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年前A医院诊治1例前纵隔肿物的年轻女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瘤(混合性),周围脂肪组织中有瘤细胞浸润”,经局部放疗后临床痊愈出院。1年后患者右前臂出现肿胀,在B医院活检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同时复查纵隔肿瘤病理切片,认为两者形态学改变一致,随后患者又进行了化疗。因此,患者以病理误诊而延误治疗为由将A医院告上法庭,要求经济赔偿50万元。此类与病理诊断直接相关的医疗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对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病理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伴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5岁;所有病例均不伴重症肌无力,胸部CT诊断为胸腺肿瘤。病理组织学:6例中4例合并其他类型肿瘤,包括B1型胸腺瘤(1例)、A型胸腺瘤(2例)和肺腺癌(1例)。伴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瘤病理组织形态相似,均表现为上皮样肿瘤细胞呈微结节状或融合成片状生长,分布于富淋巴细胞的间质中。免疫表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pan、CK5/6、p63;淋巴细胞表达TdT、CD3、CD5、CD20;其中2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5例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伴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好发于前纵隔,可发生于异位颈部,该肿瘤与其他类型胸腺瘤相似,肿瘤细胞呈微结节状散在分布于富淋巴细胞的间质为其特征,淋巴细胞除表达Td T以外,也有CD20表达;此外,该肿瘤可伴发A型/B1型胸腺瘤、甚至肺腺癌。病理诊断时需与微小胸腺瘤、A型/AB型胸腺瘤及淋巴上皮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活检中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其它小细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例膀胱黏膜活检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82岁,膀胱镜下见:在膀胱颈部10~12点可见黏膜突起如蕈状,蒂不明显。活检组织光镜下见:1)尿路上皮下小细胞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及巢状分布,间质增生;2)瘤细胞体积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极少,局部瘤细胞胞浆宽广透明;3)核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核深染且结构不清,部分核不规则,可见双核、核重叠及多核瘤巨细胞,核仁不明显;4)未见核分裂象;5)局部组织可见挤压现象及局灶凝固性坏死;6)可见脉管浸润;7)局部异型增生的尿路上皮基底层处与固有膜内的小细胞性肿瘤成分有移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免疫表型CK少数细胞弱(+),其余标记均(?),病理诊断为:小细胞低分化癌。临床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未送病理,数月后发现肠系膜多个转移瘤结节,瘤细胞形态与活检相似,局部瘤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上皮性标记、p63及CD44V6均(+),神经内分泌标记(?),综合考虑最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肠壁转移。结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在膀胱镜活检标本中诊断难度较大,应重视其病理特点,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免疫组化特征综合评价,当二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时,确诊还需以HE切片形态学特征为主,同时在报告中加以注明。膀胱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尿路上皮癌核分裂象应是有或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表浅型食管癌及上皮内瘤变的胃镜下分型表现与活检病理及手术病理的差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胃镜下诊断为早期食管病变而活检病理为食管鳞癌或上皮内瘤变的120例手术患者的胃镜标本及手术标本,分析其胃镜下分型与活检病理及手术病理的差异的关系。结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间完全符合的占60.0%(72/120),加重的占37.5%(45/120),减轻的占2.5%(3/120)。表浅鳞癌组符合率90.5%,上皮内瘤变组26.3%,二者具显著差异(P<0.05)。而胃镜下1型符合率高(70.0%),3型最低(42.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1、2、3型患者术后病理分析结果显示早期黏膜内及黏膜下浸润(深度及转移)具有明显递增现象,合并溃疡时均易出现横向纵深浸润进展及淋巴转移。结论:表浅型食管癌术前术后病理存在一定差异,而胃镜下分型表现与该差异程度有一定关系,并对病变浸润及分化程度有重要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磊  谢进东  苏劲 《医学信息》2010,23(18):3477-3478
目的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膀胱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术前依靠B超、尿路造影、CT、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乳头状瘤6例(伴非典型增生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伴非典型增生5例),平滑肌瘤7例,嗜铬细胞瘤1例,视肿瘤具体情况分别采取TURBT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肿瘤剜除术,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随访3个月~2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膀胱良性肿瘤病理类型较多,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B超为重要的筛查方法,而确诊则有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乳头状瘤及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首选TURBt术,平滑肌瘤则常需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伴有非典型增生病例,术后常规采用规则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及防止癌变。  相似文献   

6.
