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及筛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mona in situ,DCIS)及其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比例明显上升.DCIS已占新诊断乳腺癌的20%~30%[1],DCIS-MI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接近1%[2],甚至占DCIS的比例可高达13.5%[3].有关DCIS-MI的诊断标准、临床治疗及预后目前存在诸多争议,已成为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及筛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mona in situ,DCIS)及其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比例明显上升.DCIS已占新诊断乳腺癌的20%~30%[1],DCIS-MI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接近1%[2],甚至占DCIS的比例可高达13.5%[3].有关DCIS-MI的诊断标准、临床治疗及预后目前存在诸多争议,已成为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原位癌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乳腺摄片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近年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上世纪70年代初期,乳腺癌病例中的DCIS低于1%,而目前则占20%~30%[1].DCIS是一组异质性病变,特征是局限于乳腺导管的恶性上皮细胞克隆性增生,光镜下尚未突破基膜.从理论上讲,DCIS缺乏转移潜能且仅外科手术切除即可治愈.然而,DCIS常常以原位癌或浸润性癌形式复发,因此DCIS是潜在的致死性疾病[2].  相似文献   

4.
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常常与低级别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并存于同一乳腺,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提示CCL可能是低级别DCIS/浸润性癌的前驱病变。作者总结了18例患者的55个CCL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同时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对病变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与伴随的普通型增生、非典型小叶增生、DCIS、浸润性癌以及终末导管小叶单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女性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和导管癌变组织中Notch1基因甲基化的差异情况。方法应用MALDITOF MS定位和定量检测Notch1基因在维吾尔族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甲基化率的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甲基化的关系。结果Notch1基因在UDH、ADH、DCIS、IDC的甲基化率逐渐降低(P0.05),13个Cp G位点中9个位点甲基化率明显下降(P0.05),其低甲基化率伴随着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TNM高分期(P0.05),Notch1基因低甲基化率与Notc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Notch1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率在乳腺导管的不同增生性病变及乳腺癌变组织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spase-3和caspase-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 carcinoma,IDC)、23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37例增生症和9例癌旁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在IDC、DCIS、增生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IDC、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增生症组(P<0.05)。caspase-9 mRNA和蛋白在IDC、DCIS、增生症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IDC、DCIS中的表达均低于增生症组(P<0.05)。caspase-3、caspase-9蛋白在IDC与DCIS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与mRNA在DCIS和增生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9,r=0.563,P<0.05)。caspase-9 mRNA与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均存在相关性(r=0.94,r=0.414,r=0.391,r=0.827,P<0.05)。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caspase-3和caspase-9均参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而caspase-3表达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较常见;caspase-9表达降低可能与乳腺组织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Collins  LC  Carlo  VP  Hwang  H  魏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5):586-586
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s,IPC)传统上被作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亚型,其特征是乳头状癌出现在囊性扩张的导管内。新近研究提示并非所有IPC均是原位癌。作者使用5种肌上皮标记(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calponin  相似文献   

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病理诊断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1979年Azzopardi提出“乳头状瘤”这一术语应该严格地运用于由增生上皮衬覆于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而形成的具有乳头状、树枝状生长模式的乳腺病变。因此,乳腺疾病中所谓的微乳头病变,如微乳头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等,尽管含有“乳头”的名称,由于不具有纤维血管轴心,均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乳头状病变。  相似文献   

9.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是一组发生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且限定于乳腺导管小叶系统的增生性病变,表现为细胞形态多样性和组织结构多样性,包括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 UDH)、不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不典型平坦上皮增生(flat epithelial atypia, FEA)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乳腺影像学检查和乳腺针刺活检技术在乳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乳腺早期恶性病变或其前驱病变被检出.这类病变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一般无明确肿块,其发展为恶性/浸润性肿瘤的风险较高,后续的临床处理措施很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乳腺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 hyperplasia,ADH)、低核级导管原位癌(low grad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以及小叶肿瘤(lobular neoplasia,LN)等几种较常见并具有交界性特点的病变之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相应的临床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aspase-3和caspase-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 carcinoma,IDC)、23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37例增生症和9例癌旁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在IDC、DCIS、增生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IDC、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增生症组(P<0.05).caspase-9 mRNA和蛋白在IDC、DCIS、增生症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IDC、DCIS中的表达均低于增生症组(P<0.05).caspase-3、caspase-9蛋白在IDC与DCIS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与mRNA在DCIS和增生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9,r=0.563,P<0.05).caspase-9 mRNA与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均存在相关性(r=0.94,r=0.414,r=0.391,r=0.827,P<0.05).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caspase-3和caspase-9均参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而caspase-3表达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较常见;caspase-9表达降低可能与乳腺组织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cyclin G2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G2在人乳腺不同病变中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显微图像分析;利用阳离子介导的脂质体法转染pDsRed2-cyclin G2融合基因至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cyclin G2在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正常乳腺组织相当,而在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以及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表达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转染了重组质粒pDsRed2-cyclin G2的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cyclin G2蛋白表达随着乳腺疾病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外源性转染cyclin G2至MCF-7细胞中可促进其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ER、Ki-67和cyclin D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R、Ki-67和cyclin D1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对56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进行ER、 Ki-67和cyclin D1染色标记。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中仅有散在的少数上皮细胞呈ER阳性表达。在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中ER表达比正常乳腺组织增加,但ER阳性细胞呈不连续分布,阳性细胞间有较多的阴性细胞。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和低级别原位导管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中ER表达比UDH明显增加(P〈0.05),ER阳性细胞呈连续的片状分布,阳性细胞间较少或没有ER阴性细胞。ADH和低级别DCIS中ER表达较高级DCIS显著(P〈0.01)。DCIS中Ki-67和cyclin D1表达高于UDH(P〈0.05),并与UDH、ADH和DCIS的组织学分组呈正相关(r=0.352,P〈0.05和r=0.390,P〈0.05)。正常乳腺组织中上皮细胞内无ER和Ki-67同时表达。在UDH中有极少数上皮细胞ER和Ki-67同时表达,而在ADH和DCIS中ER和 Ki-67同时表达的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从正常乳腺组织到UDH、ADH、低级DCIS的恶性转化过程中伴有ER表达的逐渐增高。ER过度表达及ER和Ki-67在上皮细胞内同时表达可能是某些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4.
交界性导管增生性乳腺病的病理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导管增生性乳腺病包括一组谱系性病变,即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增生谱系中的中-重度UDH、ADH和低核级DCIS是鉴别诊断的难点。许多乳腺病理学家致力于确定有助于鉴别上述交界性疾病的组织学特征。Page  相似文献   

