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ADR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对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筛选得到ADE为10 500 309条,筛选去重后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的ADE报告共15 658份。其中共挖掘到ADR信号429个,主要集中于眼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种手术及医疗操作、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耳及迷路类疾病。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非感染性眼内炎、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炎和一过性失明;同时也发现说明书上未报道的如痴呆、听觉减退、突发性听力丧失等可疑ADR信号。结论 应重视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药品说明书及文献中报道的ADR,加强药学监护。对于本研究发现的未报道的可疑ADR信号,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此外,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对眼科医师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需做好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s reporting system, FAERS),评估和比较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急性肾损伤之间的联系,以期为该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警示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21年3月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作为首要怀疑药物,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作为首选术语的病例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 ROR)、比例报告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CPNN)和多项泊松收缩器(multi-item gamma Poisson shrinker, MGPS)算法研究ICIs与急性肾损伤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时间、病死率和住院率。结果:我们共发现了1 528例急性肾损伤的报告。年龄65岁以上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地舒单抗的主要不良事件(AE)及其发生风险,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0年第2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收录的地舒单抗AE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 PRR)法进行AE风险信号挖掘。AE报告数≥3、 PRR≥2且 χ2≥4的A...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mine the risk signals of baloxavir marboxil-related adverse events (A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The report odds ratio (ROR) and 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 methods were used to mine the risk signals of baloxavir marboxil-related AEs in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 from the 1st quarter of 2018 to the 4th quarter of 2022. The AE with reports ≥3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lower limit of ROR or PRR>1 was defined as a risk signal. A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organ class (SOC) and preferred term (PT) of 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 (MedDRA) 25.1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1 102 AE reports were retrieved, involving 1 102 patients, and 498 were serious AE. A total of 45 AE risk signals were obtained by ROR and PRR methods. The top 10 PTs in signal intensity were febrile seizures, ischemic colitis, bacterial pneumonitis, anaphylaxis, hemorrhagic cystitis, erythema multiforme, melena, anaphylactic shock,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anaphylactic reaction. Of them, 26 PTs were not recorded in the labels, in which the top 10 PTs were febrile seizures, ischemic colitis, bacterial pneumonia, hemorrhagic cystiti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ltered mental status, fever, rhabdomyolysis, cyanosis, and facial paralysis. The top 5 SOCs that involved more PTs were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blood and lymphatic system disorders. Among the 498 serious AEs, a total of 5 risk signals were mined, including infectious pneumonia, diarrhea, rhabdomyolysis, allergic reactions, and abnormal behavior. Conclusion Th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AEs not mentioned in the drug label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aloxavir marboxil, such as febrile seizures, bacterial pneumonia, ischemic colitis, and hemorrhagic cystitis. © 2023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伊匹木单抗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 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收集2011年3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以伊匹木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0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挖掘伊匹木单抗AE风险信号, 报告数≥3、ROR≥2且其95%置信区间(CI)下限>1的AE定义为风险信号, 对相关PT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共12 329例, 涉及1 915个PT, 采用ROR法获得268个风险信号(PT), 涉及21个SOC。报告数居前10位的PT为腹泻、结肠炎、皮疹、发热、垂体炎、肾上腺功能不全、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脏疾病、脱水, 均为说明书中常见AE。信号强度居前10位的PT为垂体炎、淋巴细胞垂体炎、免疫介导性皮炎、免疫介导的肾上腺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免疫介导性脑炎、自身免疫性结肠炎和免疫介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涉及的SOC分别为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  相似文献   

6.
高茂威  杨小娟  纵尚尚 《中国药房》2023,(15):1884-1890
目的 为阿巴西普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为基础,以药品通用名“abatacept”与商品名“Orencia”作为检索关键词,检索首要怀疑药物为阿巴西普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并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以及Excel 2020软件对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阿巴西普ADE报告93 189份,以女性病例(75.98%)为主,年龄主要集中于18~64岁(35.17%);数据上报的主要国家为美国(47.41%)与加拿大(30.59%),上报的数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共筛选出ADE信号3 092个,其中与阿巴西普的药品说明书描述相似的是与原发疾病相关的ADE信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关节肿胀等;其次是与输液反应相关的ADE信号,包括疼痛、乏力、皮疹等。所有筛选出的ADE信号共涉及27个系统器官分类,主要为全身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伤害、中毒和手术并发症,感染和侵袭类疾病,胃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胸腔和纵隔疾病,心脏疾病,良性、恶性和未特指的肿瘤,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致心房颤动(房颤)的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15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报告。根据首要可疑药物,AE报告被分为伊伐布雷定组和其他药物组,并各自分为房颤事件与非房颤事件组。采用报告比值比( ROR)法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挖掘利奈唑胺的不良事件(AE)信号,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0年第2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收录的利奈唑胺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AE风险信号挖掘。