.剩余甲状腺去除后131I-WBS(诊断与治疗剂量敏感性相同)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达96%和97%,而Tg和X光胸片无变化.结果提示三种检查诊断肺转移灶都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以131I-WBS>Tg>X光胸片,尤其是剩余甲状腺被去除后;三种检查联合使用于高度怀疑肺转移的患者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显像对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131I-RxWBS)阴性且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对72例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并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后随访中发现Tg阳性而131I-RxWBS阴性DTC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6~3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Tg升高而131I-RxWBS阴性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Tg升高而131I-RxWBS阴性的DTC复发或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60/72)、89.47%(34/38)、76.47%(26/34)、80.95%(34/42)和86.67%(26/30)。18F-FDG PET/CT显像改变了35例(35/72,48.61%)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23例(23/35,65.71%)接受手术者在临床随访中均未见甲状腺癌复发及转移,其余12例(12/35,34.29%)随访期内均显示病情进展。结论 对于131I-RxWBS阴性而Tg阳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有助于诊断和定位复发及转移病灶,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0.
TENIS综合征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而诊断性或治疗性131 I全身显像(131 I-WBS)未见明显病灶的现象,已成为治疗DTC的难题之一,且目前对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尚无统一共识及标准.本文就TENIS综合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31ISPECT/CT融合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判断残留和转移病灶的存在和部位以及确定治疗计划的作用。方法DTC患者25例(50例次)于131I治疗后5~7天行131ISPECT/CT全身和局部断层显像。131I治疗剂量分别为100mCi、150mCi和200mCi。结果①治疗后131I融合图像显示:单纯残留甲状腺组织摄取131I13次(26%),残留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6次(12%),双肺弥漫性及散在病灶4次(8%),咽喉部及残余甲状腺组织3次(6%),纵隔和颈部淋巴结1次(2%),双肺、颈部淋巴结和残余甲状腺组织13次(26%),咽喉部2次(4%),颈部淋巴结和双肺3次(6%),残余甲状腺和双肺3次(6%),残余甲状腺和骨摄取碘1次(2%),多发骨和颈部淋巴结1次(2%)。②本组DTC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1000的12次(24%),Tg1000~50的11次(22%),Tg<50的20次(40%),7次(14%)无Tg资料。Tg值与131I摄取灶的数量和范围有关,但是部分患者131I摄取较多而Tg仅轻度增高或正常范围。③15例(60%)在治疗1~5次后不再行131I治疗,其中11例(11/15例)治疗后根据131I融合图像未再发现病灶并结合Tg正常而不再需要治疗,其余4例治疗后同机CT显示的双肺弥漫性或散在病灶不摄取131I。结论131I治疗后SPECT/CT融合显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以明确诊断DTC的残留、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再次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残甲及颈部腺外转移灶的评估价值。方法:入组240例拟行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患者131I治疗前行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服131I后5天行SPECT/CT全身扫描,必要时行颈部断层扫描。把131I显像结果作为标准,评价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对术后残甲和颈部腺外转移灶的评估价值。结果: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对DTC患者术后残甲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5%、84.2%、98.9%、32.1%;其对DTC患者术后颈部腺外转移灶评估的灵敏度为40.2%。结论: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可作为DTC患者清甲治疗前对残甲的评估检查方法;但在发现颈部腺外转移灶的敏感度方面尚不如131I显像。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131I治疗及131I全身显像(whole-body scan, 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术后患者的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合并甲状舌管囊肿致131I-WBS阳性患者诊治经过与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监测放射性~(131)I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值及胸部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肺转移患者~(131)I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42例DTC肺转移患者,通过动态监测~(131)I显像、Tg值和胸部CT等评价~(131)I治疗肺转移灶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5例临床治愈,20例好转,有效率59.5%(25/42);17例无效或病情进展,无效率40.5%(17/42)。单纯按~(131)I显像、胸部CT、Tg值判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3%(27/42)、71.4%(30/42)和59.5%(25/42)。治疗前后Tg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026,P=0.043)。结论:~(131)I能较为有效地治疗和控制DTC肺转移病灶。Tg值异常升高,经~(131)I治疗后无明显降低,提示~(131)I治疗疗效欠佳。~(131)I显像、Tg值、胸部CT动态监测是查找肺转移和评价~(131)I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131)碘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肺转移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82例疑似DTC术后肺转移患者,均行~(131)碘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及平面显像技术检查。