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温病汗论     
外感热病以其病程中汗液变化显著而有“汗病”之称(《杂说》)。通过观察温病不同阶段汗出异常的表现,可为分析病机、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是温病临床辨治的重要方面。历代医家对此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理论上亦有不少阐发。但综观前人有关论述,内容虽然丰富,却有零散,笼统之处。因此,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讨温病过程中汗出异常的机理,及其辨治大要,对于深入理解温病学的有关理论,开拓温病临床辨治和研究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医学家张锡纯治疗温病擅用汗法,多取辛凉、辛寒之法,不论新感伏气温病,根据病机、证候,因势利导,促进邪从汗解,认为“阴阳和而后汗”,“出汗之道,在调剂其阴阳”。他的这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温病测汗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病理之汗及药后正汗,阐明测病理汗在温病过程中有辨证论治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测药后汗对判断病情的向愈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辩证运用中医汗法,是温病初期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具体运用上,采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宣化表湿,滋阴发汗等四种治疗方法.结论 汗法是温病治疗方法中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病机、症候、治法等方面对温病学中战汗与转疟两概念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战汗与转疟为温病透邪法运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谈温病汗泄伤阴与透汗解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中医之汗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之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兹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起病急骤、热象偏重、传变迅速、易化燥伤阴,甚至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指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证候类型[1]。对于温病卫分证的治疗,古今医家各抒己见,却扑朔迷离,模棱两可,唯叶天士之言字字珠玑,其法在临床上可取得立竿见影之效。然而细细斟酌  相似文献   

10.
郭选贤  邵文雪 《中医学报》2019,34(7):1363-1366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温病的辨证""温病的辨证体系"的概念不甚明了的状况,本文对温病辨证体系中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三焦辨证体系和湿热三焦辨证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期达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温病的辨证体系内容,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之目的。文章首先明晰"温病""证候群""辨证体系"这三个重要概念的基本含义,然后从整体上概述了温病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实质特点,从每种辨证体系理、法、方、药入手,详细论述了各种温病辨证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认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重在辨病变之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辨证体系重在辨部位、病性、证候,二者应相辅应用,经纬互参;湿热三焦辨证体系既与三焦辨证体系有关,也与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有关。每种辨证体系既相互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1.
湿温病是由湿热毒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它属于温病的范畴,归湿热类型。包括现代医学的伤寒,付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流感,钩端螺旋体病及急性血吸虫病等。  相似文献   

12.
论阳明之汗     
《伤寒论》阳明病属里实热证,“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其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7)。里热外达,必见身热;热蒸液泄,汗自出焉。观太阳中风有自汗,少阳有合目则汗,少阴亦有阳虚不能固表而自汗出,但均不如阳明汗出为甚,故仲景云:“阳明病,法多汗”(201)。阳明之汗与化燥、成实、发黄等证之机转至关紧要,谨试论之。  相似文献   

13.
一、温病三焦辨证贯穿气机 升降的理论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并与外界四时气候、阴阳升降相适应,必须靠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否则病变发生。《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志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相似文献   

14.
试论陆九芝的温病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懋修(1811~1886年)字九芝,又名勉旃,号江左下工,又号林屋山人.清代元和县(今江苏吴县)人.他家世以儒显,亦为科举显赫之门第,且都能医.九芝初为诸生,以文学著名.咸丰(1851~1861年)中转徙上海,致力于医而以医名.晚年其子陆润庠登第,就养京邸,即定居北京.  相似文献   

15.
16.
古代医家强调湿温病禁汗、下、润 ,又指出可汗、可下、可润 ,乍看起来似乎矛盾 ,其实是要辨证施治 ,因病势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18.
三焦辨证是祖国医学辨证理论之一,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常与卫气营血辨证并驾著称,系由清代著名温病大家吴鞠通氏所创立。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较之,其形成尤晚,但究其渊源亦甚为深邃,不次于脏腑、六经等诸辨证理论。并且自吴氏创立后,迄今对之又产生了某些不同的认识,即所谓其流。因此,在学习、整理、研究祖国医学中,对三焦辨证进行一下溯源析流,颇有必要。余乃不揣陋识鄙见,兹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9.
温病病因学是研究温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说。了解温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病的条件,就可以设法消除这些原因和条件,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温病。一、邪正关系对温病发生的影响祖国医学认为任何温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由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斗争的结果所决定的。病邪可以使人发生温病,这是温病发病的外介因素。如风温犯人,最初表现肺卫症状,若治之不当,最易逆传心胞,出现神昏、痉厥、或耗损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温病学派的贡献及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分析了各学派对温病学建立的贡献和局限,指出了不应因伏气、温疫学派的理论不够系统完善而摒弃和埋没其中许多精粹的理论、方药;现行温病学教材单崇叶、薛、吴、王也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