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胶样腺癌(colloid adenocarcino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平均年龄59.5岁,肿瘤最大径平均2.1 cm,4例肿瘤CT检测均显示为孤立性囊实性结节,边界清楚,位于右肺上、中、下叶各1例,位于左肺下叶1例。镜下见CA由两种细胞成分构成,一种为杯状细胞,一种为低柱状上皮细胞,富含黏液。免疫表型:4例CK7、CK20、CDX-2、Villin和MUC2均阳性;1例Napasin A局灶阳性;TTF-1均阴性。结论CA特征性病理形态是富含黏液且黏液破坏肺泡壁,肿瘤肺叶切除+肺门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肺CA临床罕见,需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以及胃肠道、卵巢、胰腺及乳腺转移性黏液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腺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5例肺腺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对转移灶行二代测序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55.6岁,3例有肺腺癌病史,分别于肺癌术后45、47、57个月发生卵巢转移;2例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5例患者均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 B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4例肺B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TF-1、Napsin A、CK5/6、p40、Ki-67、ALK的表达,应用PCR法检测EGFR、BRAF等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66岁,4例有吸烟史,18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外周纯磨玻璃、混合磨玻璃以及实性结节影,病灶中央多伴空泡征。肿瘤呈灰白色、灰红色、灰褐色结节,质软界限较清,部分病例切面可见黏液样物蓄积,最大径4~20 mm(平均11 mm)。在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中仅7例有明确诊断,13例误诊为恶性或恶性不能除外,2例良性结节,2例细支气管化生。镜下以腺腔样、平坦型及乳头状结构为主要特征,有腔面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结构,腔面细胞由不同比例的纤毛细胞、黏液细胞、立方状或矮柱状细胞混合组成,依据腔面细胞组成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近端型14例,远端型10例。免疫表型:基底细胞CK5/6和p40呈阳性;TTF-1在多数的腔面细胞和基底... 相似文献
4.
5.
报道肾乳头腺癌15例,大体均为多囊性,组织学可分为乳头状囊腺癌,嗜细胞乳头状囊腺癌和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三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呈高分子量角蛋白阳性(9/9例)EMA呈腺腔面细胞膜阳性,支持该类种瘤起源于集合管。瘤体积多较大(平均直径9.6cm),80%有肾周组织扩展,显示侵袭性临床行为,该瘤主要及肾髓质,侵儿集合管系统,与肾细胞癌比较,有相对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高分化胎儿型肺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2 7岁 ,于 2 0 0 0年 7月 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咳血丝痰 ,多发生于晨起时 ,量少 ,色鲜红 ,无发热 ,盗汗 ,无胸闷胸痛及无呼吸困难 ,未予诊治。 1周后症状自然缓解 ,X线检查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 ,进一步CT检查报告“右肺癌”。肺部PET检查发现右上肺见一个大小约 2cm× 2cm ,边界清楚 ,浓聚程度高的肿物 ,SVV值为 2 9,报告为“右上肺背部高代谢病灶 ,考虑为恶性肿瘤”。肝脏B超 ,头颅CT检查均未见占位性病变 ,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发病以来精神尚可 ,体重无明显减轻。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上肺叶 ,属周围性肿瘤 ,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5 例PEA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CK7、TTF-1、Napsin A、Villin、CDX-2 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 4 例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 例PEAC患者年龄 38~65岁,1 例临床表现为咳嗽,4 例于体检中发现.肿瘤细胞呈筛状或者腺样排列,可见坏死.5 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其中 1 例术后行化疗.免疫表型:5 例 PEAC 表达 Villin、CK7,4 例表达CDX-2,3 例表达CK20,1 例表达TTF-1;5 例均不表达Napsin A.RT-PCR检测 4 例均未发生基因突变.术后随访8~55 个月,1 例失访,其余4 例均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均存活.结论 PEAC是肺浸润性腺癌中的罕见亚型,应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鉴别,PEAC需根据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标本中的前列腺导管腺癌,所有病例均作34βE12、CK5/6、p63、AMACR、PSA和PAP免疫标记,并对照HE切片诊断。结果导管腺癌以周围型多见(39例,92.6%),有30例(21.4%)合并普通经典型腺癌。镜下以大腺泡为主,呈乳头状,筛孔状或管状结构,瘤细胞高柱状,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表型类似经典型腺癌,但有23.8%的病例肿瘤性腺管周围有34βE12、CK5/6、p63标记阳性的基底细胞存在。结论导管腺癌与经典型腺癌相比,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现均有差异,病理诊断应注意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和转移性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肺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老年患者,男、女性各1例,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就诊;女性患者因发现肺张力性病变就诊,病变分别位于左肺上叶和左肺下叶,最大径分别为2.2 cm和1.8 cm。镜下见瘤细胞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其内瘤细胞由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排列,少部分区域可见栅栏状结构,大部分区域瘤细胞呈洋葱皮样或漩涡状结构排列,可见Verocay小体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S-100、SOX10、vimentin、CD56、BCL-2和TTF-1均阳性,desmin、SMA、p63、Napsin A、CK5/6、GFAP、CKpan、EMA和STAT6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3%~5%。