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蓄电池制造业铅中毒的控制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蓄电池制造业铅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消除铅中毒的可能性。方法对淄博某蓄电池厂1951年建厂以来铅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检测资料、铅作业人员的铅中毒发病情况等,采用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该厂1951年至2005年铅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效果的分析表明,在开展铅中毒防护措施前,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平均浓度13.53mg/m^3;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平均浓度分别降至1.00mg/m^3和0.50mg/m^3以下;90年代后,平均浓度降至0.30mg/m^3左右。铅中毒患病率由38.27%,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分别降为2.00%和1.00%左右。铅中毒的平均发病工龄由4.2年延长为6.8年。1992年以后铅作业人员未发生铅中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铅浓度与铅中毒患病率总体上呈密切的对数正相关,r为0.7488,F值为40.8371(P=0.0000)。结论该厂经过50年来建立起的一套适合生产并预防控制铅中毒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铅危害,消除了铅中毒。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铅中毒研究的近1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十年来,我国在工业铅中毒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迄今,全国已发表论文1598篇,调查507,984人。其中有关中小企业铅中毒发表论文192篇,调查41,742人。据全国铅中毒调查,车间空气中平均浓度铅烟0.68mg/m3,铅尘2.22mg/m3;铅中毒患病率1.69%。铅中毒人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了某汽车蓄电池厂 336名铅作业工人职业危害情况。结果表明 :该厂车间空气铅浓度与铅作业工人铅中毒患病率呈完全正相关 (r =1.0 0 0 )。隔板、极板、总装车间空气铅污染严重 ,铅烟、铅尘浓度依次为 0 .2 2 6± 0 .32 4 ,0 .4 6 4± 0 .76 6 ,1.92 2± 2 .381mg/ m3和 0 .5 0 2± 1.0 2 9,0 .6 6 9± 1.15 4 ,3.4 18±3.95 2 mg/ m3,铅作业工人铅中毒患病率分别为 1.2 1% ,3.6 2 % ,19.83% ,平均患病率 8.6 3% ,高于全国水平。并扼要讨论了发病机理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铅中毒发病与铅烟(尘)浓度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淄博蓄电池厂,用通风排气方法降低了车间空气中铅烟(尘)浓度,但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在接触铅烟的工人中,铅烟浓度与铅中毒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在接触铅尘的工人中,铅尘的累积接触量与铅中毒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可得该厂铅烟的安全浓度为0.028mg/m~3,铅尘为0.056mg/m~3;并可对今后铅中毒发病作出预测。预测指出,目前该厂灌粉工种铅尘浓度比往年大有提高,今后将有大量工人发生铅中毒。  相似文献   

5.
报道:某冶炼厂炼铅车间空气中铅烟浓度为1.10-36.4mg/m~3(1979—1989年间铅中毒患病率为49.0—59.9%)。在不足一个月内相继发生3例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引起麻痹性肠梗阻。3例患者均有从事铅作业3—5年的职业史,既往均诊断过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均以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减弱为主。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41名制造红丹(氧化铅工人),工龄在10年以内,其中16名确诊为慢性铅中毒。根据他们的接铅年份和各岗位的年平均铅浓度,分别算出每名患者的累积按铅量D(年·mg/m~3),然后用概率回归法推算。如要求接铅20年,慢性铅中毒患病率不超过5%,车间空气铅浓度应控制在0.01mg/m~3内。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冰铜冶炼生产过程的职业卫生现状,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我们采用国标方法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现场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结果显示,冰铜冶炼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粉尘、不良气象条件和噪声。焙烧工段的高温作业分级达Ⅳ级。焙烧工段铅尘平均浓度为0.0575 mg/m3,平均超标0.15倍。配料工段上料处铅尘浓度为0.305 mg/m3,超标5.10倍。诊断慢性铅中毒2例,慢性铅中毒观察对象3例,职业性铅中毒患病率4.26%。提示,冰铜冶炼生产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以铅中毒为主,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淄博某蓄电池厂1951年建厂以来铅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检测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厂从1951—2005年,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平均浓度从建厂起到1955年之前的13.53mg/m^3;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平均浓度分别降至1.00mg/m^3和0.50mg/m^3以下;90年代后,平均浓度降至0.30mg/m^3左右;在2000年后平均浓度降至0.20mg/m^3左右,而且随着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场所的铅浓度在稳定中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业铅中毒研究48年(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49年以前我国工业铅中毒的调查仅有论文6篇。1949年~1982年有论文1220篇,共计调查了459242人。目前在我国重症铅中毒已消灭,印刷行业、造船工业中铅中毒发生得到了控制,但铅冶炼和蓄电池厂仍有铅中毒发生。本文拟就48年来我校及全国完成的主要工作概述于后。1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和铅中毒患病率50年代初期,铅作业车间内铅尘飞扬,弥漫全室,旧式熔铅锅上无抽风装置,铅中毒患病率很高,如1950年我们调查上海某油漆厂,腹绞痛者达9.0%、铅线37.5%、尿粪叶啉阳性83.3%,铅中毒患病率竟达58.3%,严重地危害了工人健康。随着1953年…  相似文献   

10.