王磊  谢进东  苏劲 《医学信息》2010,23(14):2322-2323
目的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膀胱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术前依靠B超、尿路造影、CT、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乳头状瘤6例(伴非典型增生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伴非典型增生5例),平滑肌瘤7例,嗜铬细胞瘤1例。视肿瘤具体情况分别采取TURBT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肿瘤剜除术,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随访3个月~2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膀胱良性肿瘤病理类型较多,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B超为重要的筛查方法 ,而确诊则有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乳头状瘤及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首选TURBT术,平滑肌瘤则常需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伴有非典型增生病例,术后常规采用规则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及防止癌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膀胱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术前依靠B超、尿路造影、CT、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乳头状瘤6例(伴非典型增生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伴非典型增生5例),平滑肌瘤7例,嗜铬细胞瘤1例.视肿瘤具体情况分别采取TURBT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肿瘤剜除术,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随访3个月~2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膀胱良性肿瘤病理类型较多,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B起为重要的筛查方法,而确诊则有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乳头状瘤及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首选TURBT术,平滑肌瘤则常需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伴有非典型增生病例,术后常规采用规则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及防止癌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影像学与手术难点及病理诊断. 方法分析了12例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临床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要点. 结果 12例中胸腺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畸胎瘤2例,神经鞘瘤1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脂肪肉瘤1例.12例均成功行肿瘤全切除术.术后出现复张性肺水肿7例.无手术死亡. 结论手术治疗是巨大纵隔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术中行肿瘤分块切除或先行瘤内减张的方法,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率.切除肿瘤后缓慢胀肺,并在术后24小时内行人工辅助通气对防治复张性肺水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巨大纵隔肿瘤影像学与手术难点及病理诊断。方法 分析了12例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临床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要点。结果 12例中胸腺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畸胎瘤2例,神经鞘瘤1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脂肪肉瘤1例,12例均成功行肿瘤全切除术,术后出现复张性肺水肿7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手术治疗是巨大纵隔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术,术中行肿瘤分块切除或先行瘤内减张的方法,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率,切除肿瘤后缓慢胀肺,并在术后24小时内行人工辅助通气对防治复张性肺水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潘铁成 《解剖与临床》2009,14(3):189-191
目的:探讨胸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和结果:复习异位胸腺瘤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文献。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确诊胸骨异位胸腺瘤1例,术后随访3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异位胸腺瘤发生于胸骨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文献报道;一旦确诊即应手术切除,预后取决于病理分型和分期。  相似文献   

11.
纵隔灰区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2岁.因胸骨后疼痛于2004年7月在外院检查.CT示前纵隔肿物,诊断为"胸腺瘤",未行外科手术和病理检查,给予上纵隔放疗,放疗后复查CT肿物明显缩小.于2005年3月来我院外科行氩氦刀治疗,治疗前开胸取活检,但因组织较小,病理未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性,42岁,因胸闷1个月余,发现前纵隔占位3周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胸闷,可自行好转。3周前患者至外院就诊,检查发现“前纵隔胸腺瘤”,未行治疗。2022年1月20日胸部(胸腔)CT增强扫描:(1)前纵隔肿块,邻近上腔静脉受压,考虑胸腺瘤可能。(2)右侧肺上叶炎症,局部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在超声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前纵隔内见一稍低回声,大小6.7 cm×6.6 cm, 形态欠规则,边缘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常见的原发肿瘤,但是其内继发肿瘤转移比较罕见。现报道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瘤对瘤转移——乳腺癌转移至B2型胸腺瘤内。患者女,55岁,因"发现纵隔肿物2年,近期肿物增大1个月"就诊。肿物最大径6 cm,有包膜,灰白色、实性、质地坚实。显微镜下,绝大部分区域形态符合B2型胸腺瘤,即在大量未成熟淋巴细胞背景上散在巢团状分布肿瘤性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细胞核大而疏松,可见核仁。但局部可见形态与以上形态完全不同的小灶上皮细胞巢,巢内细胞较胸腺瘤上皮细胞大,呈圆形或多边形,异型性明显,核质比大,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7、雌激素受体、GATA3和GCDFP15,且上皮细胞膜抗原部分阳性。诊断为(前纵隔)乳腺癌转移至B2型胸腺瘤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L1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胸科医院2012~2017年手术切除的胸腺瘤上皮性肿瘤标本124例,根据WHO(2015)将TETs分成A、AB、B1、B2、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PD-L1蛋白表达。结果 124例TETs中,39例PD-L1阳性:A型胸腺瘤1例,AB型胸腺瘤2例,B1型胸腺瘤7例,B2型胸腺瘤9例,B3型胸腺瘤10例,胸腺癌10例。