术后分别随访5个月和1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肺内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的神经源性肿瘤,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3例罕见部位肺腺癌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3例肺腺癌转移至卵巢、十二指肠、前列腺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性,47岁,单侧附件囊实性占位,形态学有管囊状结构,首先考虑原发性肿瘤。免疫表型:Napsin A、TTF-1、CK7、CK(AE1/AE2)、ALK(D5F3)、CA125、Mucin-1、CEA阳性;例2女性,70岁,内镜提示十二指肠多发新生物,形态学示小肠黏膜间出现分化差的癌细胞。免疫表型:CK(AE1/AE2)、CK8/18、Napsin A、TTF-1阳性;例3男性,73岁,前列腺穿刺标本,形态学显示前列腺组织间可见分化差的癌伴坏死。免疫表型:CK(AE1/AE3)、CK8/18、TTF-1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合肺部占位,可考虑肺腺癌转移。结论 3例患者均以转移灶就诊,为肺腺癌罕见转移部位,尤其例1以单侧附件单囊性附壁结节形式出现的转移癌极其罕见,ALK基因为融合型,值得关注;肺腺癌转移至小肠及前列腺可能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腺癌乳腺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肺腺癌乳腺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53岁.眼观:肿瘤常为质硬、边界欠清、表面光滑的无痛性肿块.镜检:肿瘤细胞呈小簇状、实性巢团状、条索状、复杂腺管或筛状、微乳头状结构排列,穿插浸润于正常乳腺组织中,间质一般无明显纤维反应,易见脉管内癌栓.免疫表型:4例TTF-1、Napsin A及CK7均阳性,GATA3、Mammaglobin、ER及PR均阴性.基因检测:2例EGFR基因Exon19缺失突变,2例ALK基因重排.4例患者均行靶向治疗.1例确诊乳腺转移后34个月死亡,余3例随访3、18、33个月患者仍健在.结论 乳腺为肺腺癌罕见转移部位,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SATB2、CK7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0例肺肠型腺癌组织和15例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多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SATB2和CK7在肺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SATB2和CK7可提高诊断两种疾病的特异度。结论 SATB2和CK7在肺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其中SATB2表达可作为重要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报道30例肺腺癌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PAS染色对肺差分化腺癌的确诊优于其他指标(配对X~2,P<0.05;配伍设计秩和检验,P<0.01)。角蛋白(Keratill)和癌胚抗原(CEA)标记阳性检出率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10)。表达异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者(63%),大多分化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组织学发生等。方法收集7例脐乳头状腺癌,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临床表现均为脐局部包块,病程1年以内,均行局部包块根治性扩大切除,术后行化疗加放疗。6例获随访资料,2例转移死亡,4例生存,1例失访。大体见肿瘤为囊实性肿块,内可见乳头状突起物。镜下见肿瘤排列呈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上皮为单层或复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质比高。免疫表型:癌组织CK7、CK19均阳性,CK20、vimentin、Ki-67均阴性。结论脐乳头状腺癌非常少见,诊断主要靠常规病理切片确诊,免疫组化标记协助诊断。治疗以局部根治性切除为首选,术后辅以化疗、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 GA-F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A-FG的临床特点、形态学改变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腺体相互吻合,呈"无尽的腺体"模式。肿瘤由两种细胞构成,分别类似胃底腺的主细胞和壁细胞。无肿瘤性坏死及核分裂象。2例均浸润黏膜下层,无脉管侵犯。免疫表型:2例瘤细胞MUC6呈弥漫强阳性,Pepsinogen-Ⅰ和H~+/K~+-ATPase呈不同程度阳性。p53呈野生型,β-catenin呈细胞核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约为15%和10%。结论 GA-FG是一种少见的胃腺癌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合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肺癌胃转移患者罕见,患者往往有相对典型但不具有特征性的消化系统症状,当患者已经开始化疗后易误诊系化疗所致症状而忽略消化道转移的可能.赣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近期诊断肺原发腺癌胃转移患者1例,镜下肿瘤细胞分化较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TTF-1(+),NapsinA(+),CDX-2(-),提示肺来源.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9岁,因胸闷、胸痛2个月,伴有间歇性发热和进行性消瘦于1999年11月2日入院。无发绀、咳嗽和咯血痰等症状。体检:胸廓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听诊左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音。全胸正侧位片显示:左肺门旁见一约6cm×5cm类圆形团块状阴影,密度均匀,外缘边界光整,内缘紧贴肺门;左侧位胸片见该阴影前后径约5cm,密度均匀,余肺野未见实变,心膈正常。考虑“肺肿瘤”。CT显示:左肺上叶肿物,大小6.0cm×5.5cm×5.5cm,伴有左上肺叶支气管开口阻塞和左上肺不张,考虑“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左肺上叶肿块4cm×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胃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59岁(47~76岁).10例伴血清AFP升高.镜下均由多角形嗜酸性肝细胞样肿瘤细胞组成,至少表达一项肝样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SA... 相似文献
20.
肺肝样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一种发生于肝外的具有腺样及肝细胞样两种分化的特殊类型腺癌,此型腺癌发生在胃内的屡见报道,但原发于肺的HAC极为罕见。经检索英文和国内文献,截止2002年仅见10例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