刘涛  杨艳  焦洁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4):272-274,277
目的比较某铅冶炼厂局部通风设施改造前后的防护效果。方法对该铅冶炼厂电解车间生产工艺及通风排毒设施进行调查,对排风系统改造前后工作场所铅烟浓度进行检测,对改造前后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风速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造前,除铜岗位控制风速为0.30 m/s,铅烟浓度为0.17 mg/m3,改造后,该岗位控制风速提高到2.20 m/s,铅烟浓度降低到0.08 mg/m3;改造前,熔铅铸锭岗位控制风速为0.25 m/s,铅烟浓度为0.19 mg/m3,改造后,该岗位控制风速提高到2.00 m/s,铅烟浓度降低到0.06 mg/m3。结论经改造,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局部通风设施的防护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控制工作场所铅烟浓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回收冶炼厂铅污染状况及其对厂内居住儿童血铅的影响。方法对某蓄电池回收冶炼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自制调查表,对该厂内居住的35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对儿童进行血铅检查,同时对工作场所和儿童居住区空气中铅进行检测。结果该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和铅烟浓度分别为(0.217±0.135)mg/m3和(0.242±0.247)mg/m3,超标率分别为100.0%和87.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7.6倍和27.3倍。厂内儿童居住区空气中铅浓度(18±6)μg/m3,超标率100.0%,最大超标倍数22倍。厂内居住儿童血铅水平(271.64±106.78)μg/L,高铅血症、轻度铅中毒、中度铅中毒、重度铅中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0.0%,28.6%,45.7%,2.8%,男童和女童血铅水平、高铅血症及轻、中、重度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厂铅污染严重,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督促其整改;厂内居住儿童的血铅水平严重超标,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印刷等工业中铅中毒已得到控制,但蓄电池厂仍有铅中毒发生。淄博蓄电池厂围绕预防铅中毒出现的问题,加强了监督监测、工人健康监护及落实预防措施,铅浓度及铅中毒患病率逐渐下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2009-2011年5家蓄电池生产企业铅浓度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解电池行业生产环境的职业危害情况,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多次(2次)短时间采样法估算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和个体采样实测(TWA)浓度.结果 铅烟平均浓度为0.036 mg/m3,最高浓度为0.260 mg/m3,合格率70.4%;铅尘平均浓度为0.058 mg/m3,最高浓度为0.270 mg/m3,合格率为67.0%.铅烟与铅尘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55,P>0.05);总的定点与个体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7,P>0.05).结论 对铅烟与铅尘作业工人的岗位不同和生产环境不同,应采取不同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减少铅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特大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投产12年来工作场所铅烟和铅尘及接触人群血铅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其预防职业性铅中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和基本职业卫生情况;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的铅烟(尘)浓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潽法检测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并分别依照GBZ 2.1—2007和GBZ 37—2002进行评价。结果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投产以来(2001—2012年)铅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 TWA)的检测值范围为0.002~3.105 mg/m3,中位数0.047 mg/m3,合格率45.0%~83.3%,平均合格率61.7%(187/303);铅烟C TWA为0.002~2.523 mg/m3,中位数0.039 mg/m3,合格率20.0%~100%,平均合格率49.0%(73/149)。铅烟(尘)合格率31.8%~88.9%,平均合格率57.7%(260/452),不同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烟(尘)合格率从2002年度的31.8%上升至2011年的88.9%。12年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共7 893人次,血铅浓度为0.080~4.213μmol/L,平均为(1.098±0.464)μmol/L;男性、女性血铅分别为(1.131±0.440)、(0.727±0.340)μmol/L,男女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份的增长,人群血铅均值有下降的趋势(R=-0.755,P<0.01)。12年间血铅<1.9、1.9~2.9、>2.9μmol/L人群构成比分别为94.83%、4.78%、0.39%。