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16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经病理复片诊断为MPA的161例临床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1例MPA中,152例为原发性肿瘤、7例为局部复发性肿瘤、2例为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灶。152例原发MPA中发生于腮腺85例、腭部39例、颌下腺21例、颊部3例、唇部2例、磨牙后区1例、上颌骨1例;男性95例,女性57例,男女比为1.7:1;发病年龄为27~92岁,平均59岁。恶性成分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肌上皮癌62例、非特异性腺癌59例、腺样囊性癌8例、黏液表皮样癌7例、导管癌3例、腺鳞癌3例、上皮-肌上皮癌3例、癌肉瘤3例、未分化癌2例、腺泡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1例。组织学高、中、低度恶性的分别为45、69、38例。同一肿瘤中恶性成分≤50%的为21例,〉50%的为131例。侵袭性、微侵袭性、非侵袭性癌分别为106、10、33例。侵袭性癌、组织学分级与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值均〈0.01)。结论MPA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腮腺;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渐大性肿块,以近期生长迅速为特征;组织学表现为常同时具有良性多形性腺瘤成分和恶性肿瘤成分,侵袭性癌多见,恶性成分常多于良性成分,恶性成分以肌上皮癌和非特异性腺癌为多见;侵袭性癌、组织学分级高度恶性者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季陆军 《医学信息》2009,22(4):354-355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9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作保留面神经和腮腺浅叶切除术及保留腮腺导管+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结果暂时性面瘫15例,复发1例,涎瘘2例,皮下积液10例,Frey’s综合征8例,耳垂麻木10例。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切除+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是有效的术式,有利于保留残余的腺体功能及面部的美观,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多形性腺瘤(PA)是唾液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它可于手术切除数年后发生转移,甚至发生恶性转化,转变为癌在PA中或恶性肉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由于其高复发和恶性转化的趋势,且组织学谱广泛,因此,正确诊断PA是十分必要的。现报道1例老年女性PA 10年间逐渐出现肺、脑和骨的多发转移,最后恶变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噬调控中的主要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激酶B(AKT)、Beclin 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p-AKT和p-mTOR在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良性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p-AKT、p-mTOR、Beclin 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AKT在正常腮腺组织、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5%、40.5%、59.1%。p-mTOR在正常腮腺组织、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0%、43.2%、65.7%。AKT、mTOR的表达在正常腮腺组织、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呈递增的趋势。Beclin 1在3种组织中呈递减趋势。结论:mTOR、AKT在大部分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呈现过度表达而Beclin 1表达下降,这可能与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病因、病理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21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方法手术治疗21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传统手术方法118例,改良方法100例,随访0.5~5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肿瘤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手术治疗118例中出现面神经功能损害32例占27.1%,出现涎瘘8例占6.7%,出现Frey’s综合征8例占6.7%,复发4例。改良方法手术治疗的100例中出现暂时性面瘫7例占7%,涎瘘3例占3%,无Frey’s综合征发生及复发情况发生。结论改良方法并发症较传统方法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探讨CT对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15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2岁。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30例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5岁。回顾性分析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CT表现。结果 15例腮腺腺淋巴瘤中多发9(60%)例,双侧同时发现病灶12例,共发现42个病灶,39(92.9%)个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双期增强动脉期CT值平均上升(38.5±12.8)Hu。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多发1/30(3.3%)例,仅1/30(3.3%)个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双期增强动脉期CT值平均上升(15.5±9.2)Hu。结论对于中老年男性,发生于腮腺后下象限,病灶多发,内密度不均,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应首先考虑为腮腺腺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上皮.