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显示:(1)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血浆平均DD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2)AMI组的血浆平均DD伍分别与OMI组、心绞痛组、隐性冠心病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5)。(3)冠心病组中共有38例血浆DD含量异常增高,其中58%为心肌梗塞患者。AMI组和OMI组血浆DD异常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25)。提示心肌梗塞患者体内纤溶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因此,血浆DD含量的测定可作为心肌梗塞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尤其是AMI患者血浆DD含量升高更为明显且阳性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及血浆OXLDL水平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检查168例颈动脉(CA),以CA内膜厚度、斑块情况、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和病理学分型作为评价CAS硬化程度的指标。从中筛选出66例,分为CAS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氧化修饰型LDL(OXLDL)水平测定。CAS组再分为糖尿病DM(+)和DM(-)组。将所有结果逐一对比分析。结果CDFI检出阳性患者125例。CAS组OX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DM(+)组显著高于DM(一)组(P<005)。分析表明血浆OXLDL水平增高是致AS的危险因素之一。超声检查能发现早期临床无症状的CAS,并能够提示CAS斑块造成CA狭窄程度。结论CDFI与OXLDL检查联合应用可为预防CAS的形成,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慧欣  王建国  孙昌明  大同 《临床荟萃》2001,16(15):688-68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被认为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及预后意义。近年来,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LVDF(left ventrcular diastolic function)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通过对20例SMI和20例心绞痛(AP)患者与对照组的比较,探讨SMI对LVDF的影响情况。1对象与方法1.1 对照组 20例,男16例,女4例,与SMI组年龄相配的正常人,年龄40~64岁,平均(57±7)岁,经胸部X线,心电图(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AEM),平板运动试验(ETT),超声心动图(UCG)检…  相似文献   

6.
对4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及血浆儿茶酚胺(CA)变化的研究,发生AMI后PRA、AⅡ、ALD及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26例AMI患者口服小剂量卡托普利后,除PRA外,AⅡ、ALD、CA均明显下降,但下降的程度与心肌梗塞的部位有关,前、侧壁AMI患者的AⅡ、ALD及CA水平降低明显优于下、后  相似文献   

7.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杨永珍①陈曼张卫芳李文华王新1资料与方法本文共40例,按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二组:①正常对照组(NC)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3-62岁(平均50岁)。②冠心病(CAD...  相似文献   

