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列腺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前列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和护理不当可导致患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及溃疡等后遗症,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本通过对DVT的病因分析,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本组4例前列腺术后患DVT的病人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均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8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例患者经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经过精心的护理,痊愈出院,未造成严重后遗症.结论:重点做好患肢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及泌尿系统的护理,可提高外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护理方法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1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2组,并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即观察组(综合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的下肢皮肤温度、周径增长率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术后1周,对照组的下肢皮肤温度、下肢周径增长率均高于观察组,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率(9.62%)也比观察组(3.21%)高,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皮肤温度及其周径增长率,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6.
7.
8.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方法通过对65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病因分析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8例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例存活。5例获得6~36个月随访,1例失访。5例中3例下肢水肿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有效的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下肢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 thrombosis,以下简称 DVT)是骨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本文对 99例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 ,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科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2月下肢骨科手术后 99例 ,男 67例 ,女 32例 ,最大年龄86岁 ,最小 2岁。详见表 1。表 1 99例各类手术一览表 手 术 名 称例数 (% )人工全髂置换术 8(8.0 8)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 2 (2 2 .2 2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阔筋膜胀肌骨瓣转移术 3(3.0 3)股骨颈胀肿刮除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双下肢大手术208例患者,运用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等循证护理程序,预防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收治的208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好转外,其余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目的,可降低其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 7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健康教育、早期活动、弹力袜及SCD压力抗栓泵等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 7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发生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4%,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28例老年住院患者采取加强心理护理,疏导患者情绪;经常更换体位,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进行呼吸及咳嗽练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给患者穿弹力袜,以利回流;给患者多饮水,输液纠正脱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不在同一处反复穿刺,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等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 128例老年住院患者中,通过积极预防和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5%,大大低于文献报道的10%~20%的发生率.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9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回顾性探讨,并对发生下肢DVT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只有2例发生下肢DVT,经综合治疗护理,2例患者短期内完全康复。结论剖腹产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下肢DVT的发病,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可促进DVT患者的康复,宜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骨科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形成的三大因素。DVT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骨科手术患者因为创伤、应激、制动及长期卧床等因素而成为DVT的高危人群。目前的治疗有预防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本文就其治疗概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以8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干预后静脉通畅评分降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卵巢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下肢DVT发生,低于对照组的(10.00%(4/40),P<0.05).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相似文献
19.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医学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典型的“三阶段”的教育: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是指医学院在校学生接受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指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在住院医师阶段接受的专业领域临床技能培训。继续医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新护理体位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新护理体位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19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新术后护理体位,n=96)和对照组(传统术后护理体位,n=96)两组,采用李克特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并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舒适程度良好率、泌乳正常率、恶露排泄量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 vs 6.2%)、舒适程度良好率(87.5%vs 33.3%)、恶露排泄量[(84±16)ml vs(98±19)ml]及子宫收缩情况[(2.0±0.5)cm vs(1.0±0.5)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术后护理体位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