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占95.24%,高于对照组之78.9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笔者应用张延昌主任医师从《武威汉代医简》中整理出的祛寒逐风方和清热逐风方治疗寒热错杂之痹证,获得很好的疗效。这两方以乌头、附子为主药,佐以川椒、苦参、大黄等药,  相似文献   

3.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发现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被称为《武威汉代医简》。从时间上它晚于《五十二病方》,而早于《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理论逐渐形成、遣药组方更加规范的过渡阶段的代表著作。与《五十二病方》比较,本书在药物学上有其自身特点:1 炮制《武威汉代医简》将炮制称为“冶合”,在内容上不及《五十二病方》炮制方法丰富,尤其是修治内容较少。但《武威汉代医简》所载药物多要炮制,具普遍性,实际要比《五十二病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武威汉代医简》之五劳七损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武威汉代医简》之五劳七损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照组给予口服益肾蠲痹丸,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之78.9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武威汉代医简》之五劳七损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治疗寒湿型痹证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治伤寒遂风方、治痹手足雍肿方均出自武威汉代医简,临床实践证明以之治疗寒湿型痹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延昌 《中医药导报》2002,8(11):699-701
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时间、恢复期的护理、急救护理五方面 ,对 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和 1973年底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对比。可以看出 ,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已经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 ,并广泛地运用于实践 ,实为难能可贵。《武威汉代医简》和《五十二病方》所载有益的调护方法 ,至今仍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时间、恢复期的护理、急救护理五方面,对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和1973年底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的调护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已经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广泛地运动于实践,实为难能可贵。《武威汉代医简》和《五十二病方》所载有益的调护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段祯 《中医研究》2010,23(11):77-78,F0003
《武威汉代医简》简50有关大黄一药,学界有两种意见:一是释作"大黄肉",指除去粗皮的大黄;一是释作"大黄丹",指断面呈红色的大黄。根据《武威汉代医简》"肉"、"丹"二字的书体特征,指出其当释作"大黄丹"。进而通过分析《武威汉代医简》偏正式词汇的构成特点,发现其俱是前偏后正式结构,指出将"大黄丹"解释作断面呈红色的大黄,有悖《武威汉代医简》惯例。通过考察汉代炼丹术及《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本草著作以及《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等方书,指出"大黄丹"当指"黄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列举甘肃省名中医张延昌主任医师运用《武威汉代医简》中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医案三例,说明了《武威汉代医简》中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在今日的临床中,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灵活的运用,可以扩大治疗范围,对强直性脊柱炎等一些病种仍可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张延昌 《中医药导报》2002,8(8):494-495
以 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早在 190 0年的汉代医简中的“伤寒逐风方”为主方配制的“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 5例 ,总有效率为 96 % ,并能明显改善腰骶及双臂疼痛、肢体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功能障碍及低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张震  李浩 《北京中医药》2020,(2):104-108
老年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群体,其具有五脏皆虚、真邪相攻、情绪波动的体质特点。在本次疫情中,“湿”“毒”“虚”相互兼杂,中医辨治应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主体,兼顾少阳枢机。结合对住院老年患者的临证体会,将本病辨治分为四期七证加以论述。初期多毒伏膜原、中焦受困,或湿毒犯卫、游溢经络,或毒陷少阳、枢机不利;进展期多湿毒化热、熏灼气分,或湿毒化热、入营伤血;危重症期多邪盛正弱,甚或内闭外脱;恢复期可见气阴两虚、湿毒余留。治疗应“重视湿邪”“贯穿解毒”“兼顾体虚”。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相对其他患者既有病机病性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临床既有专病专方的论治,亦应区分进行个性化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李凤仙 《山西中医》2010,26(5):39-41
目的:观察风热、血热、湿热不同证型中药复方对实验性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利用小鼠尾部表皮天然缺少颗粒层而类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障碍病理改变,给予小鼠低、中、高3个剂量不同证型中药复方银屑病治疗药物,计数鼠尾颗粒细胞数;选雌性小鼠腹腔注射乙烯雌酚0.2 mg/只,连续3天,3天后改隔日1次至第12天为止,造成小鼠阴道上皮过度增殖模拟银屑病病理改变,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3个剂量风热证、湿热证、血热证中药复方药物,并设阿维A为阳性对照,连续12天,光镜下观察阴道组织病理学变化,计数小鼠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颗粒总数;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与激敏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小鼠耳廓肿胀度。结果:中、高剂量风热证方、湿热证方和血热证方的高剂量显著增加小鼠尾部表皮颗粒细胞数;中、高剂量风热证方、湿热证方和血热证方高剂量明显降低雌激素致小鼠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中、高剂量风热证方和中剂量湿热证方及中剂量血热证方显著降低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耳廓肿胀度。结论:风热证方、湿热证方、血热证方均可改善小鼠尾部表皮类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障碍,抑制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临床对风热、血热、湿热不同证型银屑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医醇賸义》为主,并结合《医方论》《食鉴本草》《费伯雄医案》等费伯雄其他相关著作,采用归纳整理分析的方法,从病因、病机与治则方面对费氏有关血证的论述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病因、病机分析上,费伯雄注重火热血证的虚实、兼夹及所涉脏腑的鉴别,针对劳伤血证认为有五劳、七伤之别。治疗上主张"辨症察经,依经而治",选方用药提倡和缓中正,并权变古法,创制新方,同时重视调肝与食养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记泉  王巍  王鹰  马原  马铁明 《新中医》2022,54(2):153-156
以"魄门亦为五脏使"为理论基础,分析针、灸、药结合治疗脱肛的机理。分析认为,在生理上,肛门与五脏之间密切相关;在病机上,气虚下陷是脱肛发生的基本病机,湿热下注是其常见伴发证,脱肛的发生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治疗上,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疗原则,结合辨证论治,加减用药或用穴,或攻或补,或清或温,依法施治。  相似文献   

15.
