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VCS参数的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通过LH750血液分析仪(Beckman Coulter)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85例存在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VCS参数。其中MDS 45例,AA 40例,并以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患者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和淋巴细胞平均散射率(MLS)增高,而MDS患者MNV、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率(MNC)、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淋巴细胞平均电导率(MLC)和MLS均增高,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率(MN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和AA患者的MNS、MLV和M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VCS参数对MDS和AA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AA、20例MDS、20例增贫、2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并出现多系统的病态造血.而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生和红系的病态造血.结论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始粒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AA和9例低增生性MDS进行分析。结果:AA患者的骨髓中均未出现原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患者的骨髓中,晚幼粒以上阶段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A,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AA仅表现为粒、红、巨三系的减低或一系以上的减低。结论:原始粒细胞等的观察对AA、MDS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MCV在AA、MDS、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三者临床均可表现出贫血,外周血象都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均可表现贫血、面色苍白、乏力、头昏,运动后加剧。本文对AA 20例(其中典型再障15例,非典型再障5例),MDS 10例(RA 5例,RAEB 3例,RAEB-T 2例),MA 10例及健康体检者40例外周血MCV进行分析,并鉴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29例MDS患者外周血(PB)和骨髓(BM)标本,检测39例正常人及48例与MDS有鉴别意义的其它疾病患者的PB标本。结果显示MDS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颗粒积分(G-score),Pelger畸形所占百分率(PP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MDS组PB、BM的G-score、PPP有显著相关性。MDS组PBG-score、PPP与骨髓粒系和总的病态造血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外周血G-score和PPP间接反映了骨髓病态造血的程度,在MDS诊断、鉴别诊断中与骨髓检查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0例AA、20例MDS、20例增贫、2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 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并出现多系统的病态造血。而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生和红系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意义高世良包志明(徐州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9)关键词骨髓小粒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造血系统疾病中常见的难治病之一,而慢性再障与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对贫血的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在骨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配合性血小板与随机血小板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两种血液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判断输注配合性血小板的必要性。方法将接受血小板治疗的AA和MDS共258例患者分组,其中124例因输注无效而接受配合性血小板的AA和MDS患者,将其分为AA 1组和MDS 1组,计算两组输注24h血小板增长值、输注有效率。同时将133例接受随机机采血小板的AA和MDS患者分为AA 2组和MDS 2组,同样计算输注24h血小板增长值和输注有效率。分别计算AA组和MDS组增长值和有效率的差异,判断配合性血小板在AA和MDS治疗中的疗效差异。结果 AA1组与AA2组、MDS1组与MDS2组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无效输注采用配合性血小板后有效率达到随机血小板组水平。AA1组与AA2组输注血小板24h平均增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1与MDS2组输注血小板24h平均增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AA1组输注血小板24h增长明显,疗效优于MDS1组。结论配合性血小板输注对AA和MDS的无效输注均有改善,对AA的无效输注改善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98例,其中明确诊断为AA者52例,对照组为非AA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46例和体检健康者10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 NAP,ROC曲线评价其对AA的诊断效能。结果 AA、非AA疾病对照组及健康人对照组m NAP检测结果[M(P25~P75)]分别为13 931(11 128,21 605)、1 875(1 119,3 119)、1 831(1 371,2 411)AB/c,AA组m N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AA疾病对照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AA组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NAP诊断A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在最佳切点为6 388AB/c时,诊断AA的敏感性为90.90%(95%CI 0.83~0.96),特异性为96.10%(95%CI 0.86~0.99)。结论检测外周血m NAP值对AA的鉴别诊断可能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结合征(HMDS)是近年从MDS的认识中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混淆。本文报告19例HMDS与22例AA的鉴别意义.材料和方法本院1988~1995年共确诊HMDS19例,诊断符合:1.一系或一系以上血细胞减少;2.骨髓增生低下;3.骨髓中原始细胞增高和/或一系或一系以上明显的病态造血;4排除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和自身免疫性贫血等)。AA从年限择其1991~1995年五年中确诊的病例计22例,诊断符合1987年全国AA会议标准[1]。对两组的临床、血象和骨髓象…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确诊率 ,作者对4 7例临床疑似AA患者的骨髓涂片与切片作了同步检查 ,其结果对比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7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初诊病人 ,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 14~ 75岁 (中位年龄 31岁 )。诊前平均病程 78个月 ( 2个月至 15年 )。临床以贫血感染、出血以及全血细胞或一系、二系血细胞减少等表现而就诊。 4 7例患者的酸溶血试验 (ham试验 )、糖水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Rous试验 )均为阴性。1.2 取材方法 取髂前或髂后上棘 ,在同期同部位以骨髓活检针一步法抽吸取材。活检的骨…  相似文献   

16.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内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30例AA和6例低增生MDS的骨髓小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A组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比率显著高于低增生MDS组(P<0.01),后者的原粒+早幼粒细胞比率高于前者(P<0.05),并有病态造血。结论骨髓小粒分析对AA和低增生MD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 ,往往因为鉴别困难而造成误诊误治。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活性测定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且有关报道较少见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共 4 8例 ,其中MDS 2 6例 [难治性贫血 (RA) 9例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RAS) 2例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11例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生长抑素与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采用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中性粒细胞DNA片段的提取核酸断裂分析电泳.结果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染色质固缩、核碎裂;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凋亡比例增高;电泳呈凋亡特征性阶梯状条带.结论生长抑素能诱导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细胞血小板生成低下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疾病,急性再障的临床症状较典型,临床诊断较易,而慢性再障,尤其是骨髓增生情况良好,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则需与增生性贫血鉴别诊断,这对贫血的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在骨髓涂片中,这两类病人的骨髓小粒细胞成份有明显不同。本文对慢性再障、增生性贫血各20例及正常人骨髓(20例)涂片中骨髓小粒细胞成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