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临床病理活检中肺外器官结核要多于肺结核~([1]),而病理学诊断是肺外结核病确诊的重要手段。结核病组织标本有其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特点,病理诊断医师可以怀疑其结核病变,但确诊需依靠抗酸杆菌染色等结果。但实践中抗酸杆菌染色等阳性率低,漏检率高~([2])。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部分大型医院已经应用荧光PCR  相似文献   

2.
正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但是坏死性肉芽肿并不是结核的特异性,需要检测结核杆菌进一步确诊。当前其最精确的检测方法当属基因检测~([1]),但是大多数病理科仍然在应用抗酸染色查找结核杆菌。其染色方法基本相同,但是染色结果却大相径庭,本科室应用PDCA(即Plan、Do、Check和Action)循环管理抗酸染色切片质量~([2]),使得染色切片优良率和抗酸杆菌阳性率大大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中送检的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乳头状癌组织各30例,采用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K19、Galectin-3的表达,对比两种染色法的时间、质量、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耗时15 min,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耗时280 min,前者大幅缩短了时间。两种染色结果显示,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基本一致,直接免疫组化法的质量稍差。在诊断甲状腺前哨淋巴结转移癌中,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正确诊断率为100%,单纯HE染色正确诊断率为60.00%,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结论基于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较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大幅缩短了染色时间,染色质量近似,阳性率一致,在判断甲状腺不典型病变性质及甲状腺前哨淋巴结转移癌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在临床病理诊断中遇到肉芽肿性病变伴干酪样坏死或结核样结节常常应用抗酸染色作诊断与鉴别诊断。作为基层医院,在没有荧光显微镜无法进行金胺O染色且无条件开展PCR定量检测技术的实验室,Ziehl-Neelsen苯酚碱性品红法检测抗酸杆菌是最常用也是最传统、经典的染色法,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少且无需专门仪器设备,在病理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方法特异性高、阳性率较低,为了提高抗酸杆菌的检出率,作者对染液的配制、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病理组织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穿刺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B.DNA,并行抗酸染色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检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36例,阳性率为69.39%,抗酸染色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为35.2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102例,阳性率为52.04%,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简便、快捷,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结核病分子病理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提高术中肺肿瘤疑难病例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 BA)诊断准确性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CT提示单发或多发肺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 术中单纯依靠冷冻HE切片肺肿瘤鉴别诊断困难病例共19例, 实验组采用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角蛋白5/6(CK5/6)和p63在冷冻切片中基底细胞的表达情况, 辅助术中肺肿瘤疑难病例BA与原位/微小浸润腺癌/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鉴别;对照组为两名诊断医师对这19例病例进行常规冷冻HE切片诊断。两组均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B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石蜡切片诊断的一致性及冷冻切片诊断耗时。结果 CK5/6、p63染色显示BA存在基底细胞;在原位/微小浸润腺癌/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中不存在基底细胞。实验组中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术中疑难病例BA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6.7%, 冷冻与石蜡切片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2,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平均耗时(32.4 min)比...  相似文献   

7.
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病理诊断工作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的形态特点和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作为确诊依据[1].然而,实际工作中结核病变形态有时不典型,需要其他疾病鉴别.在常见的几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2,3],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不足30%,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5%~75%,PCR检测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90%,但后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8.