肌上皮癌(EMCa)的临床病理学谱,作者报道了近30年来遇到的61例EMCa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表型特点。患者平均年龄60.9岁,女性多发(1.5:1)。最常见部位是腮腺(62.1%)、鼻腔鼻窦浆黏液腺(10.3%)、腭(8.6%)和颌下(8.6%)。大多数EMCa呈结节状/多结节状生长及典型的双相管状组织学特点。可是,已经观察到EMCa新的形态学特征如退行性变(8.2%)、Verocay样改变(3.3%)和皮脂腺分化(13.1%),还有一些特殊的组织学变异:去分化EMCa(3.3%)、嗜酸细胞EMCa(8.2%)、EMCa在多形性腺瘤中(1.6%)、双透明EMCa(3.3%)和伴间变肌上皮的EMCa(3.3%)。所有细胞角蛋白选择性的混合应用使上皮成分更加明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 SDC 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 (1)SDC好发于老年男性,平均发病年龄64.6岁,主要见于腮腺,生长迅速,易侵犯神经,常发生转移.(2)组织学特点与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肿瘤细胞向导管内生长,形成乳头状、筛孔状、实性等多种结构,并可形成粉刺样坏死,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是其显著特征.(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K、EMA、CEA、GCDFP-15、c-erbB-2、p53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高,ER、PR在部分病例呈散在阳性表达,而PSA、CD117、p63、S-100、CD10、GFAP均阴性.(4)随访资料显示SDC具有较差的预后.该组5例中,3例复发,1例转移.结论 SD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涎腺肿瘤,组织形态类似乳腺导管癌.对该肿瘤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形态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结合,且需要和其他肿瘤如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黏液表皮样癌、实性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乳头状囊腺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上皮-肌上皮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癌(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E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SP法对4例支气管EMC的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分析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 EMC由内层腺上皮及外层肌上皮构成,呈双套管结构。腺上皮成分CK、EMA均呈阳性,肌上皮成分Calponin、p63、CK、CD117、S-100、GFAP均呈阳性。结论原发于支气管的EMC临床罕见,多数位于大支气管内,诊断依靠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应与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EMC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也可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0.
报道3例具有恶性特征或发生转移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对具有恶性病变性质的AML予以描述,并提出鉴别诊断。肾AML通常认为是良性肿瘤,主要由厚壁的血管、脂肪和增生的梭形细胞构成。显示x染色体非随机性克隆失活,其罕见的侵袭性生长方式及其复杂的临床过程最终导致肿瘤转移和患者死亡。而诊断中出现的问题有:①良性肾AML内上皮样成分的出现造成与恶性肾AML和肾细胞癌鉴别诊断困难;②淋巴结受累引起淋巴结内多中心病变与淋巴结内肿瘤转移性病变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1.
<正>肌上皮癌是一种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具有宽泛形态学谱系的肿瘤实体,因与其他肿瘤相似,尤其是与富于肌上皮细胞的多形性腺瘤较难鉴别。作者报道21例组织学上具有挑战性的肌上皮癌(16例起源于多形性腺瘤的肌上皮癌,5例为肌上皮癌)。16例多形性腺瘤的肌上皮癌中除3例外,其余均有包膜内或最低限度的浸润。21例肌上皮癌中18例(86%)最初被误诊为良性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10例)、不典型多形性腺瘤(5例)和肌上皮瘤(3例);另3例最初被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l例气管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病理结果,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物大小2.5cm×1.5cm×1.0 cm,表面光滑,不规则结节状,切面灰白,半透明,质软韧,无明显出血和坏死.光镜下由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两种成分构成,上皮细胞呈巢状、条索状及梁状漂浮在软骨黏液样间质背景中,局灶可见到腺样结构,细胞胞浆嗜酸性,无明显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肌上皮细胞CK,S-100和P63阳性表达.腺上皮CK,CK7和CK19标记阳性.结论:气管多形性腺瘤少见,诊断气管内肿瘤时要考虑到这个鉴别诊断,以免漏诊或误诊.未来需要研究更多气管多形性腺瘤病例以进一步完善其临床进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细胞间黏附分子与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间的可能关系.结果:E-cad、NCAM、β-cat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情况不是判断涎腺多形性腺瘤预后的有效指标;而CD44和MUC1的表达异常可能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复发和恶变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一种可靠的预测多形性腺瘤复发与恶变的黏附分子,而且国内外学者对同一种黏附分子在多形性腺瘤复发与恶变中所起的作用意见并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结论:研究黏附分子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异常以及基因的改变等因素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涎腺多形性肿瘤的复发与恶变机制.  相似文献   

14.
