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冷冻切片技术是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低温环境下使组织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适合的硬度,随后进行快速切片、染色完成制片工作,进而于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对肿瘤性质进行判定,为临床医师在手术中确立手术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冷冻切片质量直接影响了术中病理医师快速诊断的速度及准确率,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张优质的冷冻切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淋巴结活检的主要作用是对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进行分级,明确肿瘤转移的具体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1]。术中冷冻切片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淋巴结的病理诊断结果,对手术治疗方式和手术范围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淋巴结组织由于其细胞丰富,质地较脆,外围常有脂肪包绕,在日常冷冻切片工作中较难获取高质量切片。  相似文献   

3.
<正>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长期位居首位[1-2]。近年来,个体化治疗被认为是肺癌患者生存获益的重要保障[3]。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依赖于病理医师的精准诊断。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赋能”病理诊断的深入发展,开启了精准病理诊断的新时代。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AI辅助判读系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冷冻切片是在低温环境下将术中取下的新鲜组织快速冷冻至一定硬度再制作切片,常用于临床病理快速诊断和部分形态学研究工作。用于临床的冷冻切片能够让外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尽快了解病变性质并及时决定手术方式[1-2]。精准的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结果,需高品质的冷冻切片作为保障。多种因素影响冷冻切片的效果,如冷冻时间与温度、取材、切片技术和染色等[3-4],而冰晶的形成是影响病理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冷冻切片中防水是必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需要在组织离体30 min内发出病理诊断报告,淋巴结组织是手术室常见的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标本,手术医师根据病理医师的诊断报告明确淋巴结组织是否发生了肿瘤转移,进而指导后续手术。因此,淋巴结组织冷冻切片质量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其中富含脂肪的淋巴结组织冷冻切片制作尤为棘手,因其组织成分特殊,同时含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组织,而这两种组织对于冷冻切片温度的选择又截然不同,给冷冻切片制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正>对多数病理医生尤其是初学者而言,淋巴瘤病理诊断较为困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淋巴瘤发病率低,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10位[1],世界范围内我国淋巴瘤发病率远低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2],因此在一般非肿瘤专科医院的病理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并不常见。(2)与多数实体肿瘤单纯形态观察即可诊断不同,淋巴瘤诊断需结合形态与免疫表型且淋巴瘤分类复杂[3],初学者难于掌握。  相似文献   

7.
<正>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以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腔内积聚为特征[1-2]。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病理检查[1]。肺活检阴性以及有禁忌症患者往往依赖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3-4];  相似文献   

8.
<正>FISH技术常用于检测和定位染色体上特定的DNA序列[1],有利于病理鉴别诊断[2]、指导临床靶向用药[3]和监测肿瘤的复发[4]。组织标本的前处理对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固定是组织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制片过程中最无法补救的一步[5],组织过度固定或固定不足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6]。乳腺癌穿刺样本,在离体后即加入固定液中保存,由于周末节假日等原因,部分样本未能及时送至病理科,穿刺组织体积较小易出现固定过度,在制片中常存在消化难和杂交背景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病理诊断作为医学诊断的金标准之一,在医院诊疗信息流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是病理科的急诊工作,需要在30 min内对病变组织定性,从而进一步协助确定临床手术方案及提高医疗质量[1-2],这不仅对病理医师、更对病理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HE切片全自动染色机已被各大医院及研究机构所接受并深受好评,我科室今年新引进一台NQ200全自动快速冷冻切片染色机,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0.
<正>骨组织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细胞基质含有大量钙盐沉积,质地坚硬[1]。骨组织必须进行脱钙处理才能制片,而脱钙过度会导致骨组织的结构被破坏,相关细胞表面抗原丢失,严重影响HE染色制片和免疫组化制片效果,影响病理诊断[2]。脱钙液种类繁多,且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各种脱钙液表面脱钙效果的优劣。本实验拟采用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三种脱钙液对骨组织表面脱钙效果进行比较,为病理医师选用合适的表面脱钙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1],如DNA甲基化[2]、RNA甲基化[3]、组蛋白修饰[4]、染色质构象变化[5]等。表观遗传学在真核生物中的变化主要是调控细胞增殖[6-7]、分化[8]、代谢[3,9]、周期循环[10]以及免疫调控[11]等生物学过程,这一过程中通过某些调控分子量的变化或发生结构修饰变化等,进而靶向调节下游靶基因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2.
<正>骨与软组织肿瘤生物学特性复杂,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有时依据形态学较难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需行免疫组化、FISH、PCR、Sanger测序及NGS等检测[1]。骨组织质地坚硬,应使用脱钙液将组织软化后制片。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仍为混合酸性脱钙液,其脱钙速度快,但易对组织抗原及DNA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EDTA性质温和,对组织抗原及核酸保存较好,但缺点是脱钙时间久且效果差。有研究显示改良EDTA常温处理骨髓样本20~24 h,HE染色佳,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适中,定位准确[2]。  相似文献   