肺细针吸取微小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Wu C  Zeng Y  Wu P  Lü L  Huang Z  Wu R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5):424-426
目的探讨经皮细针肺肿块吸取细胞块和微小碎片组织学(简称微小切片)与涂片细胞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组织学对比的187例经皮细针(7号) 肺部肿块吸取资料作微小切片组织学与涂片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 (1)微小切片组的诊断敏感性88.3%,特异性100%,总准确率89.5%;涂片组分别为87.7%、93.8%和88.8%;涂片结合微小切片则分别为91.6%、93.8%和92.0%.(2)微小切片组对恶性肿瘤的组织分型准确率93.3%(83/89),比涂片组的67.9%(91/134)高(P<0.01).对良性病变分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4%(19/22)和 60.0%(18/30) (P<0.05).(3)66.3%的病例获取微小组织切片,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切片的相同.结论微小切片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两者结合应用将提高诊断准确性,前者对组织分型、分类诊断接近术后病理诊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显示抗酸杆菌染色中Zienhl-Neelsen、Wade-Fite法是传统经典方法,抗酸染色主要针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由于菌体壁结构特殊,一般的染料和染色方法不易着色,在组织切片中抗酸染色检出阳性菌的比率较低;对抗酸染色呈阴性的患者,其他补充检测方法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65例PTC的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术中冷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并对其中12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K19、Galectin-3、MC、CK (34βE12)、CD56及Ki-67的表达,同时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65例患者中女性134例,男性31例,经术中冷冻诊断确诊141例,准确率为85. 5%。延迟诊断21例(12. 7%),假阴性诊断3例(1. 8%)。CK19和Galectin-3在PTC中呈强阳性。BRAF基因V600E突变7例。结论 PTC女性多见,术中冷冻切片对PTC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病理医师需掌握冷冻切片中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的变异,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CK19和Galectin-3有助于PTC的诊断,BRAF基因突变检测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细胞学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08年有间皮增生、异形细胞、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99例,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结合临床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综合诊断的阳性率、阴性率和不确定率依次为:涂片,68.7%(68/99)、16.2%(16/99)和15.1%(15/99);细胞块切片HE染色,71.7%(71/99)、16.2%(16/99)和12.1%(12/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76.8%(76/99)、20.2%(20/99)和3.0%(3/99);综合诊断,77.8%(77/99)、17.2%(17/99)、5.0%(5/99).涂片与细胞块切片HE染色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片或细胞块切片HE染色检查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不确定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检查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1.0%(1/99).结论 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诊断浆膜腔积液良恶性及判别瘤细胞组织来源的有效方法;结合涂片、切片之HE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临床情况综合分析能提高积液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咽部特殊感染症病理特点及病原体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咽部特殊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点,研究其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特殊感染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北京同仁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咽部61例黏膜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简易的组织芯片染色技术,对61例咽部黏膜溃疡组织,用PAS、Giemsa、革兰、美蓝、改良的Warthin-Starry(W-S)及抗酸染色进行集中染色,比较各种染色方法对病原体的染色效果,找出不同病原体的最佳染色方法.结果 组织切片内发现密螺旋体23例,短螺旋体10例,分枝杆菌4例,鼻硬结杆菌4例,霉菌侵袭1例,细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1例,扁桃陷窝放线菌2例.非特异性细菌感染16例.结论 螺旋体、鼻硬结杆菌均以改良的W-S染色效果最佳,真菌染色应根据真菌的不同类型联合应用革兰及PAS、W-S染色进行鉴别,分枝杆菌以传统的抗酸染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HER-2免疫组化全片自动判读模型,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探讨其运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浸润性导管癌标本215例,对其HER-2免疫组化切片进行全片扫描,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HER-2免疫组化全片自动判读模型。结果 HER-2免疫组化全片自动判读模型的准确性为81.5%,假阳性率为1.5%,无假阴性病例。深度学习模型与病理医师在不确定病例中的准确率分别为60.7%及50%(P=0.23)。与病理医师判读相比,深度学习模型减少17.6%的不确定病例。深度学习模型判读不一致的病例中病理医师判读与标准判读的一致性仅为52%,判读一致的病例中一致性为85.7%(P0.05)。深度学习模型判读与标准判读不一致的25例中,13例存在HER-2异质性表达。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HER-2免疫组化全片自动判读模型使用标记简单的数据建立准确性较高的模型,减少判读为HER-2 (2+)的病例,能识别明确的阴性病例,识别易判读错误的高风险病例,帮助病理医师提高判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正快速冷冻切片技术对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病理科的日常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快速冷冻切片染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1])。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将病理组织漂烘仪应用到快速冷冻切片染色技术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徕卡CM1900冷冻切片机,常州华利病理组织漂烘仪,苏木精(百博生物公司),1%盐酸水溶液,0.5%氨  相似文献   

15.