结果:共收集到以利奈唑胺为首要怀疑(PS)药物的首选术语(PT)93个,7个PT在药品说明书中标记为“未知”,2个PT在药品说明书中标记为“罕见”,8个PT在药品说明书中标记为“少见”,1个PT(低血糖)在说明书中有提及但未进行分类。62个PT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其中10个与感染及侵染类疾病有关,9个与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有关,7个与各类检查有关。结论:利奈唑胺上市后发生的AE与药品说明书当中收录的类别较为一致。临床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应加强对已在说明书中标记为“未知”“罕见”“少见”的17个AE及低血糖风险的关注。本次共挖掘出63个新的可疑风险信号,需提高对该类可疑信号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氯喹及羟氯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推荐试用治疗药物,但存在较多安全性问题。研究利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和综合评价分析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事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不良事件个案报告,对患者基本信息、报告者信息、报告时间、常见不良事件等进行分析,采用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综合标准法(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MHRA)两种比值失衡分析法检测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信号,进而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报道对ROR法和MHRA法均有检出的信号进行药品相关性评估分析。结果: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FAERS数据库中以氯喹和羟氯喹为主要和次要怀疑药物的初次上报报告分别为383例和11 169例,其中导致死亡的报告51例(13.3%)和310例(2.8%),致死事件包括药物中毒、自杀、胎儿死亡、心脏骤停等。ROR法和MHRA法分别检出氯喹相关信号105个和100个,羟氯喹相关728个和650个。经筛选,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视网膜病变、感音神经性耳聋、肌病、药物性精神病、转氨酶异常和溶血等。其中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肥大、视神经萎缩、反射消失、肌无力综合征、血脂异常等和尖端扭转型室速、长QT综合征、限制性心肌病、颅神经损伤、低血糖等分别未在氯喹和羟氯喹说明书中提及。结论:在氯喹和羟氯喹的临床应用中,应关注心脏毒性、视网膜毒性和耳毒性等不良反应,并加强反射消失、肌无力综合征、血脂异常(氯喹),及低血糖(羟氯喹)等新的不良反应信号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的不良事件(AE)进行数据挖掘,为鉴别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是药物引起还是疾病本身所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文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到的新冠肺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选出本研究关注的AE。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相关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设定时段内FAERS数据库共收到7582463份药物相关的有效AE报告,其中利巴韦林31775份,干扰素α2345份。分析结果显示,在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中可能与利巴韦林具有相关性的AE有鼻充血、咳嗽、喉疼痛、咽部水肿、咳痰和呼吸困难,可能与干扰素α具有相关性的AE有喉疼痛和咯血;在其他系统器官分类中可能与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均具有相关性的AE包括发热、寒冷感、疲乏、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关节痛、肌痛和皮疹。在实验室检查异常AE中,与利巴韦林相关的有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与干扰素α相关的有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结论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相关AE中一部分与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相似,临床实践中应当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不良事件(AE)的风险信号,探讨LPV/r的临床安全性,为该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0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AE报告数据中LPV/r相关的风险信号进行挖掘,检测阈值为报告数大于3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大于1的AE,并对AE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进行统计和分类,选取AE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FAERS数据库共收到LPV/r为首要可疑药物的AE报告13335例,检测出报告数>3且ROR的95%CI下限>1的AE风险信号455个,涉及AE报告7718例。涉及AE报告数占比居前2位的系统器官依次为"各类损伤、中毒及手术并发症"[13.6%(1051/7718)]和"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11.7%(899/7718)],但在"各类损伤、中毒及手术并发症"所涉及的1051例AE报告中与妊娠期药物暴露有关者为998例,占95.0%;信号数占比居首位的系统器官为"各种先天性家族遗传性疾病"[16.3%(74/455)]。另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AE共144例,在AE报告数中排第7位。结论检测出LPV/r妊娠期用药相关胎儿、新生儿和婴儿异常等风险信号,提示应关注孕妇和婴幼儿使用LPV/r的风险。LPV/r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相互作用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的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以孟鲁司特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儿童患者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3.0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提取患儿一般情况和AE结局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挖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的AE风险信号,将报告数≥3、PRR≥2且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共5179例,涉及1295个PT,采用PRR法获得233个阳性PT。AE报告数居前10位的PT为攻击性行为、焦虑、自杀意念、异常行为、抑郁、愤怒、噩梦、失眠、大声哭泣和夜惊,除大声哭泣外,均为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信号强度居前10位的PT为感觉超负荷、心率异常、离别焦虑障碍、孤独恐怖症、灰尘过敏、Miller‑Fisher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多血管炎、儿童人格障碍、夜惊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其中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为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233个阳性PT中共59个在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涉及10个SOC,居前5位者依次为社会环境,精神疾病,损伤、中毒和手术并发症,一般病症和给药部位情况,呼吸、胸腔和纵隔疾病。结论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后的主要AE为攻击性行为、焦虑、抑郁、失眠、夜惊等,均为药品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时间,为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收集到的新的、严重的ADR发生时间、上报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当天的占60.03%;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上报时间符合规定的仅占26.09%;死亡病例上报时间符合规定的比例仅占21.9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培训力度,强化报告意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所采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内容和方式都决定了自发报告系统能否快速有效的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及其填写说明中能够体现,报告表的填写说明通常包括对报告内容、报告原则、报告范围、报告方式以及保密原则等方面的说明.本文通过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及其填写说明中的主要内容,并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采集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ADR)公众报告路径,推动儿童ADR监测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家长对ADR的认知与报告意识,分析公众报告的需求,结合文献研究设计ADR公众报告路径,并在医疗机构及药品零售店实践。结果:儿童家长对ADR关注度高,报告意向强烈,经小范围试点收集有效报告15份。结论:公众报告路径是收集儿童ADR报告的重要渠道,应重视。可进一步总结实践结果,为后期全面推广公众上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个案报道是临床研究报告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在报告罕见或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本文从个案报道的概念、分类及报告规范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依据不良反应个案报告的方法学特点,参考国际个案报道的撰写规范,提出并制定了不良反应个案研究建议报告条目,以供医疗领域的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