13.
<正>涏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属于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术前易漏、误诊。ACC是以腺上皮、肌上皮细胞双相分化,具有管状、腺样和实性结构为特点,病程缓慢但长期预后不佳的涎腺恶性肿瘤[1]。ACC术前诊断较难,术中冷冻病理检查难以确诊[2]。由于ACC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ACC的主要原则。因此,术前确诊对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本科室采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检查并制作细胞块的方法,提高涎腺ACC的术前确诊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快速冷冻切片为外科在术中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提供有力帮助[1]。其可判别病变的性质(良性、交界性、恶性),为外科医师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由于术中快速冷冻制片和诊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延迟性诊断时有发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脉夹层起病急且病情凶险,需及时积极治疗。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案[1]。有研究表明,对于创伤导致的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较传统手术更为安全有效[2]。然而TEVAR术后仍有并发症发生风险,脊髓缺血为其术后恶性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淋巴瘤是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难点之一。淋巴瘤的诊断需综合临床信息、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结果来完成。随着新兴分子检测手段的发展,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得到深入研究,针对分子改变的靶向治疗也得到长足发展,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第5版WHO淋巴造血组织分类的编撰工作已经完成,其中用更多篇幅强调了分子病理学技术在淋巴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中的作用[1]。因此,作为一名临床病理医师,尤其是淋巴瘤亚专科方向的病理医师,  相似文献   

17.
<正>免疫组化染色是组织中检测特定蛋白表达最常用、最成熟的方法[1]。研究表明,组织固定、蜡块保存时间、抗原修复等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要因素[2]。其中,蜡块保存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影响的研究较少[3]。Ki-67属于大分子量核蛋白,表达于细胞周期的各个活动期,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4],其在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5-6]。本科室对比分析保存2年的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石蜡标本中Ki-6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致病微生物也在不断演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密闭环境中高浓度气溶胶等传播,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面临如此严峻的疫情,给病理科痰液样本的制作带来了风险。因此如何对送检的痰样进行消毒和灭活,成为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1],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 30 min、75%乙醇、  相似文献   

19.
<正>弹性纤维属于弹性纤维系统的一种纤维,弹性纤维系统是由耐酸纤维、前弹性纤维和弹性纤维三种纤维构成[1]。在疏松结缔组织内,弹性纤维交织成网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在HE染色下,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均呈淡红色,而弹性纤维较胶原纤维细,两者不易区分,组织内弹性纤维量少时两者更难鉴别[1]。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常采用特殊染色鉴别,而弹性纤维常用的染色法有Gomori醛品红法、维多利亚蓝法、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地衣红法等[2-3]。  相似文献   

20.
<正>自杀行为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抑郁症是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西方国家自杀行为者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比例(50%以上)[2]明显高于中国(35%~40%)[3-4]。中国自杀行为者中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比例较低的原因仍不清楚[5]。本研究基于我国目前使用的抑郁调查工具可能不能敏感的识别出抑郁症状,拟探讨抑郁诊断筛查量表增加补充条目后在自杀行为者中识别出抑郁症状的比例是否高于仅使用原有条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