8.
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犬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采用连续HFJV基础上间歇叠加深吸气(HFJV+DI)的新通气方法,以期为ARDS的治疗寻找一种新途径。用油酸复制犬ARDS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HFJV+DI组(n=10):在连续HFJV基础上每隔10分钟加入1次深吸气;常规机械通气组(CMV,n=10),给予0.785kPa(1kPa=10.2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对照组(n=10),未予通气治疗。每隔1小时测定1次氧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共观察5小时。注射油酸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12.400kPa(1kPa=7.5mmHg)降至6.560kPa(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未见明显变化。通气治疗后,CMV和HFJV+DI均使PaO2明显升高,PaCO2无明显变化(P>0.05),HFJV+DI的氧释放指数(DO2I)明显高于CMV组(P>0.05),心脏指数(CI)在CMV组及HFJV+DI组均明显减低(P<0.05)。提示:HFJV+DI时PaO2的提高大于CI下降所致的不利影响,在改善组织缺氧方面明显优于CMV时加用PEE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脑梗塞(ACI)及糖尿病(DM)患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德国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AMI、ACI及DM患者的RCD。结果:AMI、ACI及DM3组患者的RCD的最小余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斜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发病24小时内的RCD最小余量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的RCD的最小余量(P<0.01)。AMI组RCD最小余量与5.75s-1切变率的粘度呈正相关(r=0.350,P<0.05),与230s-1切变率的粘度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直接检测RCD的变化,对估测活动期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轻重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内NOS活性和NO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地塞米松(DM)对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围术期血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产量的影响。方法 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DM治疗组(于麻醉诱导前0.4mg/kgIV)和对照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NOS活性和NO产量。结果 术前两组NOS、NO均高于下沉对照组,其中NOS有显著性差异(P〈0.01)。DM组自麻醉诱导前至开颅手术后24小时(T0~T5)动态观察发现,NO、NOS自始至终呈降低趋势;而对照组则呈显著性升高(NOT1、T5,NOST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CI患者术前存在NOS、NO代谢率乱,开颅手术后其含量进一步升高而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诱导时应用DM可显著抑制ACI患者体内iNOS释放具有脑保护作用。可作为选择性iDOS拮抗剂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参数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本文报道了20例陈旧性心梗(OMI)、3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56例高血压病(HT)、12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0例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检查结果。正常组各节段心肌平均IB%相近,CVIB略有差异。OMI梗塞灶、DCM和出现并发症的HT患者(19/56)心肌平均IB%均增大,CVIB均减低或IBS曲线形态异常,无并发症的ETH患者IB%、CVIB无显著改变。HCM患者IVS的IB%增大,CVIB减低,IVS左室侧1/2心肌CVIB大于右室侧1/2;LVPW的IB%和CVIB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机理、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浆sICAM-1水平。结果 (1)AMI、UA、SA患者sICAM-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且三组间亦有显著差异。(2)AMI患者按心功能分组,各组间亦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13.
检测265名冠心病病人及265名健康人的血钙、血磷与血脂,并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冠心病组血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磷与对照组无差别;血钙与血磷的乘积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对照组血清总钙(TCa)与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无机磷(IP)与各脂质成份无相关;钙磷乘积(TCa×IP)与LDL正相关。冠心病组TCa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外,与其它血脂成份均存明显正相关;IP与CHO,LDL及ApoB呈正相关;TCa×IP则与LDL和ApoB呈正相关。支持钙拮抗剂有助于保护动脉,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妮  陈晖  林碧  周微雅 《临床荟萃》2000,15(2):56-5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2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与一氧化氮(NO)、血糖浓度的关系。方法: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53例T2DM「DM组,其中无血管并发症(DMI)组265例,伴血管并发症(DM2组27例」,患者及队列3空(NC组)PBL在体外培养24小时的凋亡发生率,同时因清NO葡萄糖浓度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DM组细胞凋亡、NO、葡萄糖、HbA1c镁明显高于NC组,此现象SDM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肌梗塞与抗心磷脂抗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搪塞抗心磷脂抗全(ACL)在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塞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冠心病(80例)、心肌梗塞(30例)、心房纤颤(28例)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CL。结果:冠心病患者ACL的阳性率(2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心肌要且AC斩阳性率(40%显著高于非心肌梗塞组;心纤颤组AC斩阳性率与非房颤组针显著性差异。结论:ACL存在于部分冠心病患者中,在心肌梗塞患者阳性率更高,说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和短期节段性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MI)后心率变异(HRV)的特点,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技术连续观察了2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平均11天)、3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平均81天)及36例正常人的HRV多项时域指标。结果:HRV在AMI患者明显缩小,在OMI患者已基本恢复,但仍低于正常人。如以HRV<50ms为异常,AMI、OMI及正常人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9%、6.2%和0。与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比较,OMI组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HRV减小。AMI患者HRV昼夜节律被破坏。结论:对于预测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24小时HRV分析较之短期节段性HRV分析具有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高压氧(HBO)治疗前中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浓度变化。方法50名患者分为高压氧+常规治疗组(HBO组)32例和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8例,另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于治疗前中后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OD-1。结果HBO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MDA(5.27±1.59)μmol/L,(5.71±1.34)μmol/L和SOD-1(271.3±102.9)μg/L,(256.3±112.4)μg/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MDA和SOD-1呈负相关;治疗后MDA升高和SOD-1明显降低者疗效和预后差。HBO组MDA降低,为(4.11±0.35)μmol/L;SOD-1升高,为(380.5±115.3)μg/L及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结论MDA和SOD-1与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判断HBO的疗效和预后,并有可能作为调整HBO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些心血管疾病时血浆内皮素(ET)、胆固醇(TC)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胆固醇酶法分别对34 例正常人与34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 、43 例不稳定心绞痛(UAP)、25 例高血压病(HT)及21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血浆ET水平及TC浓度的测定。结果:AMI、HT及CHF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UAP及HT组TC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结论:血浆ET浓度与AMI、CHF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TC浓度与HT、UAP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 在原发性肝癌 (HCC)、转移性肝癌 (HLC) 及肝血管瘤(HHA) 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100 例肝肿瘤患者及40 例正常对照组 (NS) CDFI参数对比分析,比较HCC、M LC 和HHA 各组间CDFI影像学差异及特点。结果: (1) HCC 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肿瘤内部及周边部动脉血供明显丰富 (P< 0.005), 肝动脉直径明显增粗, 收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期最小流速明显增快 (P< 0.01); (2)M LC 组与HHA 组比较肿瘤周边动脉血流检出率显著增高(P< 0.005), 内部血供无明显差异, 肝动脉直径及血流速度与NS组比较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05); (3) 阻力指数 (RI) 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CDF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法测定了71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MLDL)浓度,对比分析了患者血OM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100的浓度、变化及异常率,并分析了OMLDLI浓度与其它指的相关性。结果:CVD患者血OMLD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