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孙河治疗干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河诊治的干眼患者的中药处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对处方中出现的中药名称、性味、归经统一规范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得到中药方116个,涉及中药130味,累计使用频次1,681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共62味(47.6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48味(36.92%);归经以肝经最多,共41味(31.54%)。(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8味。排在前5位的是茯苓(92次,79.31%)、甘草(87次,75.00%)、玉竹(63次,54.31%)、枸杞子(60次,51.72%)、生地黄(59次,50.86%)。(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最多,共8味(28.57%),其次为清热药6味(21.42%)、解表药5味(17.85%),活血化瘀药3味(10.71%),安神药2味(7.14%)。(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为养阴清热、滋阴降火、疏肝健脾、滋补肝肾。(5)高频中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22年1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Medline等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对纳入的针灸选穴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纳入的针刺处方进行穴位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1篇文献,涉及71个穴位,共计926次。其中使用频次位于前10位的穴位分别是太阳、风池、率谷、合谷、百会、太冲、头维、阿是穴、中渚、外关等;选穴部位以面部、上肢肘部为主,共涉及包括足少阳经、经外奇穴、手少阳经、督脉及手阳明大肠经等14条经脉。关联规则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太阳-中渚-头维,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太阳-率谷;对使用频次位于前13位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常用穴位组合是太阳-风池-率谷,足少阳胆经为常用经脉,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配伍太冲、侠溪、列缺等穴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分别利用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25.0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①描述性分析:共计获取文献97篇,提取腧穴处方163条,涉及的87个腧穴中百会、四神聪使用频次最高;重用阳经,以督脉、足少阳胆经为主;腧穴多位于头面颈项部与下肢部,局部取穴与循经远端取穴组合占主导;选穴以特定穴为主,经外奇穴为辅,特定穴中又以交会穴、原穴为主,在治疗中占有优势;②关联规则显示:腧穴配伍以四神聪-百会组合出现次数最多,且关联支持度最高;而大椎-百会的关联置信度最高;③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和4条核心主穴组。结论:针灸治疗阿尔兹海默病选穴重用特定穴,多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端取穴,可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合理取穴配穴,为指导针灸临床与科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并予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共计51组针灸处方,涉及40个腧穴,11条经脉,腧穴使用总频次423次。干预措施使用频次最高为毫针刺法。应用频次前6位的腧穴为睛明、太阳、攒竹、合谷、风池、太冲;取穴以足三阳经、经外奇穴和头面部穴位为主。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穴位是“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太冲”。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五个聚类群:“百会、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太冲”“睛明、太阳”“承泣、球后、丝竹空、鱼腰”“四白、瞳子髎、阳白”。结论: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具有一定规律,取穴以足三阳经、经外奇穴和头面部穴位为主,建议以核心穴组联合眼周穴位,配合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腕踝针疗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审核,并将其归类,根据疾病类型对高频穴位及其有效率进行统计,对腕踝针疗法的留针时间、总治疗次数、结合疗法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SPS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篇关于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文献,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肩痛(肩痛、肩手综合征),其次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其高频穴位肩部疼痛为上4、上5、上6,偏瘫为上5、下4,偏身感觉障碍为上5、下4、下5。聚类分析肩痛、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分别获得2组、3组、3组穴位组合,关联分析均获得6组穴位对。腕踝针的留针时间以30 min居多,总治疗次数多在30次以内,并常结合康复训练、针刺等来提高疗效。结论: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在取穴选择及留针时间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可有效缓解其相关症状,但还需探索更详尽的诊疗标准与治疗规律,以推动腕踝针疗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取穴规律进行分析,为更年期抑郁症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检索1983年至2019年间关于针刺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所有文献共2173篇,最终将符合标准的58篇文献录入数据库,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腧穴使用频次从高到底依次是百会、三阴交、内关、太冲、肾俞、肝俞、心俞,经脉选用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主,部位以头部、四肢、背部选穴最多,特定穴以交会穴、背俞穴最为常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相关性较高的穴对有:心俞—肝俞—肾俞、百会—印堂、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神门、太冲—合谷,对高频主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四个聚类群。结论 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疗效确切,穴位以头部、背俞穴和四肢末端为主,符合临床治疗规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探索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取穴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选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10年收录的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慢性湿疹临床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4.0及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阳痿的取穴规律。