将血铅分为<1.9(血铅正常)和≥1.9μmol/L(血铅偏高)2个等级进行构成比的卡方检验,不同年度间接触人群的血铅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铅<1.9μmol/L接触人群的构成比从2001年的80.99%上升至2012年的100.00%。共有7人诊断为慢性职业性铅中毒,其中轻度、中度中毒分别为5、2例。结论该企业投产以来铅烟(尘)浓度与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逐年下降,血铅超标率和慢性职业性铅中毒发生率低,预防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源头控制和消除铅危害,并为企业职业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对某炼铁厂现场调查、作业场所铅烟检测、接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1、2、3号高炉炉前铅烟浓度分别为0.64—5.40m/m^3、0.10—5.72mg/m^3、0.273—0.538mg/m^3;在受检的152人中,发现铅中毒83例。结论炼铁高炉前铅烟浓度明显超标,铅中毒检出率达54.6%,该炼铁厂铅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源头控制和消除铅危害,并为企业职业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对某炼铁厂现场调查、作业场所铅烟检测、接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1、2、3号高炉炉前铅烟浓度分别为0.64—5.40m/m^3、0.10—5.72mg/m^3、0.273—0.538mg/m^3;在受检的152人中,发现铅中毒83例。结论炼铁高炉前铅烟浓度明显超标,铅中毒检出率达54.6%,该炼铁厂铅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1956-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接触职业危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956-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接触危害情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3个数据库检索从1980-2009年发表的有关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接触、铅危害和铅中毒的相关文献,检索的关键词为铅、铅接触、铅危害、铅中毒、蓄电池.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蓄电池企业的铅烟、铅尘的平均质量浓度均呈现明显下降.1956-1980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烟、铅尘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6、3.32mg/m3,2001-2008年均降为0.22 mg/m3.且我国蓄电池企业各工种的铅烟、铅尘的平均质量浓度也均呈现明显下降.1956-1980年我国蓄电池企业的浇铸、焊接和化成工种的铅烟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37、0.95、3.06 mg/m3,2001-2008年分别下降为0.11、0.15、0.05 mg/m3;1956-1980年我国蓄电池企业磨粉灌粉、涂片、装配、化成工种的铅尘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91、0.74、1.03、2.68 mg/m3,2001-2008年分别下降为0.29、0.13、0.06、0.04 mg/m3.结论 尽管我国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铅烟、铅尘平均质量浓度较过去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超过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规定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03、0.05 mg/m3),铅污染及危害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金鼎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铅危害状况和工人健康情况。方法对其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接铅作业的100名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中57人住院观察治疗。结果测得工作场所空气铅烟浓度为0.04~1.27mg/m^3,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最高超标41.3倍,检出铅中毒及观察对象占作业人员总人数的57%。结论该企业存在严重的铅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预防铅中毒的发生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永嘉县山区陆续发生四例产妇因饮用黄酒后出现典型铅中毒。四例产妇的尿铅的浓度分别:0.20,0.12,0.37及0.22mg/L。据文献报导,当尿铅浓度达0.097mg/L时,提示接近铅中毒,达0.175mg/L时,为危险浓度;大于0.352mg/L时,为严重中毒。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该  相似文献   

20.
本院从1986年1月至1990年11月共收治40例铅中毒病人,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0岁,平均40.5岁。急性中毒3例均用锡壶连续20~30天烫酒饮。慢性中毒者35例为某蓄电池厂工人,2例为某钢丝绳厂工人。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烟和铅尘含铅浓度分别为0.148~0.323mg/m~3、0.205~0.397mg/m~3;钢丝绳厂车间铅烟、铅尘含铅浓度分别为0.075mg/m~3、0.039mg/m~3。接铅工龄3~9年12例,10~19年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