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联合胸部CT扫描检查为"金标准",统计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及平面显像技术检查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82例疑似DTC术后肺转移患者经血清Tg联合胸部CT扫描检查证实62例为肺转移,20例为未肺转移;SPECT/CT断层显像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高于SPECT/CT平面显像,漏诊率较SPECT/CT平面显像低(P0.05)。结论 DTC术后肺转移诊断中采用~(131)碘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为临床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131I全身扫描(131I-WBS)胸腺异常碘摄取并伴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的发生率,探讨胸腺碘摄取及其对Tg升高的影响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接受131I-WBS检查的DTC患者131I-WBS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观察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情况及血清Tg水平。结果 316例患者共735例次131I-WBS检查中,4例患者共5例次显像可见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占0.68%(5/735),均为治疗剂量全身扫描(Rx-WBS)条件下,且均为第2次131I治疗后出现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其中1例患者在第3次131I治疗后仍出现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3例患者共4例次Rx-WBS检查前血清Tg水平升高,分别为13.80 μg/L、> 300.00 μg/L、16.40 μg/L、20.60 μg/L。结论 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Tg升高患者131I-WBS仅上纵隔处出现异常摄取时,应注意排除胸腺原因所致可能,以避免不当治疗。  相似文献   

17.
PE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失分化患者复发及转移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精(18F-FDG)PET/CT显像对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而131I-诊断剂量全身显像(d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15例TG阳性而dWBS阴性DTC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测,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病灶性质的标准,得出其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PPV),并比较术前、术后TG变化.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DTC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和91.43%,术后TG值较术前TG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TG阳性而131I-dWBS阴性DTC患者的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测手段和判断是否须行外科手术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肺转移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DTC患者60例,均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术后均采用~(131)I SPECT/CT断层及平面显像技术检查是否发生肺转移,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联合胸部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131)I SPECT/CT两种显像技术的诊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本组共60例DTC患者,"金标准"结果显示,发生肺转移者46例,未发生肺转移者14例;~(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检查出肺转移28例,~(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检查出肺转移46例;~(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DTC患者术后肺转移的灵敏性100.00%(46/46)、特异性71.43%(10/14)及准确率93.33%(56/60)均高于~(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DTC患者术后肺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较高,能有效减少漏诊、误诊,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联合颈部超声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4例患者均为DTC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行再次131I治疗前检测血清TGAb、TG水平,并行颈部超声检查,在131I治疗后1周行131I全身SPECT扫描(WBS).结果 对DTC复发或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TG分别为76.9%、66.7%和75%;超声为79%、58%和75%;TG联合超声为96.8%、71.4%和92.1%.12例TG假阴性患者中,有10例患者TGAb≥,100 IU/ml,其T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阳性组患者WBS阳性风险是阴性组患者的8.591倍.超声阳性患者WBS阳性风险是阴性患者的6.953倍.结论 TG联合超声能显著提高对DTC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运用TG监测DTC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灶,应同时检测TGAb.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31I-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手术 131I治疗后DTC患者,行131I-WBS及131I-SPECT/CT显像,并观察131I浓聚灶在CT图像上的位置.对两种显像结果皆为阴性者做作18F-FDG符合显像.结果 131I-SPECT/CT较131I-WBS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并排除11处131I-WBS假阳性病灶.结论对DTC进行 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供更多有关对甲状腺癌病灶的摄碘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对病灶的定位诊断能力,有利于制定和调整治疗和随访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