15.
乳腺良恶性组织中MMP-26表达及其与MMP-9、VEGF和MVD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人乳腺良恶性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density,MVD),探讨4项指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分析MMP-26与MMP-9、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与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hyperplasia,UDH)、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IDC组织中MMP-26、MMP-9、VEGF的表达并进行评分,以CD34标记肿瘤间质微血管,计数MVD.结果 (1)54例IDC中,MMP-26,MMP-9及V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2.96%、68.52%和75.93%;3种蛋白相关性分析显示:MMP-26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F=0.32,P<0.05),MMP-26与VEGF表达未见相关性(F=0.23,P>0.05),MMP-9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关系(F=0.44,P<0.01).(2)3种蛋白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其他各临床病理参数间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3)MMP-26阳性表达率随着MVD的增高而增高,但在高、低MVD组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高MVD组MMP-9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MVD组(P<0.05).结论 MMP-26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6可能通过激活MMP-9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正>乳腺癌是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及基因改变上均具有异质性的一组肿瘤,其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随着乳腺癌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组织病理诊断的精准化更应贴近临床,更有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疗效。本文就临床和病理医师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乳腺癌组织学分类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间质病变的病理诊断、小叶浸润癌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诊断的进展等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提高病理医师对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治疗相关性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7.
乳腺黏液性病变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有黏液形成的乳腺病变包括含囊腔内黏液的乳腺纤维囊性变、黏液囊肿样病变(mucocele-like lesion ,MLL)、良性病变和(或)伴有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黏液性乳头状病变、黏液癌和其他伴间质黏液样物质的病变.除了这些与细胞外黏液相关的病变外,小叶肿瘤、DCIS和浸润性癌,尤其是浸润性小叶癌含有胞质内黏液,还有间质的黏液样变在许多病变如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多形性腺瘤和结节性黏蛋白沉积症均可见,恶性类似病变包括产生基质的癌和鳞癌伴黏液间质.本文重点讨论伴有细胞外黏液形成的黏液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该组病变在良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的鉴别上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7kip2、cyclin D1及cyclin E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1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57kip2、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在IDC的阳性率与在乳腺不同组织之间相比,cyclin D1、cyclin E蛋白在DCIS的阳性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在IDC中,三者表达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cyclinE蛋白的表达与肿块大小有关(P<0.01);p57kip2与cyclin D1之间、p57kip2与cyclin E之间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1)、cyclinD1与cyclin E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57kip2蛋白低表达、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高表达可能是乳腺组织恶性转变以及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联合检测p57kip2、cyclin D1及cyclin E蛋白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浸润性癌中树突状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微小浸润性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和T细胞的 分布状况和浸润密度,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和两步法对16例正常 副乳腺、58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4例微浸润导管癌及67例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标本进行S 100蛋白+DC、HLA DR+DC、CD1a +DC(DC三参数)及CD45RO+T细胞的浸润密度检测。结果 浸润癌中DC三参数浸润密度均高于其它病变组织(P< 0.05)。导管原位癌、微浸润癌及浸润癌组织中CD45RO+T细胞浸润密度均高于其它病变组织(P<0.05)。DC三参数间及 其与CD45RO+T细胞间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DC浸润密度随增生性病变加重而逐渐增高,发展为浸润癌时则明 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tal hyperplasia,UDH)、乳腺不典型增生(atypical dutal hyperplasia,ADH)、乳腺导管原位癌(du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tal carcinoma,IDC)中染色体1p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改变规律,探讨乳腺导管增生病变进展为IDC的遗传学改变特征。方法应用PCR法检测20例UDH、7例ADH、25例DCIS、25例IDC石蜡包埋组织,8%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检测染色体1p区间微卫星位点D1S193、D1S463、D1S2881、D1S2885、D1S234、D1S252的LOH/MSI。结果染色体1p的每个位点均发生LOH/MSI,其发生的频率UDH为55.0%、ADH为42.9%、DCIS为64.0%、IDC为72.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卫星位点D1S193、D1S2881、D1S2885、D1S252、D1S234在各组中LOH/MSI的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1S463的频率在UDH组为5.0%、ADH组为0、DCIS组为45.0%、IDC组为40.0%,其中UDH组与ADH组明显低于DCIS组、IDC组(P0.008)。结论 1p染色体遗传学不稳定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D1S463位点的改变可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进展为乳腺癌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