PD-L1蛋白在B2、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中的表达高于A、AB、B1型胸腺瘤(P 0. 001),在Masaoka临床分期Ⅲ+Ⅳ期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 0. 05),与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D-L1表达与TETs组织学类型有关,随着胸腺肿瘤上皮细胞增多,病理分级的增高,表达也增高,因此抗PD-1/PD-L1免疫治疗药物在有些胸腺瘤及胸腺癌中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常见的原发肿瘤, 但是其内继发肿瘤转移比较罕见。现报道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瘤对瘤转移——乳腺癌转移至B2型胸腺瘤内。患者女, 55岁, 因"发现纵隔肿物2年, 近期肿物增大1个月"就诊。肿物最大径6 cm, 有包膜, 灰白色、实性、质地坚实。显微镜下, 绝大部分区域形态符合B2型胸腺瘤, 即在大量未成熟淋巴细胞背景上散在巢团状分布肿瘤性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细胞核大而疏松, 可见核仁。但局部可见形态与以上形态完全不同的小灶上皮细胞巢, 巢内细胞较胸腺瘤上皮细胞大, 呈圆形或多边形, 异型性明显, 核质比大, 染色质粗糙, 核仁明显, 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7、雌激素受体、GATA3和GCDFP15, 且上皮细胞膜抗原部分阳性。诊断为(前纵隔)乳腺癌转移至B2型胸腺瘤内。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5岁.2007年3月因颈部肿胀,CT提示胸腺占位考虑恶性淋巴瘤压迫上腔静脉在外院治疗.术前化疗2个周期后行胸腺部位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纵隔肿瘤化疗后大片坏死,残留极少量变性肿瘤组织.手术后又进行瘤床放疗,治疗结束B超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同年9月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CT检查发现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于2007年10月来本院治疗.根据病史考虑纵隔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后腹膜淋巴结受累,行姑息性放化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肿瘤明显缩小.2008年3月患者于后腹膜胰头上方出现结节灶(3.4 cm×3.0 cm×3.0 cm),经治疗后无明显改变;同期左下颈部发现直径3.0 cm大小肿块,至2008年9月左颈肿块达6 cm×5 cm×5 cm,行左颈部肿块切取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因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复习3例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1~2年发现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CT及B超提示膀胱前壁肿块,但膀胱黏膜光滑。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膀胱前间隙并累及膀胱前壁。病理检查:眼观为灰白色质韧的结节状肿块,镜下见炎性假瘤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程度炎症背景,有组织疏松区、黏液样区、部分区域梭形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排列杂乱,细胞较大,光镜检查时易误诊为肉瘤,但缺乏核异型。3例均成功行肿块连同部分膀胱壁切除术,随访3~5年无复发。结论 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形态上需与软组织肉瘤、结节性筋膜炎、术后梭形细胞结节、间质性膀胱炎等疾病相鉴别,既往输卵管结扎术和感染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近期疗效及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6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胸腺病理类型、胸腺瘤病理分期、胸腺瘤病理类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型患者术后近期症状稳定的比例较高[62.63%(186/297)],而ⅡA型以上患者术后近期改善及恶化的比例均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胸腺瘤分期、胸腺瘤病理类型亚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胸腺瘤(回归系数0.251)及肌无力分型(回归系数1.300)两个因素与术后危象发生有关(均为P<0.05);伴有胸腺瘤的患者、ⅡA型以上患者术后发生危象概率明显偏高.结论 临床分型在ⅡA型以上MG患者术后近期症状易出现波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胸腺瘤分期、胸腺瘤病理类型与近期疗效无关;伴有胸腺瘤的MG患者、ⅡA型以上患者是术后危象发生的高危人群,术前要充分估计风险,围术期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9例胸腺癌和21例B3型胸腺瘤,全部临床病史、影像学、实验室资料和肿瘤分期。标本常规病理制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男17例,女13例,年龄28~70岁(中位43岁),病程平均7.4个月。19例伴重症肌无力;9/22例纵隔X线检查未见异常;20/22例CT诊断胸腺瘤;肿瘤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22例,Ⅳ期7例,全部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包括肺(22例)、心包(15例)、无名静脉(10例)和主动脉(5例)等,27例肿瘤完全切除。组织学表现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梭形细胞型鳞癌(2例),大细胞未分化癌(2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和B3型胸腺瘤(21例)。肿瘤细胞以实性、索状浸润生长为其主要特征,缺乏核分裂象,部分肿瘤伴B1和B2型胸腺瘤成分;标记显示梭形细胞型鳞状细胞癌缺乏神经内分泌分化。结论胸腺癌和B3型胸腺瘤好发于40岁后中年人,肿瘤完全浸润性生长,术前多数患者系肿瘤的临床Ⅲ期,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90%患者可行外科治疗,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5例MNT的患者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情况,EB病毒编码小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PCR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例MNT患者平均年龄59(43~63)岁,男性3例,女性2例,均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均无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疾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0.5~10.0年,均未见复发.肿物4例实性,1例囊实性,边界较清,局部有包膜.上皮样瘤细胞呈微结节状分布,形态温和,间质见丰富的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CK)、CK19、CK5/6、p63阳性,CD117、钙网膜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上皮细胞膜抗原阴性;肿瘤结节内及周边见个别CD3、CD1a、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阳性的不成熟T细胞,间质大量CD20阳性的B细胞,套区、边缘区及部分肿瘤细胞bcl-2阳性,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EBER均阴性.Ig基因重排检测提示B细胞为多克隆增生.结论 MNT是一种罕见的胸腺瘤,好发于中老年人,无明显症状,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诊断需结合临床及病理,排除其他类型的胸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