应用5种中间丝单克隆抗体和S—100蛋白多克隆抗体对2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肿瘤组织内腺管样结构的外层、片块状结构和粘液软骨样区的细胞波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表明由于肿瘤干细胞向腺上皮和肌上皮的分化,致使其细胞成分具有多形性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最多见(6/13,46. 2%),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次之(4/13,30. 8%),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2/13,15. 4%)及肌上皮癌少见(1/13,7. 7%)。ACC肿瘤细胞呈筛孔状或小管状排列,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导管细胞嗜酸性,形成真性腺腔结构。MEC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衬里细胞由典型的黏液细胞构成,周边中间型细胞胞质透亮。肺肌上皮癌细胞圆形、胞质透亮,由纤维血管间隔分割,可见肿瘤性坏死。肺PA由两种细胞构成,排列成腺管样结构,腔内含红染分泌物,部分区域由梭形细胞构成,束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CK、p63、S-100、SMA等。结论肺原发唾液腺肿瘤非常罕见,诊断需综合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6.
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为主的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 with dominant spindle cell/sarcoma-toid component,MBCS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复习15例MBCS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中12例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抗体包括上皮标记、肌上皮标记和肿瘤标记物)。同时就腋淋巴结状态,ER、PR和Her2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做简要比较。结果本组MBCSC患者平均年龄41岁,均因发现乳腺包块就诊。多数肿瘤呈界限清楚的结节状。镜下8例肿瘤完全由梭形/肉瘤样细胞构成,6例以梭形/肉瘤样细胞为主伴少量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成分,1例伴少量导管原位癌。肿瘤显示中-高级别组织学改变。11/12例(91.7%)MBCSC的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至少表达一种上皮标记,全部病例均至少表达一种肌上皮标记。本组MBCSC的腋淋巴结转移率和ER、PR、Her2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MBCSC在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呈现出肌上皮分化,其生物学特性如腋淋巴结状态和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有所不同,提示其可以作为独立的病理亚型。系列上皮和肌上皮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MBCSC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7.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口腔颌面肿瘤中最常见的疾病,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65%。经典术式为解剖面神经的浅叶切除术,尽管疗效确切,但往往出现面瘫、涎瘘等并发症。我科从1999年6月-2005年10月对直径〈4cm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35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管球肿瘤8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8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结果 3例肿瘤发生于肢体,分别位于上臂、趾和足底;5例发生于内脏,其中3例位于气管,另2例分别位于胃和腹腔.组织学上,3例表现为良性,5例为恶性.1例良性者可见球血管瘤形态,4例恶性者呈球血管肌肿瘤形态.所有病变均能显示平滑肌分化.1例组织学表现为恶性者术后半年复发,其余病例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发生于内脏特别是气管和胃的血管球肿瘤易被误诊为类癌,应引起注意,极少数血管球肿瘤为恶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嗜酸细胞腺瘤中1例侵及肾被膜纤维囊,1例侵透肾被膜纤维囊,2例侵及肾周脂肪;侵透肾被膜纤维囊者局部区域肿瘤细胞核异型明显。患者均行肾部分切除术,随访3个月~6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部分具有侵袭性的组织学特征,属于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由于部分病例具有局部异型性及侵袭性组织学特征,容易误诊为肾细胞癌而被过度治疗。因此正确评估肾嗜酸细胞腺瘤的预后,有助于对组织学特征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 cell/pleomorphic,SCL/P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CL/PL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并将其与脂肪瘤样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硬化型脂肪肉瘤、梭形细胞脂肪肉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年龄41~77岁,平均54岁,均为男性。肿瘤部位:手部2例,颈部3例,肩部2例。病史1~8年。梭形细胞脂肪瘤镜下由温和的梭形细胞、束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及数量不等的脂肪细胞组成。多形性脂肪瘤可见特征性的大的、多形性、花环状细胞。免疫表型:梭形细胞及多形性细胞CD34阳性,脂肪细胞S-100阳性。术后随访5~59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SCL/PL为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应与一些良性、局部侵袭性及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