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5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血肿抽吸+针刺组.将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血肿抽吸+针刺组制成脑出血模型,制模后血肿抽吸组给予血肿抽吸治疗,血肿抽吸+针刺组则给予针刺及血肿抽吸联合治疗.分别于制模后6 h、24 h、3 d及7 d时称量不同组别脑组织干湿重并计算脑含水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家兔血肿周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采用明胶酶谱技术检测各组家兔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活性.结果 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针刺+血肿抽吸组脑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随着时间进展,血肿抽吸组及针刺+血肿抽吸组脑含水量较脑出血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0.01),其中以制模后第3天时针刺+血肿抽吸组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P<0.01);免疫组化及明胶酶谱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家兔MMP-9阳性细胞表达及活性均随时间进展呈下降趋势,其中以制模后第3天时针刺+血肿抽吸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P<0.01).结论 针刺联合血肿抽吸术可显著减轻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表达有关.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on a rabbit model of brain injury in the acute stag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Methods A total of 65 health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ham operation (SO) group, an ICH group,a hematoma aspiration (HA) group, and an acupuncture and hematoma aspiration (AHA) group. Models of ICH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The HA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and the AHA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oth acupunctur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At 6 hours and 1, 3 and 7 days after the ICH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rain water content (BWC) was measur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 MMP-9 ) in the rabbits' brain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MP-9activity was detected by gelatin zymography. Results The BWCs of the ICH group, HA group and AHA group rabbi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O group. The BWCs of the HA group and AHA group animals descend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the ICH group as time went on, especially on the 3rd day in the AHA group.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gelatin zymography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MMP-9 in these test groups decreased with time, especially on the 3rd day in the AHA group. Conclusions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hematoma aspiration can reduce injury in the acute stage of ICH, and inhibi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MMP-9 may be th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
唐捷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2):154-154,156
<正>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微创血肿抽吸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项新技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去除血肿效果好[1,2],此项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较为广泛。本研究对微创血肿抽吸术的部分操作细节进行改良,观察对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康复治疗能否改善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方法: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及联合组各36例;2组均进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的HAMA、HAMD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微创组治疗后降低(均P<0.05);微创组HAMA及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接受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宋英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284-285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后的合理用药.方法 以二次注血法建立家兔脑出血模型,进行血肿抽吸术和清开灵干预,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手术组6 h的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及模型组相比均增高(t=5.72,3.23,P<0.05),24 h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3 d、7 d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t=16.55,8.81,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在24 h和3 d与手术组相比显著下降(t=3.93,5.05,P<0.05).结论 家兔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后早期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能明显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因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发病率一直是世界各国医学家研究的重点,各国医学研究机构不遗余力地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虽然发展了许多方法,却仍不能从根本上得以突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0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68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2例行CT导向血肿抽吸术,分析其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生存62例,生存率77.5%。死亡18例,占22.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选择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微创血肿清除术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故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56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术前CT扫描定位血肿部位,术中全麻下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治疗组采用术中CT立体定向引导下全麻行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有效率高;而且治疗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值得大样本临床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21-3722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比两组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再出血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研究组GCS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其易诱发术后再出血,因此临床需依据实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汪发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8,9(1):67-68
目的探讨重度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20例重度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抽吸加脑室引流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2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60%。结论微创血肿抽吸加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5)
<正>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亚急性期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2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亚急性期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265岁;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头颅CT证实均为基底核区出血,出血量2065岁;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头颅CT证实均为基底核区出血,出血量2040 mL:头颅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均排除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动脉瘤;2例患者入院时拒绝手术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复查头部CT示"血肿缩小,灶周水肿范围明显扩大";3例患者由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灶周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42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破碎脑组织病理标本;另选30例脑外伤患者出血灶周破损脑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MMP-2、MMP-9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脑组织MMP-9和MMP-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42例急性脑出血早期患者灶周脑组织MMP-9、MMP-2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39例和37例;而30例脑外伤出血患者脑组织MMP-9、MMP-2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28例和2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MP-2和MMP-9参与了人类急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的病死率以往传统内科保守治疗国外报告均高达50%~80%,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报告较多,但手术死亡率仍高达20%~65%,近年来我们对脑出血量>30毫升者采用简易颅骨钻孔穿刺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84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脑出血预后取决于出血量、部位、并发症,但早期意识障碍恢复程度与预后关系相当密切。本文主要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经颅内血肿抽吸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总结。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5.
唐捷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4):310-311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对接受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接受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入院后2周内开始康复治疗)和常规康复组(入院2周后开始康复治疗),各58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均存在神经功能损伤,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早期康复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康复组,BI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接受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探讨血清MMP-9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组74例和保守组45例)血清MMP-9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出血量小于60mL组和生存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均分别明显低于大于60mL和死亡组(P<0.01)。(2)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死亡组术后1~7d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脑出血生存组术后第5天内血清MMP-9水平均达正常。(3)手术组无效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出血量小于60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出血量大于60mL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后血清MMP-9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心电图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颅内病变特别是脑血管病可产生继发性心电图改变,心电图的异常随病情改善而好转。作者观察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心电图的影响,现将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院脑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体检及治疗3个月后颅内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并采用临床格拉斯哥结局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颅内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格拉斯哥结局量表测量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血肿抽吸术临床应用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我国4个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根据血肿抽吸术术式的不同分为硬通道抽吸术(HTAC)类和软通道抽吸术(STAC)类,分析研究的地域分布、执行的医院等级、时间、手术时间窗、血肿部位、大小及手术方法。结果:共获得合格文献1205篇(72855例),其中HTAC文献851篇(49521例),STAC文献354篇(23334例);文献遍及全国31个省的各级医院;HTAC在基层医院和由神经内科医师比STAC开展更多(P0.001)。病例年龄在2~97岁。文献报道在90年代末逐年递增;HTAC增加幅度比STAC更显著(P0.001)。手术多在时间窗6~72h内完成。手术血肿见于颅内任何部位,其中以幕上血肿最多(66.9%)。作为手术适应证的血肿大小≥30mL的研究最多(55.9%)。HTAC手术方法高度一致,STAC却相差较大。结论:血肿抽吸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近年发展迅速;手术适应证范围广。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脑出血微创抽吸术的建立与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在实验性脑出血模型基础上实施微创血肿抽吸术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将Ⅳ型胶原酶注人SD大鼠尾状核诱导形成脑出血10h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实施微创血肿抽吸术排出脑内血肿。通过对血肿抽吸组与未抽吸组及似手术组之间脑血肿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及行为学评分,对微创血肿抽吸术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脑出血后抽吸组脑组织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腑组织含水量抽吸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出血后第3天和第7天抽吸组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基础上经尿激酶溶解血块后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能较好地清除脑内血肿,促进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