<正>冷冻切片技术是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低温环境下使组织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适合的硬度,随后进行快速切片、染色完成制片工作,进而于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对肿瘤性质进行判定,为临床医师在手术中确立手术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冷冻切片质量直接影响了术中病理医师快速诊断的速度及准确率,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张优质的冷冻切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在胸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水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胸水沉淀物分别进行常规涂片和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并对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确诊的21例恶性胸水中,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法检测癌细胞的阳性率为90.48%,显著高于涂片法52.38%。11例涂片法阳性的标本中,只有5例做出了病理分类诊断,而19例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阳性的标本均做出了病理分类诊断。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果定位准确,图象背景清晰。结论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细胞集中,可以提高恶性胸水癌细胞的检出率和做出分型的病理诊断,利于以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张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1965-1967
目的:探究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用于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行术前穿刺及术中石蜡切片诊断;研究组行术前穿刺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分析比较两组的组织学检查结果、肿瘤良恶性检查结果及术中病理检查的耗时.结果:研究组的组织学检查结果总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瘤良恶性检查结果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总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冰冻切片的耗时(14.38±4.27)min,相比于术后石蜡切片的耗时(261.26±25.52)min明显更短(P<0.05).结论:术前穿刺联合术中冰冻切片的组织学检查结果及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术前穿刺联合石蜡切片,同时术中冷冻切片的耗费时间也更少,两者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诊断的准确度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在良恶性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及乳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97例浆膜腔积液(胸水185例、腹水94例、心包积液18例),经细胞采集器处理,每例制成4张薄层细胞片,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2张经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122例乳腺包块住院患者,诊断医师进行针吸穿刺后每例制成2张薄层涂片,1张涂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1张经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每例均有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297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常规检测138例(44.5%)异常,而同样的标本中DNA定量检测131例(44.1%)异常.常规细胞学诊断为癌及可疑癌细胞84例中100%出现异倍体细胞,常规诊断为找到异型细胞的54中有47例(87%)出现异倍体细胞.122例乳腺肿物经病理证实,41例为乳腺良性肿瘤,81例为恶性.常规细胞学方法对良恶性乳腺包块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2.7%、91.4%,AICM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0.1%.结论 应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可弥补常规形态学工作的不足,二者协同诊断,可发现早期癌变的细胞,提高诊断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细胞学检查工作更完善、客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冷甲醇固定时间与不同组织冷冻切片染色质量关系.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病理科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119例冷冻标本,其中乳腺结节45例、甲状腺肿物19例、肺部结节14例、卵巢肿物41例.根据冷甲醇固定时间分为A组(40 s)、B组(60 s)、C组(80 s).分析冷甲醇固定时间与不同组织冷冻切片染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B、C冷冻标本质量优于A组(P<0.05);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B组、C组乳腺结节病理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3.33%(14/15)、100.00%(16/16),高于A组的85.71%(12/14).结论:冷甲醇固定时间为60 s、80 s时,不同组织冷冻切片染色质量均较优,且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BCG多克隆抗体在结核性病变组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卡介苗 (BCG)多克隆抗体检测结核性病变组织中BCG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各种组织不同类型的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175例 ,非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5 4例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检测组织中BCG抗原 ,同时与细菌学的抗酸染色作比较。结果 结核组对BCG呈阳性反应者 135例 ,占 77 12 %。阳性染色在朗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的胞质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呈鲜红色颗粒 ;而抗酸染色阳性仅有 11例。占 6 2 9%。结核病的基本病理类型对BCG反应的阳性率分别是渗出为主型 >坏死为主型 >增殖为主型。结论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标记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酸染色 ,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