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及PubMed数据库针灸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并导入R 4.0.3软件,进行治疗方法、腧穴频次与归经、集合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共纳入有效文献240篇,涉及516个针灸处方、145个腧穴;针灸治疗阳痿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针刺+灸法)、针刺、穴位注射(水针)、电针等;高频应用腧穴分别是关元、肾俞、三阴交、命门、足三里、中极、次髎、气海、太溪、太冲;应用频次较高的经脉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等;常用的腧穴组合为上髎、中髎、次髎、下髎和三阴交、肾俞、关元;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90%,支持度≥20%)共得到27个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的组穴为"肾俞,三阴交→关元"(支持度为46.7%),置信度最高的组穴为"三阴交,气海→关元"(置信度为98.0%);腧穴可分为5个有效聚类群。针灸治疗阳痿选穴遵循一定规律,可为现代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用穴规律,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建库至2020年10月收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相关文献。纳入文献数据经规范化处理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对处方涉及的腧穴、腧穴归经、归属特定穴进行分类整理,采用SPSS statistics 23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3篇,涉及93首针灸处方,包含十四经穴154个、经外奇穴9个,用穴总频次1047次。涉及的高频腧穴有足三里(43次)、阳陵泉(42次)、三阴交(40次)、合谷(39次)、曲池(36次)等,涉及的特定穴以交会穴的用穴数和频次最多,十四经脉中阳经使用频率(72.60%)明显多于阴经(27.40%),以膀胱经用穴数和频次最多。高频腧穴可聚为6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曲池→合谷"为最常用腧穴配伍。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注重通补结合,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尤以膀胱经、督脉、阳明经为重,多使用特定穴以调整脏腑,大致从补益肝肾、醒脑开窍、补血养心、活血通络、熄风舒筋、温阳补髓6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0年1...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临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和医学文集,搜集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文献,建立穴位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选穴规律和配伍特点.结果:共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阳痿的选穴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阳痿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及PubMed5个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阳痿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将纳入文献中与治疗选穴相关的资料录入Excel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并使用SPSS Modeler18.0软件中的Apriori关联规则方法对所选穴位进行关联分析,并通过软件网络图功能得到关联网络图。结果: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2篇,选穴总频数251,选穴频数前3位依次为关元(24次)、肾俞(22次)、三阴交(18次);膀胱经穴位最多,占总体选穴的27.14%(19/70);选穴部位以腹区(21.43%,15/70)和腿区(12.86%,11/70)为主;配伍关联中,关联度最强的腧穴配伍为肾俞与关元、关联度最强的经脉配伍为膀胱经与任脉,关联度最强的腧穴部位配伍为腿区与腹区。结论:针灸治疗阳痿阴阳并治,注重肾和阳气的固护,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心痛类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黄帝内经》《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等73本古籍中有效处方共394例。描述性分析提示,针灸治疗心痛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是中脘、上脘、巨阙、大陵、内关;任脉、心包经、膀胱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五输穴、募穴、原穴;高频穴对为中脘、上脘,巨阙、中脘,内关、大陵。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针灸治疗心痛的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上脘-巨阙;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组。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一般选用心系经脉或相表里经脉腧穴,而对于因其他脏腑气机逆乱所致的心痛,一般选择针灸其原发脏腑或与其相表里脏腑经脉之腧穴;兼见其他脏腑症状者,取相关脏腑之经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跟痛症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灸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针灸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5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50.67%,总有效率为94.67%;药物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3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治愈率为14.00%,总有效率为6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跟痛症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月经病针灸治疗取穴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病治疗可以从调和气血、调补脏腑和调理冲任三方面入手,以足三阴和任督经脉腧穴为主,常用腧穴为太冲、太溪、三阴交、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气海、关元、百会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选穴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6.0、SPSS Modeler 18.0软件统计分析腧穴的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77篇临床研究文献,涉及77个穴位处方,85个腧穴,使用总频次587次。使用频数最高的前3位经络为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项部选穴最多,占比47.53%,其次为下肢部,占比27.26%。交会穴、五输穴、络穴等特定穴使用最为广泛。百会穴选用频数最高,达66次。百会-四神聪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组合。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腧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远取为辅,注重运用交会穴加强督脉与十二正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