邱健主任医师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基层中医特色重点脾胃病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37年,擅长治疗脾胃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精研医术,善用经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运用升降散论治外感热病有独到的见解,认为“郁热”之病机贯穿于外感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可单纯因感受淫邪致郁,也可因内生之“郁热”外合六淫之邪而发病,遵循“火郁而发之”,崇尚升降散治以透发郁热、升清降浊,和气机,调卫气营血,和三焦,临床遵循“辨病+辨证”原则,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随证治之,主要分为卫分热毒证、邪犯少阳证、肺热壅盛证、阳明热盛证、营血热盛证、湿热壅盛证六型随证加减,并注重因势利导,兼顾脾胃,调理饮食,顾护阴津,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符方智  易港  任杰  周青 《陕西中医》2022,(7):918-920,935
慢性前列腺炎(CP)为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其中医病因多与虚、湿、热、瘀相关,表现为虚实夹杂的病性特点。基于国医大师王琦从虫毒论治男性不育经验和中医“湿热生虫”理论,认为湿热常致虫毒患生,湿热证与虫毒证常同时出现,因此提出CP中医主导病机为肾虚湿热、血瘀虫毒。中医治疗应根据辨证给予“扶正”和“祛邪”,其中“祛邪”应注重辨治湿热、血瘀、虫毒。国医大师王琦、段亚亭根据《金匮要略》注“男子加滑石半两”,将当归贝母苦参丸加滑石用于CP的治疗。分析四味药物功用特点,当归化瘀润燥以行气血,贝母清热开肺以通水道,苦参清热燥湿以祛虫毒,滑石清热利水以通前窍,共奏清热利水、活血杀虫之效,符合CP“祛邪”的中医治法。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当归贝母苦参丸加滑石可能在下尿路症状感染、盆腔疼痛、细菌感染等方面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麒  谢心军 《陕西中医》2022,(9):1256-1259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内在发病因素是气虚血瘀或慢性劳损,外在发病因素是外感风、寒、湿或外伤等。本研究通过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病因病机、临床发病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探索“虚瘀毒”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联系。从“虚瘀毒”三方面分析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病因病机,并说明以 “补虚、化瘀、解毒、内外合治”为主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药防治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兼夹体质演变规律。方法运用EXCEL表格、SPSS 20. 0统计软件对1125例PCOS患者体质转化分进行分析。结果 (1) PCOS患者"基本平和质"以倾向气虚质及倾向湿热质为多见;(2) PCOS患者体质类型为单一偏颇体质占20%,以单一气虚质为主,其次为单一血瘀质;其倾向体质以倾向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为主;(3)在605例兼夹体质中,具有两种兼夹体质的患者约24. 96%(151/605),具有3种及以上兼夹体质的患者约75. 04%(454/605);当"基本体质"为血瘀质时,主要兼夹体质为"血瘀-气虚质";当"基本体质"为气虚质时,"气虚-血瘀质"为主要兼夹体质;当"基本体质"为湿热质时,"湿热-血瘀质"为主要兼夹体质。结论 PCOS患者体质类型以兼夹体质多见,兼夹体质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血瘀质、气虚质及湿热质是本病的核心体质类型。临床中应充分辨明兼夹体质类型,从而提高诊治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戴德英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认为瘀热互结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证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立清热化瘀法,以红藤方为主方,内外合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0.
试论恶寒与畏寒——兼与六版《中医诊断学》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医学文献和全国统编《中医诊断学》教材等,对“恶寒”与“畏寒”的混淆与区别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了论述,认为“恶寒”与“畏寒”不但临床表现不同,而且两者产生机理亦截然不同,前者是由于外感病邪郁遏阳分,卫阳之气不能外达致恶寒;后者是因阳气虚损,温煦肌表无力而畏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